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报刊恶性竞争的导火索 六问省城报刊零售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9:00 黑龙江日报
  背景一

  日前,哈尔滨有关部门为解决省城报业市场不规范问题,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策动议,将首批200个报亭全部分配给哈尔滨市某报业集团(此前已先期给这家报业集团分配过50个)。这些报亭都在哈尔滨黄金地段,把黄金地段的报亭都给了一家报业集团,其他报业集团即使以后分到了城区边边角角的报亭也无法与其平等竞争,政府职能部门制造了独家垄断的局面,就此人为引燃了报刊恶性竞争的导火索。

  背景二

  在此之前,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曾主持召开哈市报刊亭建设协调会,对哈尔滨市区报刊亭建设及经营管理等相关问题作了明确安排。这次协调会旨在彻底解决困扰省城媒体多年的报刊公共销售平台问题,实现各家报业集团产品平等进入报刊零售市场。对此,各家媒体也都寄予了很大希望。

  协调会后,由哈尔滨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市邮局、省、市报社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察组赴上海、北京、重庆等报刊亭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组考察结束后得到共识,这些地方的共同成功经验就是联合组建公司,保证报刊零售成为为各家报业服务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平台。然而,就在协调会后,哈尔滨有关部门向各有关部门下发了《哈市报刊亭建设经营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仍然准备把拟建的500个报刊亭的建设管理,由哈尔滨市某报业集团独立组建公司,省报和邮局合建一个公司。在建亭地点上,仍然向哈尔滨某报业集团倾斜。对此,省报集团和邮局据理力争,向省市有关部门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认为这样只能形成各自为战的经营格局,不仅无法实现搭建公共平台的初衷,反而会加剧已经日趋激烈的恶性竞争。此后省、市各级领导也均在报告上做出了批示,此事就此搁置。

  1 城市报刊亭究竟为谁而设?

  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刊发行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而报刊零售则是报刊发行两种途径之一。作为报刊零售的主要基础设施和销售终端,零售摊(亭)正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建的。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加快了报刊亭的建设,一座座造型新颖,功能齐全的报刊亭,正逐渐成为都市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甚至被誉为“城市衣襟上的鲜花”。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出资谁便享有对报刊亭的所有权,这话乍听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报刊发行既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同时又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报刊亭的所有权必须建立在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基础上。他不应该被哪一家报业或文化企业所垄断并成为实施竞争、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应该成为向众多报刊媒体平等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各家报业、杂志社的文化产品都能够无障碍的进入,并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争夺读者的眼球,否则,必将会导致报刊市场的恶意竞争,同时也影响到读者对报刊消费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一点,早已被多个城市报刊竞争的历史经验所证明。

  诚然,作为报刊零售的终端,报刊亭目前来说还是一种稀缺资源,不是谁想投资建设就可以投资建设的,他必须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还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许可。因此,报刊亭的控制权自然成了一个城市不同报业集团的竞相追逐的“热点”,而政府手里掌握的审批权,显然是一种公共资源,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报刊亭的审批过程中,必须采用公平、平等的态度,从维护报刊市场有序的竞争和健康的发展出发,公正合理地使用手中的权利,避免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或者是部门利益的因素人为地造成报业及文化企业之间竞争的不平等。

  综上所述,小小的报刊亭,其实是属于全体市民的,它体现着一个地方、一级政府对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能力,更体现着政府打造开放形象,营造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的魄力。

  2 公共资源分配怎能厚此薄彼?

  报亭的设置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审批,审批的权力只能由政府来行使。报亭的占地是公共的,设置报亭的权利也是由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所赋予的,所以,报亭的分配,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分配。

