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矿山救护:一切为了黄金十分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8:3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矿难发生后,遇险人员非死即伤,而医疗专家的及时救治,则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下井作业的煤矿工人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自身身体条件好,从井下成功抢救出来后,只要现场救护得当、转运及时、措施得力,生命一般都能得到挽救。”3月24日上午,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主任王明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设在中国煤炭总医院,王明晓还是该院院长。

  从198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南郑州矿务局总医院工作开始,王明晓就和矿山医疗救护解下了不解之缘,长期的一线救护经历使他对“急救黄金10分钟”有着深刻的体会。

  “急救开始得早几分钟还是晚几分钟,就意味着一条生命能否得救,因此,急救讲究的是‘在时间上突出急,在技术上突出救’,只要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得到保障,得时、得当、得力的医疗救助一定可以降低矿难的死亡率和伤残率,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成立的意义也就在于此。”王明晓说。

  组建专家队伍

  “矿难后的伤员都伤得千奇百怪,并且几乎都是有两个伤以上的复合性创伤,面对一个个遍体鳞伤、几乎不成人形的伤员,该从哪里着手救治?这是急救大夫要做的第一个决定。”王明晓说,“尽管急救手册和规程中对急救程序做了规定,但是,在急救现场,面对复杂局面,经验丰富专家的指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宣布挂牌成立的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专家也被聘用为矿山医疗救护专家。”

  而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把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放在煤炭总医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煤炭事故比较多,煤炭系统的医护人员有着丰富的救治创伤病人的经验和技术。作为煤炭系统的龙头医院,就职于煤炭总医院的许多专家都具有多年的地方煤矿医院工作经历,有着丰富的创伤救治经验和高超的技术。

  3月24日上午,煤炭总医院党委书记、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副主任王翔洲给记者讲述了3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一位武警战士因伤被送到医院,到手术室门口时,已经没有呼吸、心跳,没有时间消毒和换手术服了,王翔洲当机立断地切开他的胸腔,把手探入那位战士的心脏,用手帮助心脏恢复跳动。战士得救了。“如果不这样,那个鲜活的生命有可能就此消失了。”王翔洲说。

  类似的故事专家们能讲出许多。41岁的年轻“老专家”秦怀海是煤炭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调入北京之前在安徽淮北矿务局总医院工作,16年来先后参与重大的矿上工伤抢救数百次,临床经验异常丰富。

  据秦怀海介绍,在工伤事故中,脑外伤是最容易发生的,而且经常是危及生命的伤害。伤者在脑袋开花的同时,常伴随胸部等其他部位的创伤,医生不仅要处理脑外伤,其他部位的伤也要处理,“这个时候,医生反应能力的强弱就能决定一个生命的去留:病人也许在治好脑外伤时却因为其他伤而导致不治。”

  王翔洲是一位外科专家,作为专家组组长,他已经先后6次带专家队到事故现场进行伤员的救治。而他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铜川矿务局总医院工作,从外科大夫开始,一直成为院长,有着几十年的煤矿医疗工作经验。

  “目前,矿山医疗救护专家队伍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从全国聘任40多位专家,有院士、专家教授、多年从事创伤急救的资深医务人员,是一支矿山紧急救护的国家队,这样就可以有效弥补当地医院在处理复杂事故与救治伤员方面经验、技术条件的缺乏。”王明晓介绍说。

  重拾培训工作

  “培训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采访中王明晓明确地告诉记者。这样做的理由在于:矿难发生后,一般都是群死群伤,医院接纳的都是批量伤员,没有经历过的年轻大夫搞不好就会手足无措,紧急关头失去主张,对此,矿山医院一般采取老大夫带年轻大夫的方式来培养后备力量。“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成立后,我们决定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重大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对医疗救护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未来更加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式,更加紧迫了我们培训大夫的任务。”据王明晓介绍,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的百万吨死亡率为大约为3%~4%,2004年约产煤20亿吨,据此测算,每年死亡率当在6000人左右。从2001年到2004年,全国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矿难就有188起,平均每7.4天就发生一起事故。

