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满人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18:26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编者按

  4月,美丽的古城长沙春光明媚。在2005年第4期省委机关刊物《学习导报》上,有一组特别策划十分引人注目。这一长篇通讯,讲述的是一个个故事,它从一个个侧面,对省会长沙打造和谐社会的过程进行了实录,勾勒出一幅政通人和的生动图景。本报今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春满人间(图)
  在长沙,只要你登上古香古色的天心阁,让目光越过历经沧桑的古城墙,一幅繁华盛世图景正展现在前,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都市扑面而来,其间喧嚣与繁华伴着平静祥和的百姓生活,犹如乐曲中的高音与低音,共同奏出一首和谐柔美的乐章。陈飞摄

  站在位于长沙市核心商业区“五一商圈”的友谊宾馆顶层旋转餐厅鸟瞰长沙,五一路上车流如织,步行街上人潮涌动,“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长沙”的公益广告牌赫然在目,一幅繁华的盛世图景扑面而来。而当你走进高楼大厦背后一条条铺着沥青的背街小巷,看到孩子们带着欢笑从身边蹦蹦跳跳地走过,看到老人们怡然自在地在太阳底下聊天下棋,看到主妇们面带笑容轻松优雅地与摊贩们讨价还价,你是否能够体会到作为一名普通长沙市民的温暖与幸福?喧嚣繁华的现代都市与平静祥和的百姓生活,犹如乐曲中的高音与低音是如此和谐,合奏成一曲“和谐长沙”的绚丽乐章。

  2005年,又是一个春天!

  麓山脚下,湘水之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杜鹃花开,喜讯频传:刚刚过去的一年,长沙地区的GDP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这几个历史性的跨越表明,长沙已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规划的主要指标,昂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是城市永恒的主题。但是,发展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增加几个百分点,也不仅仅是竖起几座高楼,更不仅仅是多修了几条路、多建了几座桥,而应该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在内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处于“矛盾凸显期”的今天,多关注弱者和弱势群体,多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倡导公平公正,坚持以人为本,给所有在长沙生活的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理应成为长沙决策者们执政为民的“第一主题”,而且也是打造“和谐长沙”、创建“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同志所言,经济的增长只是一个侧面,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和谐长沙”的重要标志。

  这几年,围绕着构建“和谐长沙”,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

  作为一名普通的长沙市民,记者日复一日地感受着长沙城市面貌的改变所带来的惊喜:那摇身一变格外宽敞的五一大道,不断延伸似无止境的芙蓉路,充满现代气息的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还有空中俯瞰气势恢宏的波隆立交桥,如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城市各处的绿化广场和街心花园,林立的高楼、五彩的霓虹,把长沙映衬得如此美丽。

  不过在熊贤炎老人眼中,最令他高兴的是每天至少要出入四五趟的家门口的小街变了模样。他在古潭街住了60年,看多了小街的兴与衰,它与国运的昌与败可谓息息相关。老人说,街区的修复不仅让他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漂亮,更重要的是他怀念的老街又回来了。

  古潭街位于人民西路与沿江风光带交会处,东邻天心阁,北接五一大道商业区,西靠湘江风光带,修整后的街道全长480米,宽5.1米,是长沙市历史文化街巷之一。一溜齐整的麻石地面,两旁仿明清风格的民居,雕花的窗棂、千年的古井、青砖的墙壁、纵深的四合院,还有那精巧的回楼护栏、原始的石库门……百年老街将城市的喧嚣抛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历史的厚重和沉静。熊祠巷、西陵里、德厚里、宇仁里,一条条饱含着历史文化底蕴的里弄,让你可一窥清代街巷骨架的风貌;学院衙门、长沙府学、“贤关”石坊、登瀛魁星,又让你能一望宋代文庙官学的昌运;娘娘庙、天妃宫、白鹤观的历史传说,使老街愈显神奇。更有韩玄古墓、杜甫江阁、陶侃射蟒台、梅公老屋、百花愉园一一镶嵌街区。一里老街,繁多古迹,似乎在述说着老城旧事,展示着今日风韵。

  古潭街只是长沙背街小巷改造的一个缩影。2004年,长沙市投入了5000多万元,对100条背街小巷整修提质,并新建、改造了60座垃圾站、公厕,100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任务已于去年顺利完成。今年,长沙再投巨资提质改造413条背街小巷,兴建40座垃圾站、公厕。春天的温暖阳光,穿过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泻入那一条条历经沧桑的老街,似乎在为它们重焕青春而欢庆。

  说起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其由来还有一个故事。说是梅克保同志到湘江路散步,一市民跑过来对他说:“梅书记,湘江风光带修得特别好,滨江文化广场我们都喜欢来,可就是没有一个厕所。”是啊,随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的顺利实现,长沙城市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变,但全市1200多条背街小巷里的居民大多还为“出行难、如厕难、路不平、灯不亮”而伤脑筋,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在多次深入背街小巷察看后感叹:“实在是太老了、太旧了!”

