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大西村居住状况调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2:34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逍遥津

  住在合工大西村的刘大爷用了一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来形容自己的居住条件。

  这里房屋面积最小的只有14平方米;这里的居民吃饭都养成了站着吃饭的习惯;这里每当晴天晒衣服、被褥时,都可以用“抢地盘”来形容……

  近日,本刊接到居住在工大西村的一位李姓读者打来的电话,希望我们能对工大西村的居住现状予以关注,因为“这里的环境实在糟到了极点,已经无法忍受下去了”。

  因为这个来电,记者对工大西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结果发现,李先生所生存的生活环境,与现在合肥市的总体居住环境相比较,宛如两个世界。而让人疑惑和悲观的是,这样的现状在短时间内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那么,谁应该来关心这些住户?在城市改造的多方利益权衡之中,住户的利益该摆在何处?类似于李先生的200多户工大西村家庭,又要忍受到哪一天?

  14平方米的小屋

  见到刘大爷时,他正在家里检查电线,昨晚睡觉时,刘大爷被一股刺鼻的糊焦味惊醒,“估计又是哪个地方碰线了”,刘大爷对这样的情况早已习以为常,“这里的电线经常碰线,立在屋子旁边的电线杆,只要一刮风,顶部就发出“滋滋”的声音,老伴总担心电线掉下来电着人”。

  刘大爷来到工大西村已经快有40年了,3个儿子中,除了大儿子,其余两个儿子都是在西村出生的,他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西村人”。

  刘大爷现在居住的房子面积只有14平方米,摆在中间的衣柜把房间一分为二,一边“卧室”,一边“客厅”。

  房间四周没有窗户,只有通过唯一的一扇门来采光,到房间里找东西,即使是白天也得开灯,在顶棚上吊着用被单包裹的杂物,衣橱顶上堆的箱子抵到了顶棚,厨房是沿墙搭建的木棚,里面仅容一人转身,切菜拿凳子当案板。家里唯一值钱的电器,就是一台16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晚上搬到凳子上,白天搬到床上。

  “这里的居住环境太差,房子还是上世纪50年代建造工大时,建筑工人们临时搭建的工棚,要不是周围这些自建房对老房舍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作用,房子早就倒了。”和刘大爷住在同一条小巷的曹老太告诉记者,住在西村平房区的居民,有一半是工大的离退休人员。

  “现在我和老伴住在西村,单位的集资房让给儿子娶媳妇了,14平方米的房子儿子不愿住。”曹老太在西村总共有3间自建房,面积最大的也只能容下一张床和一张写字台。

  在西村,只要有一点可利用的地方,居民们都会垒上几块砖盖个小房,因为房间确实太紧张了。同样住在西村的耿女士,一家三口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小屋,房间里最显眼的就是两张紧挨在一起的木床,她抱怨说,每到夏天洗澡时,一家人只好轮番进入。

  “观音合手”的如厕者

  “住房难、如厕难、晾晒难”,这是刘大爷给生活在西村的居民总结的“三大难”。在西村,居民家里都没有卫生间,小区东、西方向各有一个公共厕所,相比较而言,居民们宁愿多“忍”一会,跑到东边的水厕。

  而西边的旱厕则少有人去,刘大爷把在此上厕所的人形象地比喻为舞蹈造型中的一个动作——“观音合手”,“厕所很脏,方便时都得捂鼻而蹲,乍一看,可不就是一尊观音合手。”

  在小区西边,记者找到了让人“观音合手”的地方,这是一间将近20平方米的大厕所,厕所里的路面使你在行走时不自觉地踮起脚尖,便池里日积月累地剩满一池的烟头,外溢的排泄物顺着池壁流了一地,而有的坑位,由于脏物严重堵塞,已与坑面齐平,如果不小心,极有可能一脚“踏空”。

  住在紧挨着厕所的一间平房里负责打扫卫生的姚师傅,在闲谈中坦言,“这个厕所,基本上是一年清理一次……”

  与如厕时“观音合手”的尴尬相比,必须高高晾晒衣物更让居民们大伤脑筋。因为小巷太窄,阳光很难照得久,西村的晾衣杆必须要高到与电线齐平,而衣服被风吹到电线上的事也时有发生,姚大爷上次晾晒衣服时,一条裤子被风吹到电线上,至今仍然飘飘荡荡地挂在上面。

  居民们还告诉记者,每到梅雨季节,房间的屋顶上晒的都是衣物,家里的地总是湿湿的,有的居民不得已在房间里铺撒石灰,而到了夏天,浓阴蔽日的大树上又时常掉下毛虫来,落在衣服上,穿上身就会“辣皮肤”,夜晚纳凉的人为了防止树上掉下的毛虫,无奈之下只好在小巷之间扯起帆布。

  “眼睁睁地看着烧”

  与这些表面困难相比较,西村人最担心的还是消防安全,西村的房屋都是连成一片的,平时为了挡风防雨,大家都把塑料薄膜、油毡等易燃品塞在瓦缝墙缝里。

  1996年,郭亚铃家所住的那排平房失火,刚结婚组建3个月不到的新家,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当时来了4辆消防车,但因路窄都开不进来,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烧”。

  现在郭亚铃家旁边那条小路就是在那场大火之后拓宽的,记者在西村的多次走访中发现,西村人所居住的老房子,多数顶棚都是用芦苇裱糊的,风干的芦苇,每当起风,灰尘、残渣纷纷下落,刘大爷家的床被因为没来得及拿东西盖上,一阵风后,床单上落了一层密密的灰尘。

  在走访中,记者留心数过西村的消防栓,一共只有5个,居民们告诉记者,西边的两个消防栓,因为安置在路中间,不知何时被来来往往的车辆撞歪了,能否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东边的三个还是十几年前安装的,其出水口与现在的消防管“早已不配套了”。

  “迁”?还是“留”?

  西村的居住条件虽然简陋,可有人仍然不舍离开,居民们反映,他们当中退休职工靠养老金生活,其他大部分居民主要靠打工养家糊口,还有一部分靠领取低保度日,他们渴望迁到高楼居住,但显然这种愿望是难以企及的。

  和母亲、兄嫂挤在一间屋的张女士说:“我没有工作,一家仅靠丈夫一个月几百元工资勉强维持开支,迁走想都不敢想。”

  “如果现在把房子拆了,我们立马就流落街头了,即使在原地盖好新房,我们也没钱买啊,还是不拆的好。”耿女士22岁的儿子小虎在闲聊中告诉记者,“我一出生就住在这,父母都下岗了,自己还在上学,家里哪有钱啊”!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西村里转悠,已经晚上8点多钟,各家的厨房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耿女士独自在房间里忙活,小虎还爬在床边的写字台上认真地看书,他的心愿是,赶紧挣钱,把家从西村搬出去……

  文/ 实习生 陆慧敏 图/ 胡胡
工大西村居住状况调查(组图)
工大西村居住状况调查(组图)
如此生活,西村人不知何时能熬出头。(来源:逍遥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