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调查显示六成重庆市民能接受网络祭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2日07:56 重庆时报

  随着清明节临近,如今,市民在纪念已故的亲人、朋友的方式已呈现出多元化,可选择文字、网络、艺术、绿化等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清明节也成为人性美好的一种表现,它是寄托给故人的怀念。本报调查数据表明,接受网上虚拟祭奠这一方式的达25%,无所谓占35%,不接受的达到40%;在网上为逝者设纪念馆,一年多少费用50元(含)以下占有33%,网上纪念馆价格最好由相关部门核定占57%;

  传统与现代祭奠比例为9∶1

  为逝去的亲人用传统方式如烧钱、化纸、放鞭炮、吹喇叭,在墓地送上鲜花、音乐祭奠以及踏青、种树等祭奠的占92%。为逝者建立网上“纪念馆”,短信祭奠这一现代方式的占8%。

  读者认为,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习俗,应该亲自上坟进行祭拜,而在网上的“纪念馆”进行祭奠,就是一个鼠标、拖移,会让一个很严肃的行为显得飘渺化、虚无化,显得不诚心,还可能会让人感到祭奠这种对逝者的怀念方式是一种无所谓的形式。

  45岁以下接受的占42.9%

  在调查中表明,4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有42.9%表示接受网上祭奠,不接受的28.5%,无所谓的达4.7%。在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接受网上祭奠的19%,无所谓的为4.7%;

  据一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采用网络悼念方式的群体主要是在45岁以下思想比较“前卫”的消费群体,从目前愿意接受网上祭奠这一方式怀念亲人、先人总人数达到了600~800人次。参加网上祭奠的群体主要在国外,大多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62.5%的读者认为冲击传统

  在接受认为网络祭奠这一现代方式是对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冲击时,62.5%的读者认为网络祭奠是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冲击,而37.5%的读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

  35岁的市民万先生说,他是很看重亲情、友情的人,在清明节、新年的时候,都会亲自到坟头去献上鲜花,送上水果。网上祭奠其内容应该不会太无聊,即使是在网上的“纪念馆”,也应是严肃的。用网上纪念馆这种方式,也是对传统亲情的召唤,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一种表达哀思的方式之一。

  总体上来讲,传统与现代的祭奠方式这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是一种意思寄托,传统方式会被新形式替代。

  网上祭奠需一定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的普通事情也成为丰富网上内容的重要因素。在接受调查的读者表示,网上祭奠是一些“名人”的专利。一名30岁左右的张女士表示,目前她所了解的像张国荣、梅艳芳等逝去的明星有网上祭奠这一概念之外,普通人有网上祭奠这一方式还是新事物,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下一代可能接受这一方式。

  我市高级心理咨询师刘云教授分析,让市民接受网络祭奠这种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清明扫墓毕竟是中国人的传统。网上纪念馆可能成为与逝者有关的人的联络平台。本报记者 刘力 高敏

  清明祭奠您选择哪种方式 追踪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