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创新为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9:20 解放日报
城市,创新为源(图)
  解读一座城市,可以有许多角度。置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科教兴国的大战略中解读当今上海,没有什么比这个角度更贴切———

  创新。

  从模仿到超越

  这是一份值得载入中国新药研制史的时间表:

  2002年3月,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制的治疗老年痴呆症新药“希普林”在欧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成为我国第一个首先在欧洲进入临床试验的创新药物;

  2004年10月,从法国、瑞士、荷兰等国35家欧洲医院传来消息:“希普林”二期临床进展顺利,疗效、持续时间和毒性等综合指标均明显优于国际上近年开发的同类药物;

  2005年3月,“希普林”研发领军人物透露,今年“希普林”将顺利进入三期临床,明年有望成为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创新药物。

  三年一跨越,“希普林”承载着中国几代新药研制人的梦想,顽强地冲击着“零”突破。在这冲击背后,上海新药研制人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执着探索,凝聚在一个又一个的创新药物里,又跨越了多少个三年?

  2000年以前,全中国药企生产的所有药物,仿制药占了95%以上。2000年以前,我国自主研制、具有一定影响的创新药物不到10个,其中上海自主研制的不到5个。由于大部分药物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制药,药品附加值低,在全球每年5000多亿美元的药品市场中,我国仅占了不到5%。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国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后来者,在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时,仿制,不失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起点出发,待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通过政策引导与环境营造,厚积薄发的自主创新,势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药物研制的发展轨迹,浓缩了上海诸多产业从仿制到创新的历程。

  早在1996年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那天起,上海药物研制就开始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战略变局。八年里,政策优惠、资金聚焦、技术引导、主动服务,一系列宏观举措促成了“一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一校(上海中医药大学)、30多家研究中心、200多家创新型药企”次第在张江出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新药创新产业链;8年里,30多个“上海新药”在这里诞生,30多亿元医药产值在这里创造。

  以“张江药谷”为代表,近年来上海药物研制贯彻科教兴市战略,渐入成果斐然的收获期———被列入上海29个科教兴市重大攻关项目、填补国际空白的“乙肝治疗性疫苗”,全世界第一个获准上市的重组改构人种肿瘤坏死因子,申请了12个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的H100系列抗肿瘤生物基因工程腺病毒……

  2000年到2004年,上海已经或正在研发的自主创新药物42个,远远超过了以前50年的总和,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内仅有,50%以上申请了国际专利。

  站在巨人肩膀上,以创新探寻对巨人的超越。

  以科技求涅槃

  如果说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多适用于基础较弱的新型产业,那么对于曾经被喻为“工业母机”的上海来说,如何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二次创新,提高绝大多数老国企的能级与效益,则是一场具有“起死回生”意义的攻坚。

  不得不提的,是华谊丙烯酸公司创造的“奇迹”。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该公司在引进日本年产3万吨的丙烯酸技术和设备时,仅技术和专利费就高达9亿多日元,公司几乎是全额负债经营,引进设备投产之时就是亏损之日,从1997年到1999年累计亏损高达1.44亿元。怎么办?痛定思痛,自力更生,用二次创新引领企业走低成本扩张之路。

  谈何容易?!在丙烯酸核心技术中,丙烯酸氧化技术是国外对中国严密封锁的技术制高点,国产化从无先例,一旦二次创新尝试失败,不但巨额资金付之东流,而且全厂人员的积极性和信心将严重受挫。

  可自古华山一条路,天险只能迎难上。公司员工奔赴全国八方寻觅,终于筛选确定了一批产学研伙伴,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丙烯酸生产技术。运用这一自创的核心技术,公司仅用一年时间,投资1亿多人民币就建成了一套完全国产化的年产3万吨丙烯酸生产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丙烯酸的产能由此达到8万吨,比引进时增长了166%。这一套获得上海市技术进步一等奖、申请了14项专利的生产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继美、德、日之后第4个拥有丙烯酸成套生产技术的国家,还使华谊丙烯酸公司从亏损企业一跃成为利税大户,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不止一个华谊。近年来,同样位居传统产业中坚的上海石化对老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老装置的生产能力提高了20%—150%;上海纺织集团去年底开工的年产1000吨“天丝”项目,打破了少数西方国家的全球技术垄断;当年购入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的宝钢,通过二次创新解决了该设备“轻油枪结焦”的技术难题,当初的外国卖主闻讯,不惜100万元将这一技术专利买了回去……

  如浴火中的凤凰,背水一战的上海传统产业在布满荆棘的解困之路上,寻求着科技涅。

  敢与巨头共舞

  创新的力量,可以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振华港机的ZMPC标志,迅速出现在几乎全球所有的重要港口,从旧金山到新加坡,从阿姆斯特丹到迪拜,ZMPC集装箱起重机高大身影随处可见,即使在德国,这个世界起重机设备的“老家”,振华港机的13台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占领”了汉堡港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前不久,英国专业杂志《WorldCargoNews》封首的标题开始惊呼———“ZPMC尽收欧洲订单”。

  很难想象,这家已5年蝉联同行第一,目前已占据全球50%市场份额的振华港机,成立于1992年。短短13年,振华港机何以击败全球所有的对手?

  在振华港机的产品陈列室里,或许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在这里陈列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全球同行所没有的“独门武器”。看看其中最新的产品———“双40英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它能一次吊起两个40英尺集装箱或者是4个标准集装箱,这可比现有的产品“牛”多了,因为现有的双小车起重机或者40英尺起重机都只能一次性吊起1个40英尺集装箱或2个标准集装箱。这个新产品,体现的就是振华港机的大胆创新和技术攻关。

  市场,已经全球化。想依靠关税贸易壁垒,坚守国内市场的一方安宁,已经不现实;而面对国际竞争,中国企业所特有的产品成本优势,也由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兴起和国际反倾销“武器”的滥用,有时难以发挥作用。只有靠自主创新,才能真正与世界巨头共舞。

  创新,来自于新点子。上世纪90年代,当港口起重机都只能吊起一个标准箱时,振华港机就开始探索,“为何不能同时吊起两个集装箱呢”?当装运车都不能实现自卸时,他们在思考,能否给装运车安上“臂膀”?

  点子变产品,靠的是技术支撑。振华港机全公司1500名管理人员中有600多名是研发人员,拥有105名硕士和153名高级工程师,还与交大、同济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战略联盟。去年研发投入高达1.5亿元,占产值2%,一有新点子,资金、人才就都扑上去。

  就这样,世界首创的科技成果一个个出来,而且振华的新产品推出一个,用户港口的效率就提高几成。这样一来,北美市场、欧洲市场纷纷被ZMPC攻破,三菱、三井、现代等跨国巨头望着心急,却无计可施。如今,振华拥有的世界首创的科技成果已经有了20项,第21项、22项、23项……都呼之欲出。

  一切缘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

  创新,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源泉。

  本报记者 陈江 丁波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