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的生命没有“如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6:12 深圳商报
  深圳体工大队艺术体操教练王绮红用单腿带领学生走上全国冠军领奖台走向奥运赛场

  我的生命没有“如果”

  王绮红说,我从来不去想如果没有失去这条腿,我会怎么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正视现实,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看到生命的希望
我的生命没有“如果”(图)
  2005年4月1日下午6时55分,深圳市体工大队综合训练楼一楼训练场,空空荡荡的大厅里,只剩下王绮红和她的同事何晓敏带着8名小女孩在训练,抛接火棒、滚动体操球……站了4个多小时的王绮红有些疲惫地坐在地上纠正队员动作。1984年7月,8岁的王绮红就像她今天训练的这些小女孩一样,走进了艺术体操队伍,慢慢走向她的梦想。

  全国冠军,截肢手术!命运给风华正茂的王绮红当头一棒。在她运动生命最辉煌的时候,在曾经梦想的成功和辉煌向她招手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变让她失去了宝贵的右腿!在巨大的打击面前,她没有被吓倒。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运动员特有的坚强,王绮红很快又站起来了,又回到了她熟悉的艺术体操赛场。今天,已经在深圳市体工队做了10年教练的年轻共产党员王绮红谈起她的艺术体操,依然是一往情深。

  和10多年前不同的是,现在最让她兴奋、陶醉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学生们: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绮红培养的陆颖娜代表中国参加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取得第6名,这是我国此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2000、2001年,王绮红带领深圳体工队艺术体操队员取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和第九届全运会冠军。2001年,她们包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集体两枚金牌……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王绮红:1992年,16岁的她便获得了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金牌;1993年5月,王绮红参加第七届全国运动会预赛并顺利取得决赛资格,在做完最后一个动作之后,她倒在了赛场上。一个星期后,王绮红被确认为骨癌。一个月后,她截去了右腿。

  那一年,王绮红17岁。

  “在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只要你不停下,总有一天会走出黑暗”

  2005年3月20日,王绮红带领队员从温州参加全国艺术体操集体锦标赛归来。这次比赛她们只得了第8名,是王绮红带领队伍以来取得的最差成绩。这样的成绩让小队员们很难受,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陆颖娜更是感觉很沮丧:自己这么多年来都是冠军队员啊?看到队员们没精打采的样子,王绮红语重心长地对她们说:“赛场就跟人生一样,哪能没有起起伏伏?我们暂时遇到点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如何战胜挫折。”

  的确,相对于王绮红自身的经历来说,孩子们这点打击算不了什么。那一年,王绮红离自己的人生梦想——全运会冠军的领奖台,只有一步之遥。“1992年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右膝盖疼,当时我以为是运动损伤,也没有当回事。”王绮红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非常平静。为了准备七运会,王绮红冬训练得格外刻苦。但右腿的疼痛不断加重,为了坚持训练,整个冬训期间王绮红每天都吃大把的止痛药,即使这样,还是“晚上睡熟了都会疼醒,感觉就像从骨髓里往外疼”。这样的日子王绮红坚持了半年,一直到1993年5月,她通过了七运会的预赛并取得决赛资格。这时,由于肌肉萎缩,她右腿的围度已经比左腿细了4厘米。王绮红清楚地记得预赛时她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彩带,做完动作后,她就再也站不起来了。队医把她从垫子上抱下来,抱去了医院。从入院到确诊为骨癌,经过了一个星期。开始医生对王绮红说过“骨肿瘤有99%是良性的,只有1%是恶性的”。她暗暗琢磨“我应该属于那99%吧”。然而,上帝和王绮红开了一个玩笑。她被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要尽快手术——截肢。17岁的女孩根本没有想是不是命运的不公平,减少疼痛和参赛是她最强烈的愿望,“医生,只要我不疼就行。能不能等我参加完七运会决赛后再做手术?”在比赛和生命之间选择,医生没有答应王绮红的请求。1993年7月7日,王绮红做了截肢手术。她和梦想的距离,就此定格。“我从来不去想,如果我没有得病会怎样。因为那样怨天尤人的话,只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泄气。所以,我只是去想,下一步我要干什么。”在巨大的打击面前,王绮红表现出了超出她年龄的镇定,一边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边了解假肢功能,为以后要面对的生活做着准备。手术后王绮红开始化疗,靠拐杖慢慢走路、上楼梯,装上假肢,直到用假肢走得别人看不出来。王绮红记不清多少次她摔倒在地上又自己爬起来,曾经在赛场上做出最复杂动作的她,却连走路这个最基本的动作都要从头练习。王绮红需要适应的还有走在路上人们复杂的眼神,“那时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走得别人看不出来!”这段路,王绮红走了两年。外人也许无法真正体会,一个17岁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花样年华里失去了右腿是什么样的心情。今天的王绮红也承认那是她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但“只要你不停下来,一直走下去,总有一天你会走出黑暗。”走过了那段日子的王绮红,对很多事情看得很冷静。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的队员,一个运动员经过的起起落落要比普通人多些,关键是如何面对人生的起落和挫折,每承受一次失败,你离成功就会更近一些。