  政府对于任何一种公共资源的分配都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以报亭为例,业内人士都清楚,目前的报业竞争主要是围绕发行量来展开的,而报纸的发行,除了整订,就是零售。许多报纸,尤其是晚报类报纸零售量在整个发行量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零售离不开报亭,报亭的拥有量,直接影响着报纸的零售量。政府有关部门出于确保交通、市政建设的考虑,限制报摊卖报和沿街流动卖报,并着手报亭的建设,这样的初衷,这样的做法,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但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报亭这种关乎传媒生存发展的命脉的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却是明显倾向于一方,导致了有的报纸发行畅通无阻,有的饱受掣肘,致使报业的良性竞争演变为明显有失公允的不正当竞争。报亭好比一个拳击台,是公共的,竞争对手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拳击台上按规则进行比赛,但如果拳击台都被垄断了,它的所有权属于竞争双方的一方,然后再由擂台的所有者宣布其他人无权上台,那么比赛该如何进行,公平竞争又如何能实现呢?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出发,政府职能应该从无所不为的万能政府转变成有所必为的有限政府,把工作内容最终集中到规划制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区域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任务集中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上来;把工作基点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从不受约束的自由政府转变成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把工作规范统一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上来。这些,都要求政府的决策必须公开、公正、透明,尤其是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决不能厚此薄彼。

  3 是规范还是滞死?

  在报亭的分配问题上,许给一部分单位以巨大的便利,而置其他媒体的正当利益和要求于不顾,这样的做法,对哈尔滨市整个报刊零售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样的做法,究竟是规范还是滞死?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政府职能的定位说起。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干预,如何做到“到位”而不“错位”“缺位”呢?以什么来判断政府职能是否合理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做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从传统体制下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成公共服务型的政府。要由投资主体转变为制度的供给者和政策、规划的制定者,通过良好的公共服务来增加社会投资。尤其是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更应该主动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见,主动改进不规范的行政行为,主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良好环境,主动打破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在这方面,我们看到许多城市早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出台各种措施,通过政策的引导,科学有序地整合报刊零售市场,从而做大整个行业,使每个竞争主体从中受益。

  从中不难看出,偏袒一方,而非从整体上建设行业发展环境,只能导致个别企业的畸形的发展,却制约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是规范还是滞死?答案不言而喻。

  4 考察“经验”为何被搁置?

  当哈尔滨的报纸零售业还在无序竞争中厮杀之时,上海、北京、重庆等大城市报业零售已经由过去的分散走向联合。以上海“东方售报亭”为代表的全新的销售网络,不仅使零售渠道不畅而引发的矛盾被一一化解,恶性竞争烟消云散;同时,作为一项全新的文化产业,已显示出无限生机。

  联合组建公司,整合零散的销售力量和分散的销售网点,使报刊销售渠道真正成为公共平台,避免互相打压、恶性竞争。这些都是被考察团充分认可的成功经验。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学来的经验在哈尔滨市报刊亭设置的决策中难觅踪影。

  在上海,“东方售报亭”几年来已成为都市文化亮丽的风景线。早在1998年11月28日,上海市就由市邮政局、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新闻出版局共同筹资,成立“上海东方报刊服务有限公司”,开始把报刊零售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重点发展。

  公司依托正大网络,通过强强联合,对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把发展“东方售报亭”作为主营阵地,拓展了市场空间,提高了资本运营水平,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高起点起步,低成本扩张”的良性循环,成为名副其实的辐射全市的报刊销售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文汇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几家主流报纸由过去的打破脑袋争市场,到现在携起手来闯市场。在有序竞争的和谐环境中,各自实力竞相提升。报亭还创造了几千个就业岗位,安置了大批下岗人员再就业。

  在北京,一个个零售报亭成了京城的文化亭、便民亭、安全亭。2001年8月,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报刊零售亭建设意见的通知》,提出本着为市民提供方便、优质服务的原则,建设现代化的报刊零售亭。所需建设资金由邮政部门筹集,市、区县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为加强领导协调,北京市还建立了报刊零售亭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和精神文明办负责人担任召集人。到目前,全市已建有报刊亭2000余个,书报刊统一供货、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严禁非法报刊进入报刊零售亭,达到了净化文化市场的目的。

  在重庆,“三峡书报亭”异军突起。多方出资组建的“重庆市三峡书报刊传媒有限公司”2003年7月挂牌营业。“三峡书报亭”主要经营国家认可的报纸、杂志及图书,经销各种音像制品,还代理公用电话,代售福利彩票、邮票等,运转良好。

  多家联合,搭建报刊销售的公共平台,正是以参与竞争的姿态,迎接文化市场全球化挑战的选择。这对完善城市文化功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报业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既是未雨绸缪,又是雪中送炭。

  哈尔滨要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名城,这些经验尤为宝贵。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在认认真真学习考察之后,面对经验为何悄无声息,甚至还要眼睁睁看着无序竞争在加剧?

