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云化春雨汇甘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11:23 北京日报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本报记者李学梅

  “啪!”一口带着血丝的痰啐在了张云泉的肩膀上。围观的人们一下子跳开老远。

  这是个老结核病人,为了住房问题跟厂里闹了意见,在厂办公室打了一个星期地铺,谁试图劝他,他就朝谁吐痰。而第二天就要有外商来厂里参观。

  张云泉没有戴口罩,也没有皱眉头。他掏出了手绢,却没有擦去自己肩头的浓痰,而是轻轻给老人拭去了嘴角边的痰沫。

  老人慢慢地坐了起来,眼角湿润了,答应跟这个干部好好谈谈。张云泉弯下腰,把这位结核病人抱进了自己的车里……

  张云泉,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钱的官,说的是婆婆妈妈的话,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儿。每天见到的是一张张怒气冲天哀怨悲伤的脸,听到的是哭声骂声埋怨声,遇到的是烦事难事窝心事……

  但他在这个平凡又特殊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干了22年。用白云般高洁的心,用山泉般纯洁的情,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一)

  张云泉说:“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绝不能让群众失望。”

  22年来,张云泉用自己滚烫的心焐热了一颗颗冰冷的心。他就像一面窗子,透过他,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

  2001年的冬天,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披麻戴孝,跪在了泰州市信访局的门口。

  小伙子叫徐宇,里下河地区的职高学生。几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债台高筑。可偏偏祸不单行。三个月后,由于当地一家私营企业负责人擅自将村中小路挖开一个缺口,徐宇的妈妈骑自行车下田劳动时摔成了高位截瘫。

  徐宇被迫中断学业,变卖家中所有的东西给妈妈治病。打官司,法院判定肇事者赔偿徐宇9万元,但对方长期拖欠。妈妈躺在医院里,每天的医药费就要700多元,无奈的徐宇只有把妈妈拉回只剩下两条板凳的空荡荡的家。

  前后100多趟讨债,钱没有要到,徐宇吃够了白眼,村干部一见这个来讨债的孩子就躲。妈妈的病越来越重,拖了两年,还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季走了。悲愤的徐宇跪在了信访局的门口。

  时值隆冬,衣着单薄的徐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伸手扶起他,收下了他的状子,把他拉到信访局的食堂吃了碗热腾腾的面条,然后从自己兜里掏出200元钱:“孩子,去买件棉袄吧。妈妈已经去世了,你不能再冻出病来。你放心,我们一定帮你讨回公道。”

  讨债讨了那么久,被人轰被人骂都没掉过泪的大小伙子,听到这几句温暖亲切的话语哭了,当天他就答应把妈妈的遗体火化了。后来他才知道,他碰上的这位好心人就是信访局的“一号接待员”张云泉局长。

  自此,隔长不短地张云泉就会给徐宇送些吃的用的,还帮他联系了个工作。“能碰上这样的好干部,钱拿不拿得到手已经不重要了。”徐宇冰冷的心被焐热了。但是张云泉说话算话。为徐宇的事他四处奔走,找法院,找村干部。徐宇终于分两次拿到了赔偿款。那夜,徐宇激动得难以入睡,半夜爬起来,自制了1公斤村里人过年才做的炒米糖,第二天一早就给张云泉送了去。

  像徐宇一样,方小娟也是因为遇到了张云泉,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小娟有着不幸的童年。父亲突患脑溢血死在了医院。巨大的精神打击让她母亲得了精神病,一口咬定丈夫是被医院谋杀的。从1986年起,她拉扯着不满5岁的小娟到处上访,成了上访“专业户”,先后20多次被遣送回来。

  母女二人在上访的路上奔波了十年,小娟也渐渐长成个15岁的少女。十年的路如同在梦中走过,一个脚印也没有留下。有关部门的处理办法在失去理智思维的妈妈面前一次又一次搁浅。

  最后,此事移交泰州市信访局处理。经验告诉张云泉,这不仅关乎母女二人的命运,还关系到江苏省甚至首都北京的安定。

  1997年的一天,听说母女俩回乡的消息,张云泉立刻驱车五十多公里,赶到了小娟家,可迎接他的却是一条板凳和一条大狼狗。方小娟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怨愤和不信任。