  “目前的矿难发生出现了多发化和大型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矿山救援体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立一个畅通的矿山应急救护体系尤为重要。”王明晓说。

  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建立以后,他们即开展了分中心的建立工作,目前已经在全国各省建立起分中心14个。这些分中心聘请当地的知名专家教授,主要指导区域内的矿山应急救护。王明晓他们的设想是,最终在全国建立起40~50个分中心,每个分中心聘请10~20位专家,这样,全国就有1000多位创伤救护专家,可以成为矿山应急救护的基本专家队伍。他们平时在各单位工作,发生矿难时,可以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调度。

  据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综合处处长钟明介绍,在该中心的努力下,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三级救护网络:特大矿难和事故由“国家队”指导救治,中等事故救护由分中心来救治,一些小事故的救护则由各矿务局医院处理。

  “矿山应急救护体系已经发挥很大作用了。”王翔洲介绍说,在大平矿矿难中,平顶山分中心所属医学救援网络成功抢救了34名伤员;陈家山矿难中,铜川分中心成功抢救了43名伤员;孙家湾矿难中,抚顺分中心抢救了29名伤员。

  而这个网络系统也是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开展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托。“矿难创伤与其他创伤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在总结我国矿山救护经验的同时,我们还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心计划在3~5年的时间内,培训出一支技术水平高、反应迅速的队伍。”王明晓说。

  其实,目前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正在开展的工作有些从前就曾经开展过,王翔洲告诉记者,矿难事故发生后的救治和互救、现场急救培训等就曾经办过培训班、编写过相应的教材,不过当煤炭部撤销的时候,这些工作也就停止了,“这些都是中心今后工作的重心”。

  整合各种资源

  “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整合医疗救护中的各种资源”,王明晓说,人力资源的整合主要通过建立全国专家队伍来完成;成立的新机构都是依托现有的医疗机构,这就是设备资源的整合;目前的救治机构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在管理资源上也有必要再整合。“整合工作完成后,可以实现投入小、效果好的目标。”

  “好的管理完全可以让工伤病人转移到医院后,死亡率为零。”王明晓对此非常自信也颇有心得,从他1988年做郑州矿务局总医院常务副院长负责医院的管理工作之后,到1995年调离期间,医院里面没有一例因工伤而死亡的病例发生,“这一切都得益于管理。”

  据王明晓介绍,这种整合工作才刚刚开始,而通过建章立制的工作,最后,要建立起两个三级网络系统,共同完成医疗救护工作。“这两个系统是:一个是国家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省级矿山医疗救护分中心、各矿务局总医院;另一个是各矿务局总医院、各矿的矿山医院、井口保健站。”

  “两个三级救护网络都要充分利用当地卫生资源,同时调动全国医疗卫生资源参与救治,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王明晓满怀信心地说到,可是,谈到目前全国各地国有企业中进行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时,他变得忧心忡忡,“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煤炭医学前线的工作者,我曾多次呼吁,在主辅分离的过程中,最好不要把煤炭医院分离出去,一旦完全分离,可能会对矿难医疗救护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王明晓说,煤炭企业建医院和建国后各企业学前苏联普遍办医院不一样,煤矿一般都处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这个行业还是一个事故高发的行业,所以,即便在解放前,煤炭企业也都建有自己的医院或医务所,为的就是救治方便。

  矿难频繁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则是煤炭的供不应求。据有关机构分析,今年煤炭供应仍呈紧张局面,而现有各类煤矿大多处于满负荷和超负荷生产状态。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报,全国目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矿井产量只有12亿吨,仅占2004年煤炭产量的61.35%;1.5亿吨的能力安全状况不达标,“在这种形势下还让医院从煤炭企业里分离出去,对于救护工作来说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王明晓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