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爱情故事扯出“婚外情”(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14:59 北京晚报
  青年毛泽东特型演员王霙被指侵害前妻名誉权王霙前妻成郁馥
爱情故事扯出“婚外情”(组图)
爱情故事扯出“婚外情”(组图)
  今年3月份,《知音》杂志第五期刊登了一篇题为《青年“毛泽东”如此快乐爱上“吃醋”的妻子》的报道,讲述了青年毛泽东特型演员王霙和他的现任妻子贺亚琳的爱情故事。而这篇爱情故事却因为记述时间错位变成了王霙的“婚外情”,这引起了王霙前妻成郁馥的极度不满,认为文章披露了她的隐私,使她名誉权遭到侵犯,于是要将《知音》杂志社和王霙推上被告席。

  成郁馥

  不知王霙有过“婚外情”

  王霙是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曾先后在《开天辟地》、《秋收起义》、《杨开慧》、《毛泽东与斯诺》、《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日出东方》等30多部影视剧中扮演中青年毛泽东。2002年,王霙因在《毛泽东在一九二五》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华表奖。王霙的前妻、今年52岁的成郁馥出身京剧世家,身为达斡尔族人的成郁馥生长在东北,16岁参军成为文艺兵,1978年调到北京文化部直属专业院团从事演艺事业。王霙和成郁馥1981年结婚。这对圈内人公认的恩爱夫妻,在度过16年的婚姻历程后劳燕分飞,于1997年正式离婚。

  《知音》杂志刊登的这篇署名“诺亚”的文章,以王霙为第一人称,记述了他和现任妻子贺亚琳的爱情故事。而令王霙前妻成郁馥感到极度愤慨的是,这段爱情故事的开端,竟然是从王霙和成郁馥没离婚时就开始了。文章中提到,王霙和贺亚琳相识于电影《彝海结盟》剧组,王霙主动向剧组要求让贺亚琳做他的化妆造型师。《彝海结盟》拍摄工作即将完成时,王霙向贺亚琳提出请她做他的女朋友。“贺亚琳憨厚地问:‘你是不是因为感谢我,才向我求爱?’王霙幽默地说:‘我一生要感谢的人肯定不止你一个,但我要爱的只有一个。我非常想知道你愿不愿意做我的惟一?’”

  成郁馥告诉记者,《彝海结盟》拍摄于1996年,但她与王霙离婚是在1997年10月。知情人都会明白,这样写是在“披露王霙当年的婚外情”。更让成郁馥无法容忍的是,文章中还有一段王霙拍摄电影《杨开慧》时,贺亚琳作为王霙“吃醋妻子”的描述:“其中有一场戏:杨开慧怀孕了,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非常兴奋,充满激情地紧紧拥抱杨开慧……谁知我(王霙)刚和‘杨开慧’拥抱在一起,贺亚琳噌地一下从板凳上跳起来,大喊一声:‘停!’现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在拍片现场,只有导演能喊停,其他人是不能这么做的……为了不让贺亚琳影响我拍戏,导演把贺亚琳劝回宾馆,让她在房间等我。我拍完戏回到房间,刚一进门,身上就挨了一拳,原来贺亚琳还在生气……有时候在拍摄的间隙,演员们会随意聊聊,只要贺亚琳一出现,在场的女演员就会互相提醒:别出声了,王霙的老婆来了!”按照成郁馥的说法,王霙拍摄《杨开慧》是在1995年,这时成郁馥和王霙仍是夫妻。为了王霙,成郁馥放弃了自己有发展的演唱事业,在家相夫教子,全力辅助丈夫。“在看到《知音》杂志这篇文章前,我根本不知道,王霙在离婚前就发生了婚外情。”

  律师

  公开婚外情侵犯隐私

  成郁馥是前些天通过一个朋友见到《知音》这篇报道的,“我当时看到文章后,气得直哆嗦,感到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接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许多朋友看了文章后都打来电话问我、宽慰我。王霙在我们离婚8年后,才把这段婚外情公布,还要拿到杂志上公开宣扬,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不考虑我和孩子的感受吗?他已经对我们造成了严重伤害!”成郁馥说:“我与王霙离婚是因为性格不和,使得感情破裂。离婚后,我一直没告诉家里任何人。直到2002年7月王霙与贺亚琳结婚时,看到媒体报道的家人才知道真相”。目前,成郁馥正通过其妹代理人黎园女士与《知音》杂志社进行交涉。黎女士认为,如果不能达成和解,就立即通过法律诉讼解决。

  记者联系到了《知音》杂志社,杂志社法务部一名姓陈的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文章中只谈及王霙和贺亚琳两个人,根本未提及成郁馥本人,并不构成对成郁馥的名誉侵权,所以他们不愿就此文做过多的解释。至于文章的来源和采写过程,杂志社表示不便透露。

  成郁馥的法律顾问、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张红兵律师认为,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材料来看,与本案有关的一些重要事实尚不清楚,例如:是否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王霙是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还是因被动接受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是否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王霙和成郁馥曾是夫妻,夫妻关系涉及到夫妻双方。假定夫妻一方在媒体上公开宣扬自己的婚外情,必然会侵犯另一方的隐私权。他还认为:“《知音》杂志报道,如果不是严重失实,就是未经他人同意,以书面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已经致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王霙

  “我没有婚外情!”

  王霙究竟有没有过婚外情?这篇文章是否是在他的授意下写的?记者为此联系到了王霙本人。王霙对于曾接受专访一事并不否认,但他强调《知音》刊登这篇文章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文章的内容也不是事实。“他们的文章完全张冠李戴了,我请贺亚琳做女朋友不是1996年拍《彝海结盟》时,而是2000年拍《毛泽东在一九二五》的时候,那时我要贺亚琳做我的妻子。贺亚琳在拍摄现场因为‘吃醋’喊停的事情也不是1995年拍《杨开慧》时,而是发生在2003年拍摄《毛泽东在安源》的时候。我与贺亚琳认识是在1997年与成郁馥离婚后,所以我们的恋情根本不可能是什么婚外恋!”

  王霙还告诉记者,他看到《知音》这篇文章后,也发现了其中报道失实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托人向文章的作者提出质询,而对方的答复竟是如此张冠李戴就是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作者并不知晓王霙曾有过离婚的经历。王霙最后对记者说:“我知道这篇文章可能会影响到我前妻成郁馥的声誉,我害怕伤害她,这不是我的本意。”

  本报记者邱伟文并图

  网络编辑:李亚敏

  7旬老人谷石作画 中国地图成《母亲盼归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