  张云泉喝住黑狗,跨过板凳,走进了这个破败的家,不声不响地收拾起散乱的锅碗桌椅。平平常常的举动,消融了小娟心头的坚冰。

  从此,张云泉成了小娟家的常客。每次来,他都会捎些日常生活用品。在一次陪小娟去医院看妈妈的路上,张云泉认下了这个干女儿。一颗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温暖的港湾,孩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后来,张云泉干脆把小娟接到自己家中,并治好了她的胃病和疮伤。有了张云泉夫妇的精心照料,小娟慢慢学会了微笑,学会了电脑,也懂得了爱美,懂得了礼貌。一晃8年过去了。现在,小娟已经是泰州一家鲜花店里一名聪明能干的插花师。今年初,小娟跟自己的心上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张云泉为女儿准备了全套的陪嫁。前几天,方小娟悄悄告诉张云泉:“您就快要当外公了。”沉浸在幸福里的方小娟永远不会忘记,是比亲爸妈还亲的张云泉引领她走进了全新的生活。

  张云泉说:“信访干部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关系着社会稳定。因此要把爱民、亲民、为民的情怀体现在信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22年的信访工作,让张云泉知道: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就是一个“情”字。就是因为他这个“情”字,许多原本已经准备放弃生命的人,又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许多原本素昧平生的人,把这位信访局长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那年中秋节前夕,一位面色枯黄、满身污垢的老人踉踉跄跄地踏进了信访局。老汉名叫孙玉宝,是里下河地区一个贫困村的孤寡老人,患了早期胰腺癌,没钱做手术。这次来,不是要钱治病的,只想请政府帮助解决一套寿衣。

  张云泉听后鼻子发酸,打来一盆清水,擦洗掉老人身上的秽物。又联系了一辆三轮车,把老人送到了医院。他各方奔走,帮老人落实了医疗费用。要手术了,老人犯了愁:自己孤身一人,这开刀做手术家属签字的事怎么办?张云泉紧紧拉着老人的手:“信访干部就是人民的儿子,这个字我来签。”听了这话,孙老汉老泪纵横。

  手术进行了5个小时,张云泉在手术室外整整等候了5个小时。中秋节的晚上,张云泉没有回家吃团圆饭,下班后匆匆买了几块月饼,赶到病房。老人把月饼贴着心窝,失声痛哭。出院时,老人拉着张云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反复念叨:“我要把这些告诉全村的人。是你让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好啊!”

  22年来,张云泉义务帮扶过200多户特困家庭,为上百名群众求过医,购过药,结交了一批“穷亲戚”。他先后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4万多元,救济困难群众。

  记者手记:张云泉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太像个官。一件样式过时的黑色夹克衫,早餐就喝三碗稀粥。后来知道他用自己不多的薪水帮助过许多困难群众,特别是知道他出生在半渔半农家庭,是个小时连学堂都没有进过的苦孩子后,我觉得这个不太像官的局长挺本色。

  (二)

  张云泉说:“党的干部就要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便利让给他人。”

  22年来,张云泉无惧危险,敢顶歪风。他就像一面盾牌。让人民群众在盾牌后面,感受到了一个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和浩然正气

  信访这活儿不好干,天天遇到的都是来“讨说法儿”的棘手问题。张云泉总结,干好信访要有“五心”: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难题的决心和恒心。

  1991年的夏天,泰州发大水。北郊有一座简易棚居住着一对年近花甲的盲人夫妇。在一个雨夜里,简易棚顶被一阵狂风掀翻。盲人夫妇在电闪雷鸣中,相互搀扶着终于摸进了一座拱桥的桥洞里,才算是有了个挡风遮雨的地方。然而,一场暴雨就要来临,河水不断上涨,桥洞即将被淹没。

  抱着一线希望,这对盲人夫妇相扶着摸索到有关单位找负责人反映困难,希望给他们找个临时的安身之所。当时负责人明明就在单位,却推说“领导出去开会去了”。万般无奈的盲人夫妇找到了信访局。

  张云泉立即抄起电话打到那个单位,那位负责人却冲张云泉打起了官腔:“这个问题嘛,要按照程序办。先由他们本人打个报告,然后居委会、办事处复查,再找主管部门核实,最后再来报批……”

  听到这儿,张云泉拍了桌子:“我和你闭着眼睛从家里摸到办公室试试!你对这么困难的盲人还要耍官腔,太没有良心了!”看了看手表,张云泉一字一顿地说:“现在是上午9点,如果下午3点他们还住在桥洞里,我就用板车把他们拉到你以权谋私的空关房中去!”

