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要高效益不要高消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09:1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孙英威储叶来任鹏飞)“沈阳市看见蓝天的日子多了!”“鞍山市的‘五彩云’不见了!”记者在东北地区采访时,听到许多类似的话。虽然说的都是天气,里面却包含老百姓对东北工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的赞赏。

  在人们的印象中,东北地区的工业历来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粗放型大工业化生产,这些转动的机器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东北工业经济实现了由“高消耗、
高增长”向“低消耗、高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开始充分地利用资源,争取最大化的效益空间,谋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应该说,东北工业走集约化生产之路的动力首先来自于资源供给的压力。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东北工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大量的生产消耗使东北地区的资源出现了“透支”,未来能否继续承载如此高消耗的发展模式?东北人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东北工业向集约化转型也是当地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过去在东北,凡是工业企业聚集的地方,都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在沈阳市,一年中曾有约三分之一的日子难见蓝天;在鞍山市,黄色、红色、褐色的烟气也曾一度漫天飘浮。这些工业排放远远超过了当地的环境容量,人们开始向高污染说“不”。

  发展是必须的,但如何发展却是可以选择的。2001年以来,辽宁省结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使部分工业企业走上了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路子。昔日的废弃资源得到了二次利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变废为宝”成了企业的又一生财之道。

  更为重要的是,工业的集约化生产也让当地群众受益匪浅。大气环境不再令人难受,天蓝、水清变成了现实;炼钢用的带余热的废水成了居民冬季供暖水源,省去了取暖锅炉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如此好事,居民买账,企业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在东北大地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已经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我们相信,这一共识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完)(责任编辑:姚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