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 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16:50 东方早报 | ||||||||
综合新华社青岛电 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2日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起航仪式上,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老一代海洋工作者
王曙光说,今年恰逢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开辟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纪元。这次“大洋一号”远赴重洋,对于增进同有关国家的友谊,提高全国人民的海洋意识,将具有同样深远的意义。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据科学探明,占地球表面积49%的2.5亿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战略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海底区域已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计划历时约300天,预计2006年1月回到青岛港。 一:大洋一号最深可探海底5000米 据新华社青岛电 “大洋一号”昨天在青岛起航,开始了我国第一次横跨三大洋的考察。 据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志刚介绍,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这次虽然是海底勘探,但一个人也不用下水,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这次科考可以勘探的最深区域达5000多米”。曾志刚也是科考队队员之一,但他昨天没有随团出发,他告诉记者,他将中途从墨西哥上船,开始承担后面的东太平洋海隆、大洋中脊综合科学考查工作,“我上船的时间大概是八月”。“相当一部分队员只是执行某个航段的任务。”中国大洋协会周宁处长介绍,“我们每次停靠都会休息四天左右,进行燃油、饮水和蔬菜的补给。”周宁说,根据计划,部分调查队员和船员将进行轮换,“目前船上有30名船员,家里还有10名左右船员待命,途中进行轮换。” “大洋一号”科考队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和船长也将实行“交接班制”,根据航段的不同任务,海洋生物专家、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王春生研究员担任前期科考的首席科学家;墨西哥停靠后,由中国大洋协会郭世勤研究员担任后期科考阶段的首席科学家。人们欢送“大洋一号”启航 “前后轮换的调查队员加起来将有六七十位。”周宁说。 昨天的起航仪式上,12个手拿漂流瓶的小学生颇为引人关注。“大洋一号”科考船船长陆会胜表示,由小学生们亲手制作的15个漂流瓶,是科考船上的“特殊礼物”。漂流瓶分为3组,每组5个,将分别投放到“大洋一号”所考察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 每个透明的漂流瓶内,都装有一个红色的中国结、一艘小帆船、一幅青岛少先队员自绘的彩画和一封“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帆船委员会(青岛)”的邀请函。 陆会胜表示,他和全体船员保证,在到达准确的海域位置时,按时把漂流瓶分别投入三大洋。 “大洋一号”主要参数 长度1045米宽度160米吃水560米排水量5600吨全速16节巡航速度12节定员75人(船员25人,调查人员50人)资料来源:中国大洋协会 “大洋一号”历史 “大洋一号”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94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并经初步改装后,命名为“大洋一号”。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曾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是我国开展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 二:科考预期取得四大成果 据新华社青岛电 中国大洋协会负责人在此间指出,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预期将取得四大成果。 这四大成果分别是:一是获取三大洋目标区海底热液口附近的硫化物、岩石、沉积物以及生物和其他实物样品,为室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是初步考察某些海底区域内的热液硫化物的资源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环球科考和深入开展海底热液硫化物的调查和研究积累经验,锻炼队伍。 三是推动大洋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地质、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获取热液喷口的矿物成分、流体化学性质及生物组成等相关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认识热液形成的地质过程及热液喷口矿物、化学及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等,特别是通过对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极端环境生物的调查研究,有望寻找到新的生物基因资源。“这些都是目前世界科学界关心的前沿和焦点问题。因此,取得的成果也将引起世界关注。” 四是带动相关海洋技术装备的发展。环球科学考察的实施,将会带动我国深海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展,促进深海观测、采样、分析等技术的国产化及产业化的发展,获取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做“热身”。 三:船内就像一座迷宫 一登上船,就好像进入了迷宫一样。记者首先参观了船长的房间,这是一套大约20平方米的套间,分为工作间和休息室。随后船长领我们到了船上的贵宾会客室,会客室虽然面积不大但装修得淡雅朴素又不失尊贵,据介绍这也是我国目前所有考察船中唯一的一间贵宾会客室。船长陆会胜说,在漫长的航程中,船员要保持好的精神面貌最重要的是要与人交流,在这方面,“大洋一号”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证,船上刚刚装好了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上网已经没有问题,船员和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邮件和家人联系,以减少孤独感。他说,现在船上也有电视电话,但主要是用来召开远程会议,还不能供船员用于经常性的和家人的联系。曾全程参与“大洋一号”2001年现代化改装过程的周宁介绍说,“大洋一号”在上海进行了历时近一年的“精心打造”。改装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动力定位系统和关键调查设备,更新甲板收放设备,改善生活及安全设施,对实验室进行统一布局和建设,构建船舶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通信、导航和驾驶能力。 改装后的“大洋一号”已经成为一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满足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开发需求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海洋调查与深海设备试验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和能搭载100多人、排水量2万吨左右的极地破冰船“雪龙号”相比,“大洋一号”排水量要小得多,定员75人。经过2001年的改装,船上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目前住舱54间,餐厅两个,“据说饭菜做得比‘雪龙号’的好。”《广州日报》供稿 深海可视采样系统 可以实时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在海底“走马观花”,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矿物样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样。 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 不仅可以对海底一览无余,还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岩芯直径60mm岩芯长度可达500mm,同时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测深侧扫声纳 具有“海洋顺风耳”功能,可以监听海洋中所有异常的声音,并可利用声波回声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电子地图。 四:送别家属:习惯了他不在家 早报讯 青岛起程的“大洋一号”有42名科研人员。据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42名科研人员当中,还有不少是第一次参加活动,其中有5个是来自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海洋二所的学生。 在欢送现场,记者采访到了3个送别的家庭。 今年上高二的李楠和他年愈70岁的姥爷一块来到团岛码头,他们是来给李楠的父亲李斌送行的,李斌是“大洋一号”的水手长。李楠说:“爸爸之前曾经两次去过南极,去年10月份刚刚执行了一次远洋航行任务回到青岛,到今天也就5个月时间,这已经算是在家呆得时间比较长的了。不过,我已非常习惯了,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爸爸就不怎么在家了。”李楠的姥爷是一位退役的北海舰队的老海军,1944年参军入伍,老军人说:“我一辈子和大海打交道,深知远航的艰苦,也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很远大。”妻子女儿和冷日辉挥手告别《广州日报》图 冷日辉是“大洋一号”上唯一的一名木匠,妻子和女儿在送别的人群中和船上的冷日辉挥手致意。他妻子说,这已经是丈夫第六次出海了,不过以前最长也就五六个月,这次是300天,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了。“这次我给他买了10斤黄瓜,最近他特别喜欢吃这个”,冷日辉的妻子说。 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张东声也参加了这次科考。他的父母说,儿子是厦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去海洋二所读研究生的,学的专业是海洋生物学。他们有点担心的是,儿子以前从没有参加过远洋航行,这是第一次,怕他身体一时适应不了海上的颠簸。《广州日报》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