  结果,当天中午,这个经理就用车子帮盲人搬了家。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桥洞已经被大雨淹没了。

  事后,有人说张云泉这是“军阀”作风,“你请人家解决房子,也不至于急成这样儿啊?”张云泉说:“不是我急,而是老天要下暴雨啊。如果不及时把这对盲人搬出来,要出人命的!那是给党和政府的脸上抹黑啊!”

  泰州是江苏省一个年轻的地级市。建市8年多,城市面积扩大了一倍。城市更大了,更美了,老百姓由衷地高兴。但城市建设中也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推倒一座旱厕,改建成水厕,本来是件好事。可建了四次,被推倒了四次。原因很简单,家家都需要厕所,但谁家又都不愿靠着厕所。这,可急坏了附近200多位无厕可上的居民。难题交给了政府。一位领导找到张云泉:“老张,这事还得你去呀。”

  张云泉来到了现场。只见推倒的墙上,粪便堆积,鸡肠、鱼腩、烂菜根散了一地,绿头苍蝇满天飞。总不能这样下去!反复协商后,紧挨着厕所的四户居民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条件:厕所距离四户人家必须都得正好是60厘米,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只有符合这个条件,才同意建。

  半尺深的污物,让丈量的工人无处下脚。修厕所的瓦工捂着鼻子直摇头:“这么脏的活儿,我干不了。”

  “我来!”张云泉从瓦工手中接过卷尺,脱下鞋袜,趟进污水。一步、两步、三步,前、后、左、右。“就这里了!”张云泉拾起一块砖头,往丈量好的位置一插,此时他的身上落满了苍蝇。那几位居民吃不住劲了:“张局长,您快出来吧,就是差那么几厘米,也不要紧。”他们用脸盆打来清水,为张云泉冲去了腿上的粪便。

  22年的信访生涯,让张云泉练就了超出常人的憋功、忍功和站功,他可以半天不喝水、不去厕所,为了抓紧时间调解纠纷,他可以连续站立8个小时以上,连续宣讲解释5个多小时。

  信访犹如战场,也需要牺牲。

  22年的信访生涯,张云泉有着许多特殊的经历:他曾夺下过精神病患者手中锋利的破酒瓶,曾经徒手解除过被人带在身上的土炸药包。为此,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他的腿被踢过,落下了深深浅浅的疤痕;他的胳膊被掐过,留下了紫黑难消的淤斑;他的手指被咬得露出了骨头,左手拇指至今不能灵活弯曲。

  在一次调解纠纷的时候,他用身体挡住了不法之徒挥向群众的拳头,结果他的左眼被打成重伤,视力从原来的1.5骤降至0.15。

  妻子曾哭着问他为什么要当这受罪又受气的官?他说:“这受罪受气的官不但要当,而且还要为老百姓当好。如果受了委屈的群众把气出在我身上能消了气,那我宁愿受这份气。”

  记者手记:张云泉的手机是超大屏幕的那种新款式,开始我还纳闷儿:这个信访局长还挺时髦。后来才发现,他看手机的来电号码或是短信的时候,总要眯起眼睛,很吃力的样子,这才明白他可不是为了赶时髦。干了22年信访,57岁的人了,还要时不常地挨骂受气,落下残疾的左眼和一身伤痕,还有时不时发作的胆囊炎,难道张云泉就没觉得过窝心吗?“有。不开心的时候我就看看漫画书,有时会看得一个人笑起来。”那一刻,这个信访局长让我觉得格外真实。

  (三)

  张云泉说:“为民解难,就是为党分忧。”

  22年来,张云泉在处理群众上访时春风化雨,心里装着老百姓。他就像一面镜子,让人民群众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和谐社会优秀建设者特有的风采

  信访局,像社会的晴雨表,浓缩着改革进程中的“头疼脑热”。

  近年来,泰州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是改革,就会有阵痛。征地拆迁、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城市建设……新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去年9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得泰州某食品厂36名职工从头凉到脚:两年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和补贴,干了一辈子的工厂又未经职代会讨论就被擅自卖掉了。无助的职工来到了市政府门前,点名要找张云泉。

  张云泉好不容易分开众人挤上前,刚想开口,情急的职工一拥而上,把他挤倒在水汪汪的地上。张云泉爬起来,没有发火,反倒和颜悦色地劝大家到信访大厅里坐下谈,不要被雨淋出病来。激动的群众哪里听得进去,“不给个说法儿,今天说什么也不回去。”

