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媒体认为台当局延缓两岸交流损害台湾利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10:40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香港四月七日电 台北消息:台湾当局五日晚间召开高层会议,得出七点共识,为两岸交流踩煞车。今天出版的台湾报纸对此多持负面态度。 《工商时报》发表题为《两岸经贸既未积极开放也很难有效管理》的社论,文章针对七点共识中第六点“两岸经贸不能一味开放,忽略最根本、最重要的有效管理”,表示,检讨近年来民进党执行“积极开放”政策的成果,相当不能符合民间业者的要求。由于两岸
文章说,面对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兴起的威胁,台湾经济显然较以往更依赖大陆市场。而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使台湾现今采取的许多限制措施,有违反该组织相关规范之虞。例如限制大陆商品进口及大陆服务业来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在放宽与收紧间来回摆荡,进退失据,长此以往,台湾经济可能受害,当局也将失去民心。 《中国时报》的社论题目为《只知防堵的制式思维已无法再因应两岸局势了!》。文章说,这个踩煞车的动作,看不出有任何迹象会使目前的“大陆热”产生立即停歇的效果。泛蓝政党新一波的“登陆”已经排定了行程。亲民党的农业访陆团下周就要出发,四月下旬国民党访问团要赴大陆洽谈货运包机与农产品等问题,而连宋两人出访大陆的行程,也早在规划安排中。 文章认为,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踩煞车的脚完全管不着踏油门的脚,而一部正在疾驶中的汽车同时猛踩油门与煞车的后果会是什么状况呢?通常会是原地打转,严重的话还会翻车。 文章指出,国亲的登陆确实已让两岸推进到新的情势,但执政党并不是没有打开局面的机会,问题在于民进党必须要先改变既有的制式思维。时空条件确实正在转变,如果民进党选择的因应方式还是只知防堵,那这种朝野各自为政的局面,恐怕只会愈演愈烈的。 此外,《经济日报》报道,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建请两岸经贸政策应该继续朝向开放方向进行,既定政策不能变。电电公会副总干事罗怀家表示,该会请政府能够维护并提供企业良好发展环境。 台湾工业总会有众多制造业会员已在大陆设厂,工总相关负责人认为,两岸经贸往来势不可挡,企业基于利益仍会前往,以暂停“经济部”处理中的两岸经贸政策来反制大陆,并无太大意义。 相关专题:台湾各派纷纷访问大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