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献血证何以成非法牟利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7:13 新桂网

  最近在北京部分高校张贴的小广告显示,有人在收购无偿献血证。据知情人透露,一些“血虫”拿着收购来的献血证和献血者本人的身份证,可以从医院的血库领血,然后卖给一些需要血的病人。事成后,“血虫”会送回献血者的身份证,同时支付费用(据《北京青年报》4月3日报道)。

  小小献血证竟能成为赚钱牟利的工具,的确让人大开眼界。我们在为“血虫”们“发
掘商机”的本事“叹为观止”的时候,却分明感觉这事很有点“不对劲”。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公民无偿献血的办法,以增加医院血液库存,并明确“倒卖献血证行为属违法行为”。可是此番的事实却表明,正是医院内部有“蛀虫”纵容甚或与“血虫”联手“经营”这项业务,才是造成这种违法行为泛滥的真正原因。如报道中提到,献血证在北京不同的区价钱不同,就是医院定的。如此看来,倒卖无偿献血证俨然已经有了明确的“行规”和市场“行情”。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震惊。

  笔者以为,无偿献血证成了非法牟利的工具,值得追问、反思。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无偿献血者在献血之后,大多数人没有好好珍惜无偿献血证,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想过可以凭此证,自己或家人用血可享受优惠。既然留之“无用”,也就为“发现其中商机”的“血虫”收购献血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有必要追问,接受公民献血的相关机构在接受献血的时候,有没有给献血者解释清楚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此证的用处,是不是抽完血就完事了?

  其次,“无偿献血证不得转让他人,不得涂改”等条款,是卫生部颁布的《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的。如今想来,相关机构显然没有明白地告诉献血者,一旦将该证转让或借用给他人,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这也就为“血虫”蒙骗善良、不知情的献血者埋下了隐患。从张贴的小广告面向的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学生(大都是善良、不知情的献血者),就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再次,也是最值得反思的是,“血虫”要想牟利得逞,必然离不开医疗机构的“紧密配合”或“协作”。正是由于医院内部有诸多血库“蛀虫”,才使得“血虫”持低价买来的无偿献血证,能够在医院的眼皮底下领到血,再卖给他人。大家都“心照不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也都“相安无事”,这其实还是当前社会通行的、种种所谓的利益“潜规则”在其中作怪。

  笔者以为,小小献血证成了一些人非法牟利的工具,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光强调倒卖行为属违法行为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尽快填补相关监管漏洞,尤其是要挖出医院内部的“蛀虫”,并对相关人员严加追究。因为从长远看,任由这种行为泛滥,受损的不单是医院,若打击了献血者的积极性,使血源减少进而造成血量储存不足,最终受损的还将是广大患者的利益。

  山东 孙凤忠

  新桂网

  作者:孙凤忠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