  雨越下越大,有备而来的群众打着伞、穿着雨衣,有的加上了外套,穿着短袖衫的张云泉很快就被雨淋了个透湿。一位工作人员为他送来一把雨伞,张云泉没有接:“这么多群众都能被雨淋,我张云泉为什么不能?”一句话,让刚才还很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张云泉身上很冷,但他的话语里没有颤音:“如果真的有贪污分子,不光是你们放不过,我张云泉也不答应!我一定负责向市纪委汇报,不会放过一个腐败分子的。请大家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

  一番话说到了职工的心坎儿上。45分钟后,群众散去了。张云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当天就找来厂长、书记和区里有关负责人详细了解情况,连夜亲自起草了信访摘要向市领导汇报。市领导当即批示:决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厂里就来了十多个人的工作组。事情很快有了调查结果:扣发的工资福利全部发到了工人手上,对改制中不合理的做法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工厂最近几年的账目全部公开,制订切实可行的人员分流方案,费用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改制中出卖国有资产、中饱私囊的企业蛀虫最终被挖了出来。

  随着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长期潜伏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信访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只有矛盾化解了,改革和发展才有稳定的环境。这几年,泰州成长起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其中,年利税1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6家,近三年工业经济的增速在江苏省都名列前茅。这里面就有信访工作的功劳。

  和其他地方一样,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也一度成了泰州的热点问题。为此,泰州经济开发区推行了“一证一卡”制度,让失地农民每个季度都能领到保障金。可市郊某村的土地补偿款,却被一名村干部借给了一个老板。后来,企业倒闭了,资金流失了,村干部也跑了。没了土地,又领不到补偿款,村民们请政府给他们做主。

  了解到上访群众中有两户家庭特别困难,张云泉从身上掏出200元钱:“这点儿钱并不能解决你们的问题,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这件事政府一定管到底!”

  人是劝回去了,问题怎么解决?张云泉心急如焚。调查、核实、酝酿,张云泉草拟了处理方案,向市领导报告。市领导非常重视,立即会商解决方案,并很快得到实施: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应保尽保,帮助部分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拨出20多万元补偿群众,并出资为村里修了水泥路;追缉外逃人员,追讨征地补偿款。村民焦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2年来,张云泉平均每年接待来访2000余人次,拆阅处理来信2000余封,接受来访电话上千个。他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节假日。

  当过海军的张云泉懂得一滴水的力量。在他眼里,每一个来上访的群众,都是人民海洋里的一滴水。解决好他们反映的问题,就能从这一滴水中折射出党的执政能力,折射出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

  2001年的“五一”劳动节,兴化农民李庆余的独生子在一起事故中不幸身亡。噩耗传来,家人悲痛欲绝。晚年丧子,几天之内,李庆余黑发变白头。儿子走了,新婚不久的儿媳也离开了。老伴悲痛过度,精神恍惚又不慎跌断了手臂。

  亲人有难事,怎能不揪心?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事故的张云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张云泉跑了许多部门,把老两口的户口从农村迁到了市区,落实了基本生活保障。“放心吧,只要有共产党在,你们就一定有饭吃、有衣穿、有人管。”打那儿以后,每逢端午、中秋和春节,张云泉都要买点东西来看望两位老人。

  有事做,才会慢慢忘记伤痛。张云泉和同事们又合计着帮老人开个小卖部。花了一个半月,张云泉帮李庆余老人跑完了所有的手续。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小卖部开张了。李庆余请人在售货亭上书写了“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他说:“只有共产党,才有这样的好干部。我要给培养了张局长这样好干部的共产党扬扬名。”

  一个最普通的小卖部成了泰州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许多人路过都会驻足观看。日子渐渐好起来,老人的笑容也越来越多,逢人就夸:“张云泉就是我们身边的‘三个代表’!”

