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站在“中国保尔”的塑像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07:15 大连日报
站在“中国保尔”的塑像前(图)
和少年队员一起欢度儿童节。(资料图片)

  吴运铎

  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区的一个贫苦家庭,1991年5月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1938年参加新四军,随大军转战皖南、苏北、淮南、淮阴、沂蒙山等地,主要从事军工生产。1947年,受华东局委派来到大连组织军工生产,支援解放战争,任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宏昌工厂(引信厂)厂长。他舍死忘生,曾三次负重伤,留下100余处伤口,但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伤愈后仍自强不息,继续从事军工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南兵工局、第一、第五机械工业部任重要职务。他撰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在几代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本报曾多次宣传他的事迹。1991年6月11日本报刊登了独家特稿《燃烧不尽的生命之火———吴运铎在生命的最后的日子》,悼念时代楷模吴运铎。

  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是本报上世纪50年代宣传最叫响的时代英雄。吴运铎虽然去世14年了,但大连没有忘记他,去年9月,他曾工作过的单位———现在的大连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在工厂门前的花园广场中央为他树立了纪念塑像。

  清明节,记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吴运铎纪念塑像前,缅怀这位垂范后世的楷模。英气勃发的吴运铎铸钢头像,矗立在3米宽的花岗岩基座上,基座正面镶嵌吴运铎的生前题字“继往开来”,充分表达了新一辈继承吴运铎遗志,迎难而进,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崛起的决心。

  曾经在本报发表吴运铎事迹长篇通讯的作者———原523厂报道员刘晓伟,这天也来到纪念塑像前,深情悼念吴运铎。记者采访了他。刘晓伟说,亲眼目睹了吴运铎的高风亮节,两袖清风,身残志坚,无私奉献,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憾。从此,以吴运铎为人生的导师、榜样。正是吴运铎的自强不息精神,无数次激励他在困境中奋起。

  刘晓伟回忆说,1991年4月初,他和原523厂工会主席王富举受厂领导和职工的委托,到北京看望吴运铎。躺在病榻上吸着氧气挂着吊瓶的吴老,听说他们是大连老龙头炮弹厂(原523厂的前身)来的,热情地伸出唯一的右手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说:“欢迎你们,欢迎大连的亲人,大连是好地方,是第二个故乡,我怀念大连,怀念在老龙头山一起制造炮弹的同志们。”吴运铎的思绪回到当年:“1947年9月23日,我和炮弹厂厂长吴屏周、副厂长刘振对装配好的8颗炮弹进行爆破和杀伤力试验。连续试爆6颗,效果较好。可是试验第7颗时,发生了爆炸,吴屏周同志当场牺牲。我当时被轰到了近20米的海滩上,躺在血泊中。我的左手腕骨被截断,右腿下半截全炸烂了,经过9个昼夜的抢救才苏醒过来。”谈起此事,老人抑制不住对死去的战友的怀念之情,眼睛里噙着闪动的泪花。

  1982年吴运铎同志离休后,在北京工人疗养院断断续续地住了六年院。期间,大家都劝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吴运铎从普通病房搬到高干病房,可他不去。每天和普通患者一样订饭,接受治疗。他真诚地说:“我不能再为党和人民创造财富了,长期在这里治疗,国家已经为我花了不少钱。现在的条件我知足了。”这就是吴运铎,一个具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品质的吴运铎。

  吴老的病床床头上摆满了各种书刊,在他卧病在床的几年间,他除了看书、不停地写作外,还经常接待前来过组织生活的党团员、举行“队日”的红领巾。吴老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担任着北京、天津等一些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用亲身经历教育下一代。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吴爷爷”。

  站在吴运铎塑像前,可以告慰英灵的是:您的拼搏精神正在发扬光大,几代大连人奋发图强,克难制胜,建设大大连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