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晏才宏是规则之下的悲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1:22 京华时报

  作者: 晏扬来源: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4月7日

  教师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然而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向来重科研、轻教学,反映在职称评审上,就是教师公开发表多少篇论文,这成了职称评审的一条“硬杠杠”。如果论文数量不够,书教得再好,育人再有业绩,也评不上高级职称。

  教师评价体系中的科研论文“一刀切”,不合理不公正,其消极影响有目共睹并广受诟病。可为什么这种评价体系依然故我,重科研轻教学依然成风?

  实际上,以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来决定教师职称的高低,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科研论文是可以量化的,而教书育人却无从量化。你说你的书教得好,人做得好,拿什么去衡量呢?自己说的不能算数,学生们说的也不能算数。在我国,无法量化的东西,一般是不宜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依据的,特别是这种评价关系到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之时。在现实国情下,一旦某个无法量化的东西(譬如教书育人)成为了评价指标,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便有了可乘之机。而科研论文就不同了,比一比数量就一目了然,一刀切下来,谁也无话可说。所以,以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而不是以教书育人的好坏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一刀切”的政策规定,都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譬如退休年龄和晋升年龄上的“一刀切”,我们明明知道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是如果不“一刀切”,那么谁到了退休年龄还可以继续留任,就可能由权力说了算,由关系说了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变成“具体关系具体分析”,就会给腐败等不正之风以滋生土壤。现实的国情如此,除了“一刀切”似乎别无他法。

  教师评价体系中的科研论文“一刀切”,维系了一种表面上的公平,是以牺牲合理性为代价去防止可能出现的腐败。明知这个评价体系不合理,并明知其弊病在哪里,我们却没有办法去解决它,这才是真正的制度之痛,教师评价体系之“痛”正在于此。晏才宏的悲剧,将教师评价体系之弊展露在人们面前。但是很显然,只要基本情况依然如此,这个评价体系便不可能真正得以完善,还会有很多教书育人但不写论文的教师,将会遭遇晏才宏的悲剧。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