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抚琴合奏天籁音——西吉兴隆草畜转化炫目耀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7:56 宁夏日报

  阳春三月,和风拂面。在孕育希望的黄土地上,西吉县兴隆镇村民正在“合奏”致富的天籁佳音。

  走进王河村段家沟组,眼前一片繁忙:铡草、喂牛、拌料、运粪的农户勾勒出一幅撩人的畜牧业立体画卷;标准化牛舍内膘肥体壮的利木赞、安格斯等优良肉牛精神抖擞,操着各种口音的外地客商集聚牛舍,谈价论买;“三贮一化”池内青贮的苜蓿、秸秆堆积如山。

  在瓷砖贴面的砖瓦房前,村民冶建云忙着给牛铡草。他告诉记者,以前养牛“提篮小卖”,饲养的黄牛品质差。自2002年起,政府扶持农户走“立草为业、以草促牧、以牧带草”路子,村民扩大养殖规模,改良品种。在政府帮扶下,他盖起砖混结构牛棚,拥有铡草机,无偿得到苜蓿籽种,还贷到贴息款3000元。“出售两头利木赞肉牛获纯利润5000元,母牛产下两头利木赞牛犊,价值3000多元,两项加起来,去年养牛纯收入8000元。”

  一旁的村支书冶建东告诉记者,王河村家家种草、户户养牛,村民户均养牛3.5头,种苜蓿和玉米5亩,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近1900元,高于全县420元。如今的王河村牛舍星罗棋布,草喂牛、牛产粪,粪进沼气池、沼渣入田增肥,一个种植牧草、养殖繁育肉牛的体系已然形成。

  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记者来到了养殖大户冶彦刚家,13头肉牛分拴在两栋崭新牛舍内。“养牛不能来半点马虎,要像照料孩子一样认真细心,要保持牛舍清洁,定期清除细菌,这样牛才长膘快哩!”眼前的冶彦刚俨然一个畜牧师。牛舍前一块空地上,码得高高的空心砖吸引了记者眼球。冶彦刚介绍,去年他养牛获利3万多元,今年打算将自己家的房子改建为两栋牛舍,再在牛舍前的空地上盖新房。“生活水平高了,无论是人还是牛,居住生活条件都要不断提高,这就叫紧跟时代步伐。”冶彦刚调侃。村支书冶建东插话:“去年养殖业占全村收入33%,为方便群众给牛配种,村里还设立了肉牛人工受精冷配点。”如今,在养牛大户摆清俊等“土专家”的引领下,该村全面实施了以黄牛冷配直把式输精、肉牛标准化饲养和快速育肥等六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告别王河村,来到单家集。副镇长赵红军说,兴隆镇的草畜专业村各具特色,王河以养殖、育肥和改良为主,而单家集两村则以屠宰、贩运、销售为主。聚合两地特色,全镇已形成种草、良繁、育肥、屠宰、销售一条龙发展的畜草转化雏形。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高于全县270元。

  在单家集单北村,屠宰和交易市场购销两旺,屠宰、剥皮、收骨头、拉运下水、购皮……紧凑的流水线昭示着高起点经营。兰州客商蒋素国守候在屠宰现场,叮咛屠宰师傅:“下刀快一点,兰州那边的宾馆缺货等不急了!”蒋素国告诉记者,单家集牛肉鲜嫩,经营者注重诚信,深受兰州客户青睐。

  村支书单发俊告诉记者,近几年单家集群众在牛羊交易和屠宰上大做文章,建立了区内外有名的牛羊及其产品营销市场,涌现出皮张、牛百叶、头、蹄等各类贩运户70户,户均收入9900元。为促进传统养牛业向集约经营型和规模效益型转变,镇政府筹资兴建的单家集养殖园区,撑鼓了全镇种养户钱袋子。全村去年种植苜蓿、玉米1600多亩,通过草畜转化,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位居全县之首。(本报记者苏峰冯涛 黄永锐 杨民武实习生李娟)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