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量车辆高峰期逃逸 出租车“休克症”何时治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5:48 龙虎网

  【龙虎网讯】近来,南京出租车行业调研“双计费”的消息引人关注。据透露,该方案一个重要目的,是吸引出租车进入新街口来解决晚高峰打车难。此前,南京为破解这个难题,尝试了多种手段,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大量车辆高峰期逃逸,闹市区的士“突然休克”

  南京打车族不难发现,每到晚高峰时期,大量出租车突然莫名从新街口抽身,运力急剧缩减导致打车难。晚高峰时段,新街口的士“休克”,交通“哽噎”。

  但晚高峰是生意的黄金期,这里白领聚集,优质客户成群,何以这些出租车放着生意不做却逃逸呢?

  南京中北公司的郑师傅点破疑惑:不是不做,实是难做。每当他开车到新街口附近,就心悬嗓子眼,担心又要堵塞了。在新街口带个客,过两个路口可能要数十分钟,而别的地方,早就把客人送到了。在郑师傅看来,高峰期的汉中路、中山东路、中央路、华侨路、长江路统统都是魔鬼区域,有时干脆顺着上海路等边缘区溜掉。

  “高峰期也就不过2个小时,如果有半个小时陷身车海之中,还做什么生意?自己急,客人也不爽。不如到畅快地方去,总归有生意。”郑师傅说出了为何甩手扔“蛋糕”的苦衷。

  逾越不过的出租车行业“潜规则”

  除了堵塞吓跑部分司机,大量的士招手不停,竟然是交接班“惹的祸”。

  不少乘客有这个不快经历:好不容易来了一辆空车,招手正要跳上车,却见车子径自从身边扬长而去;或者车是停了,但是司机却摇下窗户问你去哪,等你报了地名,司机却又忽地启动引擎,走了。后来才得知,这些司机都是赶着去交接班的。

  为何偏偏赶在此时交接班?据记者了解,每车都有正、副驾驶员,正驾跑白天,副驾跑晚上。但从何时交接呢?权衡之下,选在了6:30左右,正是上下班如火如荼的当儿。正驾“忍痛”退出市场,是为了让副驾来分切晚高峰后半部分,否则,后者很难赚钱。

  针对这个行业潜规则,南京市客管处曾打算打破这个铁壁。他们号召司机避开高峰交接班,还组织了党员驾驶员以身作则。但不久,不了了之。

  一位师傅透露说,这是典型的黄金分割线,这条线摆在任何别的时间段都不行。恰是这个看起来有悖经济规律的做法,却又拿捏得当地摆平了正副驾驶的利益关系。

  晚高峰打车难,根源在现行出租市场经营体制

  何以主管部门三令五申,驾驶员却敢于拂逆?正副驾驶何以就能抛开公德而只顾私利?有关专家指出,这和南京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有莫大关系。

  城市出租车的经营权是个稀缺资源。出租车公司先从政府那里高价拍得经营权,再流转给司机,后者每月按时交费。换句话说,司机和公司,除了金钱关系,再无其他关系。公司管理条例对驾驶员毫无约束力。很多公司的老总告诉记者,司机其实都是超独立的个体户。

  一个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尴尬:每次大型活动前,南京都要对出租车业进行一次整顿,但效果总是不佳。既然公司没有约束力,客管处就亲自出马,组织检查组在路口对车容车貌检查,但是南京将近9000辆出租车,想挨个检查,忙得过来吗?

  公司化管理,破解晚高峰打车难出路所在

  不少专家已经指出,要想根本改善南京出租车业面貌,必须从体制着手,打破目前公司坐地收钱、司机只管赚钱格局。出路在于,实行公司化管理:将现有的租赁承包制改为风险抵押制,司机交纳风险抵押金,变为公司雇员,双方由经济关系转为劳动关系。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化经营,使公司有了管理的压力,也增加了管理的权限,能够有效地对司机进行制约。南京东方出租车公司的丁副经理也表示,司机交接班将按照规定避开晚高峰时间段,否则将扣除风险抵押金。

  上海出租车管理处办公室何先生告诉记者,公司化管理可以统一管理,根据交通高峰和低谷合理分配运力。重要的是,从上海的实践来看,两个司机作为员工每人跑一天,从而消弭了双方在晚高峰的利益划分之争。公司化也将有望让南京交接班带来的问题迎刃而解,从根本上改善晚高峰“哽噎”现象。

  大量车辆高峰期逃逸 出租车“休克症”何时治愈

  作者:燕志华

  (来源:新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