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筹集资金1万元 村民自办红色革命纪念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08:20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 ||||||||
本报海口4月10日讯(记者苏建强)今天上午,一座由海口市灵山镇北插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动手建成的“北插红色老区故地纪念园”在灵山镇溪边河畔落成开放。 该园以1927年以来北插村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革命先辈及其史迹为内容,展示该村的光荣革命传统,为当地青少年提供了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场所。
北插村(又名博洽村)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村庄,是红色革命老区。1927年该村成立了“北插村农民协会”,并建立了一个班的农民武装。 抗日战争时期,该村在琼纵领导下又成立20多人的“抗日民兵班”、“抗日儿童团”等组织,在南渡江下游开展扰敌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北插村群众基础牢固,堡垒户多,而当地又地形复杂,刺竹丛生,河道纵横,这里成了开展敌后斗争的根据地。1947年,上级党组织在这里成立了北插支部即“王海支部”,先后发展了3批共9名党员,建立了“驳壳班”等武装。该支部书记王海在狱中策反国民党少将李湘武成功。李于1950年率敌教导师谢瑞麟团1000人在府城起义。这些事迹散见于《广东党史资料》、《海口革命斗争史》等史籍。 据发起和筹建“北插红色老区故地纪念园”的王文石(王海之子)介绍,纪念园从去年7月开始筹划,北插村群众自筹资金1万多元,群众义务劳动8个月,将原北插支部老党员居住的溪边河畔荒地上的杂草、刺竹等铲除干净,开辟了一座占地50亩的园区,用竹棚、石棉瓦搭起了100平方米的简易“北插革命史事迹展览室”。 王文石说,群众做这些工作都是自愿的,目的是要让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先辈的光辉历史,给孩子们一个缅怀、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苏建强 (来源:海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