  5 不正当竞争伤害了谁

  报业竞争不可避免,但是竞争需要一个宽松、公平、合理、有序的环境。我们要站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给省内各报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过去不合理的零售格局应该立即纠正,而不应成为新的不合理做法的借口。更不能成为滥作为的遮羞布。

  在报业竞争方面,城市的管理者应该强化法律意识。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某些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否则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里的直接责任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必须首先看到,在我国,报刊发行市场是社会文化市场的组成部分。报刊零售工作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在这个市场里,散布在城镇街路两侧的报刊零售亭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哈尔滨市既是哈尔滨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也是省会城市。在哈尔滨市报刊亭每个报刊零售窗口里,至少省内各报应该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每一个哈尔滨市民,他既是哈尔滨人,也是黑龙江人。通过阅读报纸,他们聆听着哈尔滨市这个大都市迈进的足音,也同样愿意了解黑龙江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各级党报都需要壮大自己,促进党的新闻事业向前发展。良性竞争促进报业发展,而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导致两败俱伤,最终伤害的是党的新闻事业,损害哈尔滨的形象,让群众对我们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有关部门要有大局意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用好权、执好政。

  6 城市报刊亭该走向哪里?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报刊零售行业将逐步向国外零售企业开放。在喊着“狼来了”的同时,我们也该问问自己,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实话说,哈尔滨市的报刊零售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销售渠道单一,仅靠着由一家报业集团控制的报摊作为销售终端,且不说与国外报刊零售公司成熟的运营机制、模式和人才相比,就是与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比较,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以上海为例,为了提高报刊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力,该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以邮局为主,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及上海新闻出版局四方合作的东方书报刊公司,将报刊零售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发展,通过市场运作,形成了有效的资本积累、资源配置和规模经营,很快便占据了上海书报刊零售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巩固了党的思想文化阵地,为迎接入世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实际上,对于哈尔滨市目前这种落后的报刊零售业态,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也已经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和面临竞争的危机,并于去年就召开了由市长主持的关于哈尔滨市报刊亭建设的协调会,会上确定了要在年内建成500个多功能报刊亭的计划,并确定了报刊亭的建设和经营管理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由省市报业及邮局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公司。会后,有关部门还组成考察团到上海、北京、重庆等城市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论证,可以说,这是省城报刊零售业做大做强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然而,出于种种原因,这次机会最终未能把握住。更令人不解的是,随后哈市在拟定的《报刊亭建设经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竟然把拟建的500个报刊亭的建设经营一分为二,而这种分开经营、各自为战、偏袒一方的做法,不但无法实现搭建公共平台、共同发展壮大的目的,而且有使本来已经越演越烈的报业竞争向更加非理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可能。这种做法,只能使报业竞争的成本越来越大,这样的竞争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赢家,几败俱伤,苦不堪言。报刊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也因此越来越萎缩,一旦有国外的零售企业进入哈尔滨市,我们现有的零售业态只能是不堪一击,俯首称臣。

  从这个严峻的现实来看,对于省城的报刊零售市场,政府有关部门是到了该痛下决心,寻找出路的时候了。最佳的选择是迅速由各竞争主体平等参与、共同组建报刊零售公共平台,或者由竞争主体以外的实体经营报亭,以体现公平原则。最底线的方法是平均分配,这无论如何是落后的,是与大市场的趋势相悖的,但总不至于显失公平。
报刊恶性竞争的导火索六问省城报刊零售市场

  繁华的上海街头,东方书报亭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每天经营的5000多种图书报刊琳琅满目,为市民搭建了一个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平台。在当地,为一家报业所垄断的报亭闻所未闻。

  (黑龙江日报)

  作者:井洋 王敏学 马述 武欣中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