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国梦贯穿中国情结 中国成其参照底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10:38 南方都市报 | ||||||||
本周六中国总理温家宝将抵达印度访问,届时两国不但将建立类似战略伙伴的合作关系,而且还将建立迄今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甚至困扰两国几十年的边界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这显示中印这两个昔日的地区竞争对手,终于完成了对双边关系和彼此心态的调适。 贯穿于印度大国之梦的“中国情结”,是印度几十年来处理对华关系的中心疙瘩。所
几十年来,印度大国梦的受挫与再生,也伴随着印度对中国的或敌或友定位的交替转换过程,以及最后从敌意对抗逐渐转向务实合作的决策转变。 印度大国梦中的“中国情结”早在独立之后的尼赫鲁时代就已产生,上世纪50年代的不结盟“蜜月期”只是这一情结的正面反衬而已。 纵观印度几十年对华定位或敌或友的交替过程,关键在于其“你得我失”之传统安全观的作祟。但近十几年的两大发展使这一传统安全观受到震撼性冲击:一、由于经济发展策略的不同,到20世纪末,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二、冷战结束后,失去苏联靠山的印度开始寻求全方位外交定位,在重点发展印美关系的同时,试图以印俄和印中关系平衡对美关系,以获得更多的对美筹码,但相对滞后的印中关系已成为其“外交短腿”。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主流精英开始进行反思;与此同时,从北京传递到新德里的一系列正面和善意的信息,也推动了印度决策精英的思维转变。从1999年6月印度外长贾斯旺特·辛格访华开始,中印恢复了高层往来。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003年6月访华时,将印中关系定位成“健康的竞争关系”;数月后,印防长费尔南德斯访华时,中国总理温家宝称中印“大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时间里”,都是在“友好合作”中度过的。同时在边界问题上,两国改变以前从法律技术层面入手的做法,而改用“政治原则”解决,双方委派高层次政治人物主导谈判,以政治原则统率技术谈判。(作者邱震海,原载于《联合早报》,本报有删节) 相关专题:温家宝出访南亚四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