  长沙是一座古城,高楼大厦的背后还有无数低矮破旧的小屋,宽阔大道的两侧还有许多狭窄不平的小巷。现代城市的发展当然要建高楼、修大道,但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决策者,更应该将目光投向那似乎看不到“政绩”的高楼大厦背后的背街小巷。

  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

  。2004年是“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第一年。年初,长沙市委、市政府将改造100条背街小巷和兴建60座垃圾站、公厕作为全市重点工程和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3月18日,改造背街小巷的序幕正式拉开。这是数十年来,长沙首次对城市背街小巷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提质改造。为了把实事办好,市委、市政府为背街小巷改造定出的标准是:管网对接、路面平整、绿化配套、店铺整齐、各具特色。实施过程中,梅克保、谭仲池等同志数十次走进小巷察民情、听民声,为工程鼓劲加油。长沙市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总结部署工程阶段性情况。市城管部门在为主搞好整体衔接的同时,还聘请监理队伍全程进行质量技术监督,做到改造一条,检查一条,亮化一条。

  小巷改造连民心、鼓人心,居民们把改造工程看成是自家的事,大古道巷的“婆婆队”义务为施工人员端茶送水;樊西巷社区的一位低保户拿出了“低保金”支持小巷改造不肯留名;向东南社区的贺奶奶为修路主动拆除了自家的部分房屋……许多居民说:小巷工程把党和政府与我们老百姓的距离拉近了。如今,无论你东去登隆街,南走大古道巷,还是西看银建路,北上一路吉祥,昔日污水横流的老街小巷早已平坦如新;违章建筑“摇身一变”成了绿地、花坛;居民提着裤子排队上厕所的日子从此画上了句号……老百姓无不说:党和政府真是为群众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关心弱者和弱势群体

  有了公平正义,才有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理应体现人文关怀,让政策的天平更多地向农民工和老年人、残障人等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自己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住宿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难以得到改善。搬出简陋、潮湿的工棚,住进宽敞、舒适的楼房,这是无数进城务工农民的愿望。目前长沙市有农民工42万人,人均月收入在700元左右,人均月消费约300元,根本租不起商品房。

  为进城农民工兴建廉租房,是长沙市政府为平民百姓办的一件实事,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内,长沙市要建20万平方米廉租房。随着长沙市首个农民工廉租房小区——“江南公寓”的正式竣工,这个愿望将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兄弟的美丽现实。

  “江南公寓”位于长沙市汽车西站附近,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为多层住宅房屋。小区内配有健身器械、阅览室、影视室等设施,房内配有床、柜、桌、椅等生活用具。农民工入住该公寓的收费标准比较低廉:单层床每人每月70元,双层床每人每月50元。凡被本市用工单位录用在岗一年以上且劳动合同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月平均收入在800元以下、在本市市区无自有房屋、长沙市五个城区外的进城就业农民,均可申请租赁廉租房。

  没有住上廉租房的民工兄弟如今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了。长沙三汊矶大桥建设工地的司机郑汉光,现在每天都能回到工程指挥部为民工修建的宿舍,美美地睡上一觉。和他一样,近半年来,工地上200多名民工都住在这种彩电、空调、卫生间等一应俱全的民工宿舍里。这是长沙市为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做的又一件大实事。今年长沙市有21个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将有3万多民工奋战在工地上,城区内的建设工地都会像三汊矶大桥建设工地一样,切实改善民工居住条件,不再允许出现搭临时工棚让民工居住的现象。新型民工宿舍全部由白色彩板钢组装而成,显得整洁、大方,里面餐厅、洗衣房、晾衣架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安排非常周到。每间宿舍里摆放了3张床,有彩电,有空调。正在休息的焊工王建东告诉记者,他在全国不少工地上干过活,以前他和工友们住的都是各式各样简陋的工棚,最差的一次是在一间猪舍改成的工棚里住了大半年。谈起现在的条件,这位“江西老表”高兴地说:“和以前住的工棚比,简直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问题,也曾是让农民工兄弟头痛的一件事。在城市里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桌,曾是多少农民工子弟美好的渴望。刘骏的父亲刘辉良几年前从湘乡农村来到长沙打工,靠托运货物过日子。2003年,已满6岁的刘骏想在长沙上学,有的学校直接拒绝了他,有的学校提出要交3000元借读费,此事只好作罢。在去年长沙市颁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并宣布免收进城民工子女借读费后,刘骏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自去年秋季新政策实施以来,有近3万名农民工子女欢天喜地进入了城市里的学校就读。