  “没有人能永远陪在你身边,我要真正重新站起来。”

  王绮红8岁就离开了广州的父母,在体操队独立生活。生病后,为了方便照顾她,手术和化疗都选在广州的医院。那段时间爸妈一直陪在她身边,让王绮红重新享受到家庭温暖,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却让王绮红想到了离开。王绮红在化疗过程中,也慢慢学会了用假肢走路,但总是觉得走得慢,再没有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一天,妈妈去医院给她送饭。饭后,王绮红慢慢陪妈妈下楼回去,在院子里看到妈妈骑的自行车,王绮红突然想看看自己能不能骑自行车。妈妈先把她扶上车,又推了车驾一把,王绮红小心地用左腿使着力,右腿慢慢配合着。骑着自行车,她终于体会到久违的速度感。“妈妈,我可以骑自行车了。”王绮红高兴地回头对妈妈喊,却看到妈妈一直小跑着紧跟在她的后面。“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一直让爸妈照顾我,我要自己开始新生活。”“小姐,你是不是崴脚了,要不要帮忙啊?”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一位好心的先生这样问王绮红。听到这句话那一刻,是王绮红生病以来最开心的时候。“他没有看出来我装的假肢,我可以走得像其他人一样了。”高兴过后,王绮红也明白,是自己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了,在众多选择中,她最终决定——去深圳大学读书。“在我生病的日子里,家人一直陪在我身边,哪怕再小的事也不让我自己做,我去什么地方他们都陪着我。但我知道,没有人能永远陪在你身边,我也不希望他们陪在我身边。我要真正重新站起来,就必须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为了更好地开始自己新的人生,王绮红一边化疗,一边在病床上学起了电脑和素描。1995年4月份,王绮红做好了去深圳大学计算机系读书的准备。

  “坚强和吃苦是一名运动员的特质,它支撑着我重回赛场。”

  1995年,深圳艺术体操队领队陈剑芬的电话让王绮红与艺术体操再续前缘。原来,深圳艺术体操队的孩子们没有教练带了。陈剑芬想到了与癌症抗争的王绮红,绮红那不屈服于命运的劲头,对小队员们正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距离深圳大学入学还有几个月时间,王绮红想自己就去“补缺”吧。两年后的训练场,对王绮红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站在镜子前,她用左腿支撑身体,抬起“右腿”,伸展双臂,做了个伸展的动作。王绮红对着镜子说“我又回来了”。回到训练场的王绮红发现,这里仍然对她有莫大的吸引力,每当音乐响起,小队员们挥起彩带,她都能感觉到她对艺术体操的热爱和无法割舍的留恋。“我的梦破了,但我可以帮更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梦啊。”王绮红心中生出一个新的想法。“那个时候,原来的队友还有一些竞争对手,很多还活跃在赛场上。”看到昔日那些熟悉的身影在自己曾经拥有的赛场上一次次飞腾,王绮红暗暗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作为运动员,我不能和她们同场竞技了,但作为教练,我比她们早起步两三年,我应该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的目标让她放弃了深大计算机系的学习机会,改上广东省体院深圳自考班的体育教育专业。为了克服自己身体的不便,刚刚当上教练的王绮红还没领到工资,就自己掏腰包买来便携式的摄像机,把每一个队员的动作都记录下来,然后对着镜头一个个讲解。可是,体操一旦离开了示范,队员们总是很难掌握要领。为了让小队员们明白自己的意图,她一次次用假肢支撑着自己的身体,用左腿和双手一遍遍地给队员做示范,直到队员们完全领会她的意思。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汗珠顺着她的脸滴落,假肢和皮肤摩擦的疼痛使她咬紧了牙。累了她就跪在地上指挥,疼了她就坐在地上讲解,踢腿、跳跃的高度,倒立的时间,手指的姿势,她都有严格标准要求,达不到标准,她就亲自给队员压脚、指导、示范。做得不好的地方,她会认真仔细地记录在训练本上,一一改善和纠正。10遍、20遍、50遍……一遍又一遍练习,直到达到最佳效果。夏天,铁皮房的训练馆里,温度经常高达40℃,坐着都会出汗。王绮红坚持和队员每天训练,上午、中午、晚上三堂课训练下来,王绮红身上都被汗水湿透了。特地来深圳照顾她的奶奶,每每看到她回宿舍疲惫的样子都心疼得要命。这样的场景,同样牵动着周围关心王绮红的人。何晓敏,从小就和王绮红一起训练的队友,当时是香港队的教练,每到周末,她都要过来看望王绮红。每当看到她拖着假肢在场上摸爬滚打,何晓敏的心都快碎了。王绮红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这位同伴,1998年,何晓敏毅然放弃了香港的高薪,和王绮红一起挑起了深圳艺术体操的大梁。教练的工作琐碎细致,19岁的王绮红要一切从头开始。与十几个孩子吃住训练在一起,王绮红是教练也是保姆。每天清晨,王绮红要早早起床,一间房一间房叫醒小运动员。然后她还要提前到训练馆做准备工作。按照医生要求,王绮红要定期返回广州进行检查,为了不耽误队员的训练,她把体检的时间全部安排在周六、周日,而且每次还要搬回大包小包的中西药。王绮红就这样自己带着药包,把队员们送上了冠军之路。提起这些,王绮红觉得都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事。从8岁开始训练,王绮红比同龄人更明白吃苦和坚强的含义。“我是一名运动员,坚韧是运动员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支撑着我重新回到了艺术体操的训练场。”

