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劳保部部长郑斯林:为百姓织就社会保障安全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4: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连续5年攀升后,去年首次出现了下降。虽然只是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还是让大家备受鼓舞。就业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劳动者最大的保障。您是否看好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

  郑斯林: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增多,宏观调控见到成效,积极就业政策在基层逐步落实,实现的再就业人数增多,就业工作通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但是
,不能因为一年的登记失业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就认为形势已经好转,在我看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其一,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在未来几年会进一步增加。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仍有11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其二,劳动者素质与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出来,我们前不久对全国40个城市单位岗位空缺和技能人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与企业10%以上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其三,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城市,这些地方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比前两年还要大。因为在这些地方,有能力再就业的人员在前两年都已相继实现了再就业,未就业的大多是年龄偏大、缺少技能的人员。

  面对巨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把就业工作提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就业政策实施取得成效,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都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就业工作以及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谈到困难群体就业,人们容易想到“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低保”。这是政府为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国企下岗职工生活而建立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过,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到今年底我国将基本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目前尚在再就业中心的近百万国企下岗职工要全部出中心。“三条保障线”有可能变“两条”。这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意味着什么?对就业形势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郑斯林:实施并轨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几年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践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逐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在体制转轨时期的一种过渡性安排。目前国企下岗的高峰已经过去,失业保障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各项促进再就业的政策已经开始发挥实效,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出发,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基础上,把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轨到社会化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就业形势上看,并轨过程中,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转为失业人员,肯定会给再就业形势带来一定压力,有可能带来失业率的攀升。因此,我们要周密做好并轨人员再就业、社保关系接续、劳动关系处理和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使他们就业有出路,社保不断线,解除合同有补偿,基本生活有保障,保持就业局势和社会的稳定。

  记者:伴随着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建立,人们越来越关心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关心这个涉及数亿劳动者的“安全网”是否结实。例如“未富先老”的问题,就让许多人担心,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承受这种冲击,二三十年后,会不会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郑斯林: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西方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先富后老”;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未富先老”。

  特别是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担系数(即每一个缴费的职工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数量),从1984年的0.185提高到2003年的0.331,增长了近80%。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高峰。这就给养老保障制度带来压力。

  不过,对于养老金长期支付问题,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我国经济在持续较快发展,财富在不断增长,不存在养不起老年人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形成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收支平衡,更科学、稳定的制度安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是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模式转换。其次是做好扩面征缴工作,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保障,强化基金征缴,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第三是继续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此外,还要继续做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增加中央社会保障的战略储备。

  记者:“广覆盖”应当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追求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主要险种———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都超过了1亿人。但也有人说,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离广大的农民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还比较远。对于这一状况,您如何看待?

  郑斯林: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亿人,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在最初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因此,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养老仍然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同时,还要推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对于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逐步解决他们在工伤和大病医疗方面的突出问题,探索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养老保险等问题。

  “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是我们推进社会保障发展始终不渝的目标。国家会通过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本报记者 白天亮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04日 第二版)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