  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修建敬老院,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应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长沙市将修建敬老院作为市政府“八件实事”之一,改扩建的25所敬老院已全部完工,2004年10月开始接受首批“五保”老人入住。25所敬老院包括:长沙县4所,望城县3所,浏阳市7所,宁乡县7所,高新区1所,还有新建的浏阳市荷花办事处、望城县含浦镇、长沙县跳马乡各1所。每所敬老院占地面积0.67公顷以上,每个“五保”对象居住面积8平方米以上;配套设施齐全,除公共卫生间外,卧室必须有相应的卫生间,并有鱼塘一口、菜地0.2公顷、猪圈5间等生产基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能忽视老龄化的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老人到哪里去养老?长沙市大规模改扩建敬老院,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书写了令人尊敬的一笔。

  为幸福生活奠定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保障群众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内的基本权利。农村失去土地而又别无长技的农民,城里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艰辛岗位上拼命劳累的打工者,身处险境困境中的平民,都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的救济和关爱。如果辛苦打工的人们到头来拿不到应得的报酬,有的人仅仅因为贫困就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救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就可能产生被社会遗弃之感。这种状态不是和谐社会应有的特征。在社会阶层间的过度分化与对立的基础上,不可能矗立起和谐社会的大厦。只有实现充分就业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才能为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石。

  就业乃民生之本。在长沙市天心区有个名为八角亭的社区,别小看了它,这一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98%以上,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最充分就业社区。左手残疾的张凤林就住在这一社区内。她2003年下岗时,已过47岁,到处找不到事做。为了省点钱供儿子读大学,她和同样下了岗的丈夫,有段时间一天只吃一餐菜。2004年,八角亭社区工作人员送岗上门,让她在社区招待所当了服务员,她充满感情地说:“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救了我全家。”阮湘和,年纪轻轻失业在家,每天游手好闲。八角亭社区居委会主任孙桂香主动把他安排在社区做清扫保洁,还让他兼了另一份活,每月有1100元的收入。孙桂香说,如果小阮没有工作,难保他不误入歧途,成为害群之马。在长沙,像张凤林、阮湘和这样困境逢生的再就业人员成千上万,他们成为长沙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最大的受益者和最有说服力的见证者。

  能与八角亭社区相媲美的还有长沙市天心区大托镇,3275名农民失地不失业,占到该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总数的九成以上,成为湖南省失地农民最充分就业的乡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托镇由于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中心地带,14284个农村劳动力中失地人数已近4000人,数量居全省各乡镇之首。为改变这一状况,让失地农民能充分就业,大托镇提出了像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一样帮助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四个一”思路。即:一条信息值千金,在各行政村和社区选拔专人担任农民就业信息员,及时将收集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农民家中;一场招聘暖人心,大托镇利用劳动公共职介机构集中的优势,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把就业岗位送到失地农民家门口,帮助失地农民端上新饭碗;一技之长获先机,土地被征收后,大托镇率先在先锋村成立全省首家村级劳动服务公司,并在全镇推广,组织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一张蓝图早安排,就是在土地招商引资时作好前瞻性的备岗安排,让失地农民离土不离乡。有了就业保障,失地农民的腰包日渐丰实。去年,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00元,同比增长10%,增幅居全市各乡镇之冠,农民增收部分80%以上为就业性工资收入。

  低保,曾经一度是城市居民的专利,但从今年开始,长沙市农村的困难户同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凡具有长沙市常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市)当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今年春节前,首批入保的18万户农村困难户领到了第一笔“过年钱”。按照《长沙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四县(市)的农村居民可享受840元/人·年最低生活保障,城内五区为1200元/人·年。具体分类定标为:城内五区集中供养的“三无人员”全额享受每人每月125元,分散供养的“三无人员”全额享受每人每月100元,其他特困对象差额享受每人每月分40元、30元、20元3个档次。四县(市)集中供养“三无人员”全额享受每人每月100元,分散供养的“三无人员”全额享受每人每月70元,其他特困对象差额享受每人每月分40元、30元、20元3个档次。这几档差额标准,只是长沙市规定的标准的下限,各地还可以根据财力适当上调。

