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尊重创造激发活力——四论建设和谐四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4:3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是推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范畴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充满活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只能是没有生命力与停滞的社会。面对紧迫而艰巨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我们建设和谐四川,尤其需要激发一切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力,大力推进各种形式的创新,着力营造全川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形成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深厚伟力。

  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四川,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广泛激发全社会的思想活力。长期以来,一些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和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等小生产观念,还在相当范围内相当程度地存在,使得一些人不敢创新、不能创新,影响了社会的创造活力。因此,要通过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打破思想禁锢,激起思想冲撞,促进思想解放,坚决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小生产的惯性影响,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使理论创新成为开拓实践新领域、实现实践新飞跃的强大思想推动力,从而广泛激发全社会的思想活力。

  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四川,必须重塑创新观念,弘扬创新精神,广开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一是树立新型的劳动观。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为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我省较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要在全社会确立这样一种意识和氛围:一切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二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的新观念,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三是尊重和弘扬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鼓励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全川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把一切有利于社会财富创造的活力汇聚起来,促进四川更快更好地发展。

  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四川,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在更深层面和更广领域推进“三个转变”。生产要素和资源是构成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首要层面,是社会得以生存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现实力量之一。当前,要切实把“三个转变”推向深化提高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力拓展“三个转变”的范围和领域,切实把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吸引到参与竞争、发展生产、创造财富上来,为构建和谐四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

  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四川,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充分释放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创立一切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倡导各种新型劳动组合和劳动关系,使各种劳动形态、各类劳动者、各种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发挥。要积极推进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改革,为各类劳动者营造公平的发展机会。总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体制弊端,坚决改变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做法和规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汇聚成建设美好四川的强劲动力。本报特约评论员郑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