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动荡专题 > 正文

吉尔吉斯华人遭抢劫 确保安全成我使馆首要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13:46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比什凯克特派记者刘洪报道 3月下旬,两股寒流袭击中亚地区,当地出现多年少见的阴雨低温天气。

  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像海啸一样发生了,然后又骤然归于平静。但一个星期的“闪电革命”,却让在比什凯克的中国人的心降到了冰点,还残留在中国商店前的玻璃碎片,轱辘都被卸走的汽车,斑斑的血迹,似乎在诉说:春天,比什凯克是生命中难以承受
之重。

  沙都拉,商人,暴徒棍下奋起保卫自己财富

  见到沙都拉,他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右边额头,清晰可见一条长长的血口子,一直延伸到头顶。他冲我们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努力笑了一下,但没笑出来。

  沙都拉是一个在吉经商多年的中国维吾尔族商人,在比什凯克城东的维族商人聚集的马尔蒂巴扎,他有一个集装箱货柜。24日晚,成群结队的暴徒冲进这个市场进行洗劫,他愤起阻拦,但被暴徒的铁棍打中头部,受重伤住院。

  在这次洗劫中,约两百个货柜被抢劫一空。同在该市场做生意的库尔班说,损失至少在300万美元。和沙都拉同时负伤的有四人,两人最近已出院。沙都拉伤势最重。

  “因为打中的是他头部,病情比较严重一点,他现在还不能说话,但应该问题不大。”一位高个医生说,作为一个医生,他不想过多触及任何医学以外的话题,但他也表明态度,“发生抢劫的事件太不应该了。”

  在病床旁照顾沙都拉的弟弟说,虽然哥哥受了伤,但他们现在都不想也不大敢回新疆,因为欠下的货款还不知道怎么办。“我们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货主能够宽限我们一段时间;另外这里赶快安定下来,我们能赶快把损失挣回来。”

  逄淑芳,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遭遇抢劫

  逄淑芳,吉林人,在比什凯克留学,学俄罗斯语。

  “24日,突然间就乱了起来,就在我们住的地方,还听到有枪声,旁边的商店都抢了,我们非常害怕,尤其是我们女孩子”,她说,为了安全,他们平时有接触的留学生都住到了一起,“这样人多一点,相互有个照应,也稍微有点安全感。”

  在他们两居室的屋子里,总共住了男女11个同学。据她介绍,在这个非常时刻,像他们这样选择集体居住在一起的留学生还有许多。

  “这两天,我们小区发生了入室抢劫,我们现在还担心,下雪了,南方来的一些人没住的地方,他们中一些激进分子,会不会也突然闯进我们屋子,抢我们的衣服和粮食?”她问。“这几天,商店都不敢开门,我们也买不到东西,为了省些粮食,我们每天都吃些面条和土豆。”其他留学生也补充。

  她说现在父母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她一个打电话,“他们非常担心我们的安全,就希望我们能早日回去。”

  虽然当前局势似乎有好转的迹象,但他们却不感到乐观。和逄淑芳在一起的同乡杜磊说,有些同学和老师选择躲到乡下去了。大多数人已收拾好了行李,就等着回国。

  张延年,外交官,安全是他嘴边频率最高的词语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大家的安全”,张延年,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清瘦、干练。他和我们的开场白,就在这样不断响起的电话铃中时断时续。

  “现在事件太多,不仅我一个人,我们整个使馆都在是在超负荷运转,我们目前第一位的,是保护所有在吉中国人的安全。”从24日局势急转直下,到31日秩序相对安定,整整一个星期,他都像上了发条一样拼命工作,电话有时多得让他的嘴巴都忙不过来。

  有国内媒体打来询问局势的;更多的,则是在吉中国人求救的。24日的暴乱,中国人蒙受了中吉两国建交以来最大的损失,一些商户苦心经营几年、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不仅如此,还有受伤的,几个我们维吾尔族的商人,我马上就要去医院看望他们……等一等……”再次跟大使联系,他又是急着出门……

  对于这次吉政局的剧变,张大使说:“应该说,我们还是有所预期的,24当天早上,我们就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情况,然后马上通知所有留学生、工人和经商人员,告戒千万要注意安全,果然,到晚上,就变天了。”

  在这动荡时刻,一要防止趁火打劫者,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恐怖分子的危险性。“我们有过血的教训。”他说,2002年6月,中国驻吉使馆领事王建平就遭“东突”分子杀害,“在这危险时刻,我们所有中国人都要提高警惕,警惕‘东突’恐怖分子趁机作乱”。

  沙达提,记者,告别新娘来到第一线

  “当时是25日凌晨一点多了,新疆分社王社长给我打电话,要我做好准备去报道这里的局势,第二天早上我就从乌鲁木齐飞到了这儿,最后一趟班机。”别人都是从动乱中逃走,沙达提则是向着动乱前进。这个纯朴的哈萨克族小伙,熟悉当地语言,也是新华社赴吉特派小组的摄影记者。

  27岁的他刚领完结婚证,马上就要举行正式婚礼,突然来到这凶险的地方,难道不考虑新娘的感受吗?“她确实也非常不同意我走,非常生气,一定要我留下,后来看我实在要走,就一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前两天,就在那个反对派围困的广场,一个人盯上了我的相机,幸亏我跑得快。”沙达提说,他有过最坏的打算,因为各种事件总是防不胜防,“希望平平安安完成整个报道。经过这样的锻炼,也能为自己积累下宝贵的经验。”

  后记:29日,首批中国侨民搭乘吉尔吉斯航空公司的飞机撤回新疆。当日早晨,记者再打电话询问中国留学生的情况时,房东老太太接的电话:“他们刚走了,全走了,可能两个星期后回来。”

  两个星期后,或许一切都已恢复正常。记忆,却肯定已将这个不寻常的春天烙进了他们的生命中……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相关专题: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动荡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