  “我的价值就是让孩子们看到希望。”

  2001年11月13日下午,深圳体育馆,全国第九届运动会艺术体操决赛。为了这块金牌,王绮红几个月来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而这一切她只能在内心独自承受。集体全能决赛开始了,最后一项是3绳2球。在成套动作中,最惊险之处是刚刚向国际体联申报的独创配合动作——单绳抛接。王绮红紧盯着场上每个队员的每个动作:夹腿、侧倒、翻身、转体、跳跃、抛接,队员们的临场表现几近完美。当显示屏打出25.65分的成绩时,全场沸腾了。时隔8年,王绮红终于拿到了和她擦肩而过的全运会金牌,只不过这次她站在幕后。“以前当运动员时,领奖的时候是最兴奋的。现在当了教练员才明白,当队员们最兴奋的时候,是教练员最冷静的时候。”王绮红在一片喝彩声中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在队员们还在为金牌欢呼时,王绮红已经在想她下一步的工作。走下领奖台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王绮红奔波于各大城市为省运会、十届全运会挑选新的运动员,为新的比赛周期做准备。这时为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绮红的搭档何晓敏老师上调到国家队,深圳艺术体操队承担十一届省运会成年及少年组集体项目比赛的任务就落在王绮红一个人的肩上。新老两批队员错开时间训练,每天训练时间由原来的八小时延长到十个多小时。有时候王绮红感觉很疲惫,觉得到了自己承受的极限,也曾经想过放弃。但转念一想,她今天的放弃,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未来,也会影响到整个队伍的水平,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当年我是因为生病不得不放弃了运动员生涯,今天我愿意把我所学到的一切教给这些孩子们,让她们有机会靠自己的努力去参加全运会、奥运会,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了,我的价值就是让她们看到希望。”2004年8月28日凌晨两点,雅典的奥运赛场上,王绮红的学生陆颖娜正在紧张地和俄罗斯等世界强队的选手同场较量。在深圳体工大队的宿舍里,王绮红同样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第六名!这是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最好的突破,王绮红的脸上悄悄地流下了两行幸福的泪水。她的思绪带着儿时的梦想,也飞到了那遥远的赛场。今天的王绮红,言谈之间很少谈及自己的过去。但是一谈起她的队员,谈起下面将要面临的比赛,她立刻就兴奋起来,滔滔不绝。从一个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到一个优秀的艺术体操教练员,王绮红已经很平静地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跨越。

  “一段音乐、一个舞蹈,就是一个梦想,我会一直编下去。”

  2005年3月31日,刚从温州比赛失利中走出来的队员们,终于完成了王绮红新编排的一组集体动作。王绮红高兴地和搭档何晓敏去了中信城市广场。看完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坐在星巴克边喝咖啡边看路上走过的时尚男女。这是王绮红最享受的闲暇时光。王绮红是个爱美的女孩,还有些“小资”,只不过她的“小资”也是为了艺术体操。王绮红平时既要做体操教练,又要负责音乐剪接和舞蹈编排,她的灵感主要是从流行的电影、音乐和时尚服装中来。看电影时,她把片中的音乐编排、情节发展、色调搭配都变成了艺术体操的备选素材;她喜欢音乐,把收集的音乐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的主题和背景,结合艺术体操所要表达的主题建立编排原料库;走在商业街上,王绮红“主要是看现在流行什么,因为编舞离不开时尚元素”。这些休闲放松活动,在王绮红这里都变成了艺术体操的一部分。遇上好的电影,王绮红还会带队员们反复观看,培养队员对音乐、舞蹈内涵的理解,融会到艺术体操表演中去。王绮红还有一项乐趣就是自己设计服装。多年来,队员们参加比赛的服装都是她和何晓敏一起动手设计的,从挑选布料、设计样式到送去裁剪,王绮红都乐此不疲地亲自参与。从运动员到教练员,21年来,王绮红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艺术体操,她的生活很少超出运动馆。训练、比赛,每天就是从训练馆到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在王绮红看来却是乐趣无穷。坐在训练场的地毯上,王绮红说:“我是属于这里的。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工作能像现在这样带给我满足和乐趣。”21年前,8岁的王绮红第一次看到艺术体操的彩带表演时被深深吸引了,那种美促使她走进了艺术体操的队伍;12年前,17岁的王绮红做完了她生命中最后一次彩带表演,告别了领奖台;今天,王绮红把对艺术体操的热爱渗透到每一段音乐的剪接、每一个舞蹈的编排、每一件服装的设计中去。在这一点一滴中,王绮红继续在追逐着艺术体操的美丽,这种美丽是她今生最大的梦想,她说:“我愿意一直编织下去。”

  特区共产党员风采作者:李晓锋袁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