  谭仲池满怀信心地宣告: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行,预示着长沙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了第一步。3年内,长沙市将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公用事业、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初步建成内容全面、标准适宜、支撑有力、运行有序的,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关于长沙市社会福利、劳动保险事业的发展,记者从统计部门得到这样一组数字:2004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41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500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76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55.54万人,比上年增长12.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58.94万人,增长13.8%,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77.27万人,增长24.2%;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为14.04万人。

  这一组数字的说服力不言而喻。国家民政部低保司副司长王治坤在长沙视察后,欣喜地宣布:长沙市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覆盖了城乡,使各类困难对象都能及时得到社会救助,从而使社会救助真正实现了“立体化”、“全民化”。在社会救助体系构建领域,“长沙模式”已经在中西部各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是提升了长沙市老百姓生活的硬环境,那么社保、医保、就业、教育等则是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石,要让长沙市成为最适合人居住的和谐城市,还有一条必不可少,那就是要让长沙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木兰扇、筷子舞、腰鼓、民族舞、健身球、激灵圈……不知你是否于清晨到过长沙湘江两岸那两条最美丽的路——潇湘大道和湘江路,你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风景。一江两岸,绿树成荫,一步一景,人在景中。可以说,在中国,很少有城市像长沙这样拥有江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独特自然环境。而长沙市,也不惜花去几亿元资金把沿江风光带建设得美轮美奂。因为长沙人喜欢江边,散步、唱戏、放风筝,甚至于谈恋爱,不到江边没有情调,正如上海的外滩一样,长沙的沿江风光带就是一条文脉。

  滨江剧场戏曲专场传来唱念做打的锣鼓点,群众文艺的才艺擂台涌现一批“明星”,摄影展、绘画展点缀着湘江风光带的“艺术长廊”,江面上有“美丽滑水”表演,岸上是“我心飞翔”风筝比赛……2005年3月25日下午,由长沙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开福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湘江韵律”广场文化活动,拉开了长沙市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的序幕。一年一度的广场文化活动,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文化内涵丰富,形式雅俗共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居民、游客参与。

  长沙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同城双雄:“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是全国文化产业中处于前列的两大集团,长沙的“歌厅文化”、“饮食文化”更是全国闻名,湖湘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这里。就在湘江路旁,一座气势宏伟的杜甫江阁与天心阁、岳麓山道林二寺和岳麓书院连成一线。位于正中间的杜甫纪念馆,东朝湘江路,西临湘江,馆正中立杜甫塑像,馆内云集名人雅士诗词佳作,是长沙人又一好去处。

  由湘江与浏阳河两大河流构成的新河三角洲今年将大“变脸”。长沙市将对湘江二桥至浏阳河之间的棚户聚集区进行彻底改造,使之成为集交通、防洪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江文化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园中的音乐厅将被打造成长沙的“悉尼歌剧院”。滨江文化园中最亮丽的要数“两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和音乐厅),新的音乐厅是按照国内一流标准设计和施工的,集专业培训、舞蹈表演、大型演奏等于一体,目前,国际设计招标已经完成,正在紧张地进行修改,马上就要进入实施阶段,建成后将大大提升长沙的文化品位。

  麻石街、青砖墙、坡屋顶、封火墙、天井四合院,让古香古色的太平街再现“老长沙”,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04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年,这一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正式启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沙市老城区南部所在的天心区,街区以太平街为主线,北临五一大道,南至解放路,东接三兴街、三泰街,西靠卫国街,占地面积约12公顷。到目前为止,街区风貌相对完好,街巷骨架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初期的格局,街名也沿用至今,贾谊故居等历史建筑就保存在这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保护清代街巷格局、民国民居风貌、市井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历史文化街区屈贾文化纪念地、商业民俗传承地、辛亥革命策源地三大文化特征。

  谭仲池在2005年1月18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段这样的话:“长沙要坚持提升现代文化品质和延续历史文脉并重,围绕‘一江两岸’、橘子洲、新河三角洲的核心区,以新的理念,精心规划设计,把滨江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建成标志性建筑,全力打造既能充分表达长沙山水灵秀、深厚文化底蕴,又能满足市民向往‘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的城市形象景观。”诗人市长总是这样充满激情、充满诗意,只要长沙的决策者们不懈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理想中的乐园将为之不远。(原载2005年第4期《学习导报》)

  作者:彭红丹 盛忠 李治国

  (来源:长沙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