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质量编制"十一五"规划努力实现"五个显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0:41 北京日报

  王岐山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徐飞鹏)昨天上午,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本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市委书记刘淇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北京实际,高质量地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努力使北京在“十一五”时期实现“五个显著”,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出席并讲话。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翟鸿祥宣读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名单。市领导向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副市长张茅代表市政府部署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王岐山在讲话中说,对北京市来讲,“十一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巨,要求高,责任大。“十一五”规划编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五个统筹”的要求得到更高水平的落实;二是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发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王岐山强调,规划编制要正确处理“十一五”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十一五”发展规划与“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系;发展得“快”与“好”的关系;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发展的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城市发展中“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发展中资金、科技、管理和人才的关系和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王岐山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编制规划。要更新规划编制理念,树立全局观念。要把规划从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从重视政府配置资源转到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重视本市资源配置转到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要开门编规划,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加透明度。要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刘淇指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件大事,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一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规划,以这个规划来指导全市各方面更快、更好地发展,推动“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要抓住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契机,认真研究本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措施。要把规划编制工作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建议吸纳到规划编制工作中。

  刘淇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北京实际,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切实高质量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要充分体现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体现面对未来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北京加快发展的紧迫性;体现北京如何充分利用好举办奥运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体现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经济发展;体现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体现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要强调针对性,不能忽视产业结构,资源利用和节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存在的问题。“十一五”规划要让广大市民明确北京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发展的程度,让广大市民受到鼓舞,鼓足干劲,共谋发展。

  刘淇特别强调,“十一五”时期,北京要努力做到五个显著: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有显著提升,首都经济实力要有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要有显著优化,生态环境要有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要有显著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靠专家,充分发挥各方面和广大市民的作用,切实编制好“十一五”规划。

  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政才,市政府秘书长刘晓晨,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吴敬琏、萧灼基、陈栋生、李京文、白和金等出席。

  网络编辑:陈岩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