  记者手记:张云泉生活中的一些习惯职业色彩非常突出,比如走路速度快,说话嗓门大,喜欢主动跟别人搭话,有时还挺幽默。我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这样一幅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一段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精彩论述,被有着34年党龄的张云泉当成座右铭,视为做人做官的标准。

  (四)

  张云泉说:“信访工作,说到底就是党的群众工作;信访部门的责任,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架设一座连心桥。”

  22年来,张云泉把信访当成一门艺术,把上访群众当成送上门儿来的群众工作。他就像一面旗帜,让人民群众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信访干部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一流的工作能力

  张云泉认为,一个好的信访干部除了要有“五心”之外,还起码要有四种能力: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让群众“坐得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群众“听得进”;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看得见”;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让群众“信得过”。

  1998年中秋前的一个夜晚,泰州某镇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中心小学的一名女教师被撞死。肇事司机是一位干部子女,口出狂言,激怒了死者的亲属和村里的群众。气昏了头的死者家属与前来处理事故的民警发生了冲突,并准备聚集上千人于第二天清晨阻断宁通公路。

  当时,张云泉受伤致残的左眼再度发炎,正住院治疗。得知这一情况,他立即拔下针头。“遇到这样的事,我这个信访局长在床上怎么躺得住呢?”

  张云泉一到现场就被上百人团团围住,穿过激愤的人群,张云泉克制着一步一步走进死者家中。在遗像前,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霎时,喧嚣安静了下来。

  他从怀里掏出了600元钱,用一张白纸包好,放在遗像前,转过身大声说:“我鞠三个躬。第一个躬,是我本人并代表信访局全体同志向死者志哀,向家属和亲友们表示慰问;第二个躬,是代表肇事者向死者和各位请罪;第三个躬,是代表政府向你们承诺,一定会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好这件事。”

  一番话,使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坐下来说事的时候,张云泉高声问:“谁是死者的老娘舅?老娘舅辈分大,说话算数,我跟他谈谈。”受到尊重的老娘舅立即止住众人:“这是个深明大义的干部、讲情讲理的干部,以后谁也不准再闹了,我们愿意当场接受调解。”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物不足而理说透了,事不成而心尽到了。6个小时后,一起即将发生的非法聚集事件终于被提前化解了。

  做信访,张云泉的确有他的绝活儿。他常去一块八毛钱一位的澡堂子洗澡,有机会就坐坐三轮车。搓澡工、三轮车夫、的哥的姐里面都有他的朋友。在信访干部里,他是“消息第一灵通人士”,社情民意了然于胸。在老百姓眼里,他又是个“政策通”,不过他可从来不照着念文件,而是用老百姓的话把政策解释得明明白白,调解纠纷,有理有据,简单明了,让人信服。

  身为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多年来创下了一个奇迹:泰州市信访局在全省地级市中人员少、工作量大、办结率高,他们处理的信访案件被上级信访部门誉为“免检产品”。这里面张云泉自有他的“门道”。

  这天上午,泰州市信访局接待大厅迎来了又一个律师信访接待日。宋亚梅律师来到3号接访窗口值班。正值乍暖还寒天气,本以为今天不会有多少人来了,但短短一个小时,她就接待了5拨儿来访群众。宋律师一一耐心作答:企业改制后工资标准问题,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去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拆迁补偿如果没有按标准发放,可以到建设局请求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仍然不满,还可以到法院起诉……

  律师坐堂信访局,这是张云泉的创意。处理的复杂信访案件多了,他摸出了信访工作的规律———群众上访有三分之一属于涉法纠纷,他就首创了个律师坐堂。不仅为上访者提供了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解决了硬要政府越权当包公的问题。2003年8月至今,泰州市共有300多名律师参与了320多个信访接待日的工作,接待上访群众500多批,提供律师咨询850多人次,参与调解处理矛盾400余次,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40多起。

  按照职能,信访局只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但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小到邻里纠纷,大到体制问题,包罗万象。张云泉常对群众说:“有难事就找我张云泉。”敢这样说,一是因为他是为群众办事,理直气壮。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泰州市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都积极支持和配合信访局的工作。

  泰州市领导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局60%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正是接受了张云泉的建议,泰州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四套班子领导到信访局轮流值班制度、领导干部下访工作日制度、集中处理群众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民事大调解制度,推广了社区论坛、民主恳谈会、民情日记、村情发言人等创新举措,变“群众找我”为“我找群众”,各级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听民意,访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大量的矛盾化解在了基层,解决在了单位内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记者手记:在张云泉的书柜里我看到了许多奖状: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我想,荣誉,该是对一位人民公仆无私奉献的最高礼赞吧———赞他如云端之外的一抹阳光,驱散片片阴霾;赞他似甘冽清澈的一股泉水,滋润颗颗心灵。可张云泉的话却没有他的名字那样有诗情画意。他只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句:“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

  网络编辑:陈岩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