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赤峰矿难记者亲历:失事矿井让人心惊腿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23:10 新华网

  新华网赤峰4月4日电(任会斌、王宇天、张弓长)狭窄昏暗的巷道内泥泞不堪,空气污浊潮湿;岩壁到处是裂缝,不时往外渗水;马达声、水声不绝耳畔……这是记者日前进入3·31突水事故的矿井内时的场景。

  3月31日上午,赤峰市喀喇沁旗金峰萤石矿发生突水事故,8名矿工被困在井下120米处。截止到记者发稿时已发现两名矿工的遗体,其他6人下落不明。

  记者一行四人抵达现场时是4月3日上午,抢险队正往井外排水,井外车辆穿梭,行人如织。据抢险指挥部副总指挥王士华介绍,失事巷道的地质情况不清,不排除再次出险的可能,因此尚未对失事巷道进行勘察。

  失事矿井内的情况如何呢?记者决定进入矿井内探个究竟。

  作为有70余年开采史的老矿,金峰萤石矿内巷道复杂,采空区积水较多。记者心里也没底,但仍决心下井。

  上午11点钟,记者穿上水鞋、戴上安全帽后进入井口,立刻感到有股寒气。巷道内积水没脚,水管仍哗哗地排着。记者跌跌撞撞地走着,王士华指着巷道顶部说,较新的岩面都是新近脱落的,有裂缝的岩石随时可能脱落。

  到出事点需走100多米的平巷,接着是80米的竖井,然后还有长140米、倾斜角约60度的斜巷。

  记者看到,巷道宽、高各约2米,极少有防护设施。走了约10分钟,空间开阔起来,岩壁上挂满了电缆、电闸,竖井口映入眼帘。在3名矿工的帮助下,记者进入提升罐笼内。王士华告诫说,罐笼下降时脸要朝外,双眼紧闭,手抓住把手。

  当信号铃响起,罐笼迅速下降。记者顿感耳畔生风,一股潮湿污浊的空气从井下涌出,混杂着柴油味,四周很快漆黑一片,记者有突然失明的感觉。黑暗中王士华说,看不着比看着好,四周全是岩石、坑木,看起来很恐怖。

  一分钟后,罐笼到达斜井。斜巷内非常昏暗,地面和空中架着很多水管和电缆,拥挤不堪,抽水机正马达轰鸣。记者弯腰闪过悬空的水管和电缆往里走。王士华提醒说,巷道顶部的石头随时可能脱落,因此必须走巷道侧边,并腾出一只手扶岩壁,防止摔倒。

  走在巷道中有些气闷,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到岩壁上有不少渗水裂缝,记者的心顿时悬了起来,想尽快赶到斜巷底部。虽然冷气袭人,但记者头上却直冒汗。王宇天为防止摄像机粘水,只得用双手护住摄像机。

  巷道湿滑,记者抓着岩壁在抽水管中见缝插针地走着,为克服地面湿滑,只得将脚横着前行,很快衣服和手上沾满了泥浆。王士华说,斜井底部就是积水区,一旦滑进去去就危险了,说得记者心里咯噔一声,双腿如同在瞬间灌了铅。

  巷道后半部的侧面全被管道占据,记者再三掂量,决定冒险走巷道的中央。一百多米的斜巷记者走了至少20分钟,终于见到了守候在失事作业面附近的3名矿工。

  记者鼓足勇气,往斜巷尽头看,影影绰绰见到里面有积水。

  采访完井下的矿工,记者不敢多停留,赶紧往井上返。怎知沿斜坡往上爬了不到二十米,张弓长的采访本突然从兜里顺了出去,因光线太暗,他在水管旁的泥浆里摸索了半天才找到。这时指挥罐笼升降的矿工告诫记者说,井底太危险了,赶紧上去吧!

  座在上升的罐笼里,记者有恍若隔世之感。12点半左右,记者一行全部出井,沐浴着阳光,深感矿工工作的不易。(完)(责任编辑:宗爱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