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竞争加大 甘肃中藏药产业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0:28 中国西藏新闻网

  “中药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有希望的产业,应下力量做大”。“甘肃省在生物制药、中药材资源、有机合成科研、中成药加工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优势没有整合起来,制药工业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研发力量分散、研发成果少。”甘肃省省委书记苏荣和省长陆浩就甘肃医药工业的发展分别作了以上陈述。

  中藏药是甘肃工业强省中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甘肃继石油、石化、机械、冶金
等支柱产业之后又一个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最近,在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的“振兴甘肃中藏药计划研讨会”上,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张亚生、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兰州佛慈制药有限公司、奇正藏药、兰州医药集团、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甘肃神农文峰药业公司、甘肃众友药业集团公司、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代表对甘肃中药产业的优势、现状做了认真的研究讨论。

  潜力

  甘肃省副省长杨志明在振兴甘肃中藏药计划研讨会上说:“任何一种新的环境出现,都是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的变革,相对稳定条件有利于捷足先登的先行者发挥‘先发优势’,变革条件下的新环境则有利于落后区域的追赶者发挥‘后发优势’。”

  甘肃地域辽阔、地貌多样,有三大高原交汇其中,昼长夜短、光照充足,光热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地处长江和黄河分水岭,具有一定的水资源优势,特别是有中藏药传统种植技术和一定市场品牌的优势。中藏药产业作为甘肃省药业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奇正藏药董事长雷菊芳说过:西部有自己所独具的优势,一个是文化优势,一个是资源优势,如何有效整合这两个优势的资源,同时能够把大家所需要的一种理念、一种人文理念整合进去,它就会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据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张亚生介绍,目前甘肃拥有35家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以中藏成药为主的制药企业,部分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如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兰州大得利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甘肃河西制药有限公司、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并且,甘肃拥有2931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中藏药1497个,占总品种的51%,并已培育出几个亿元的拳头产品,如六味地黄丸、独一味胶囊、奇正消痛贴膏和贞芪扶正胶囊等。而且省内中药材资源尤为丰富,有品种1527种,药材种植量大,面积达200多万亩,年产量30万吨,销售15亿元,其中当归、黄(红)芪、党参、大黄等品种驰名中外。

  张亚生同时介绍,药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保障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特殊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符合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强省的战略,是甘肃省着力培育的产业。

  “藏药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包括西藏、云南这几个地区,产品比较丰富。希望未来藏药市场能够从生产到销售,企业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家共同为藏药这个产业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而努力。”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毛克仁说。

  难点

  杨志明在分析甘肃中藏药产业现状时说:“与其他省市相比,甘肃省在中药产业的发展上不如吉林、天津,在藏药的发展上不如西藏、青海。难就难在对中药材的精加工和深度开发不足,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能力较差,市场份额小;难在加工企业规模小,医药工业总量低;难在缺乏种植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地产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产业化进程缓慢。”

  兰州佛慈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荣祖在会上提到:“甘肃是一个药材资源尤为丰富的省份,如何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目前,加大市场开发投入势在必行,这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相关优惠政策。”

  雷菊芳说:“目前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产品的研发更加结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我们要加大营销市场推广运作能力。”

  近年来,甘肃省制药企业虽进行过多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资本扩张步伐相对缓慢。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同时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自主发展的动力不足,思想意识保守,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制药企业的营销队伍小,自主发展的动力不足。

  另外,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优势不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少,发展后劲不足。而且人才资源缺乏,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医药科技创新力不强也是制约甘肃中药产业发展的难点所在。

  措施

  杨志明指出,要突破难点关键要做到“经营上规模,品种上档次,管理上效益”,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没有措施就没有落实,要想改变甘肃中藏药企业的现状,就须积极采取几项有力的措施:

  措施一:制定中藏药产业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集中优势,选择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藏药产业发展体系。同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中的专业人才以技术入股,鼓励省外研发机构来甘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联姻,使企业成为新药研发的主体。

  措施二:给予新上项目贴息资金,新办企业可享受西部开发中所得税返还优惠。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一批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种、产、销加工一体化的GAP基地,争取在三年内建成甘肃省道地、品优的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种植基地并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检查。

  措施三:鼓励“引强入甘”,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特别是围绕药品研发、重点实验室建设、道地药材基地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品种保护、专利申请等重点领域,采取拨款补助、贷款贴息、地方配套等方式,吸引投资者。

  措施四:给予中藏药种植重点扶持。要按照不同中藏药材的生态特性,选择最佳生态区域、集中服务、统一管理,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另外,在引进人才上给予扶持。人才是发展中藏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第一资源,做大做强中藏药产业,必须加大实施人才战略的力度。(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