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生军治沙六载半造林三千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03:57 山西新闻网

  山阴地处晋陕内蒙古风沙东进的主要通道,是国家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的重点县。这里长年干旱,大风和沙尘天气占晴好天气的一半,每年6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达20至30次。“风刮细沙迷人眼,庄稼树苗出不全,沙压风吹环境恶,昏天黑地年复年”是这里沙尘天气的真实写照。但是,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当地人民从未向风沙低过头,而李生军就是这千千万万治沙治风人中的一员。

  今年38岁的李生军,从1998年开始治沙造林,6年多时间,他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治理荒山、盐碱地累计达14万亩;他还聘请了省市林业专家共同编制了《山阴县科技治沙造林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在他承包治理的下喇叭、吴马营等3个乡包括41个村的12万亩荒山中,现已完成林区道路达38公里,已栽种各种树木3000多万株、种草20平方公里。经国家和省林业部门核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已达91.5%,可以说,李生军治理的14万亩荒山已披绿,盐碱已覆盖,绿色屏障已初现。由于李生军在生态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去年被国家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倾家荡产、种草种树”是李生军义无反顾投资生态的信念

  3月下旬,记者来到山阴县采访,听到最多的是说李生军是个“怪”人。妻子解爱英说,他放着承包公路工程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不干,却要买荒山种草种树;大哥李生民说,他放着三层小洋楼不住、放着小轿车不坐,却变卖了500多万的家产去防风治沙;县林业局王与元局长说,我当了这些年的林业局长,从未见过这么固执的造林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李生军从开汽车跑运输起家到承包公路工程建设发家,到了90年代的中期,他已完成了由贫穷到富裕再到小康的资本积累过程。这时的李生军花50多万元在县城盖起了三层高250平方米的小洋楼一座,成为有私家小轿车、拥有工程公司及10多台推土机、筑路机的公司老板,是当地有名的小康户。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生态面貌,面对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等一系列生态建设的大气候和大背景,有500多万钱财的李生军,下决心参与到既为小家也是为大家的治风治沙、种草种树的生态建设之中。投资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财力、物力的支撑,靠个人力量搞生态建设在当地绝无仅有。1999年初,李生军不顾家人的反对,拿出250万元购买了距县城10公里的北周庄镇2000多亩的旧农场,在一辆破旧的大客车上度过500多个日日夜夜,先后搬迁了32座坟地,架设了3公里的高低压线路,新打了4眼机井,修防渗渠1.6万米,终于建成了有100多个品种300多万株苗木的标准苗圃。李生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正因为有了这300多万株自己的苗木,才有后来承包14万亩荒山造林种草的结果。

  “树活我活、树死我死”是李生军给自己定的造林标准

  山阴县城的西部荒山,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范围,同时也被列为2002年县委、县政府的生态园林工程。这既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也是当地政府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2002年1月,县项目办将3万亩高标准生态园林一期工程公开竞标,李生军在10多名竞标者中勇敢夺标。

  工程总投资250万元,工期4个月,资金先期个人垫付。李生军把这一工程视为生命工程,工程启动没有资金,他动员亲朋好友借了几十万不够,又说服妻子把小汽车卖了,又把10多台推土机、筑路机卖了还是不够,只有卖刚刚入住的小洋楼。妻子解爱英则宁可离婚也不让卖楼房,因为这是他们全家安身立命之所,经过无数次的争斗和反反复复的劝说,妻子终于同意把楼房卖了,并跟随李生军一块造林。

  2002年3月的东北依然是风雪交加,为了选择适应北方气候的松树、樟子松等树木。大哥李生民带着25万元现金先期到了佳木斯,选购20多万株松树,雇了8辆大汽车马不停蹄运回到西山工地。没想到3月10日栽入后,10天后油松就变黄了。经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调回的油松因树根没有带土包,加再上长途运输导致油松根部死亡,25万元全部打了水漂。3月12日李生军和妻子擦干眼泪又带30万元上东北调苗,这一趟他们走了齐齐哈尔、牡丹江等林区,经历千辛万苦带回了30多万株油松、樟子松,并连夜栽入西山工地。李生军后来说,如果这次调回的苗子再活不了,我只有死路一条。

  今年3月25日,记者来到了李生军的西山万亩工地,放眼望去,100多万株的油松、樟子松、云杉、山杏已是绿色葱茏。李生军感慨地说,当年自己把命押在了西山万亩造林工地,正应了那句话,“树活我活”。当年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在林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450多人的造林专业队就高标准地完成这一工程。如今,这里既是京津风沙源高标准示范区,又是全县人民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

  “三产养林、专业造林”是李生军投资生态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众所周知,投资生态建设一要靠资金、二要靠大规模的专业队造林。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真正投入到生态建设的资金一年不过二三百万元,经济不发达的县投入生态建设的资金几乎为零。而李生军造林投进的资金1600多万元,人们不禁要问钱从何来?李生军说,个人拿一块、国家风沙源工程投一块、发展苗木和三产补一块。

  先说资金来源,在西山后山的3万亩风沙源工程项目工地,李生军指着生长了3年多近1米高的油松、樟子松说,这一片生态林苗木近10万株,全部来自山下我自己的苗圃,仅此一项就节省资金近200余万元。而自产自销,既带活了苗圃,又把苗圃实现的利润贴补在荒山造林上,这样一年下来苗圃靠低廉优质的苗木年收入达三四百万元,实现了苗木的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建设有了经济的保障。

  其次是发展养驴,李生军养驴在当地名气大得很,两年时间他从新疆、陕西、河南以及我省和顺、广灵等地购买了600多头种驴。他的目标是发展到3000头,成为全国最大的种驴养殖公司。养驴干什么?李生军说,驴已经成为快绝种的动物,在整个朔州地区也找不下百头驴。驴肉又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滋补食品。3月25日,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和省商务厅的专家前来考察并签订了投资120万元共同发展养驴的协议。以养驴补林是李生军发展生态事业的又一举措。

  李生军造林依靠的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干的近500多人组成的造林专业队来完成。在平川区的1万亩速生杨基地,去年4月份300多人的专业队用了40多天时间,就完成亩均栽植120株,累计栽植120万株成为朔州最大的速生杨丰产林基地。李生军介绍说,这些年,累计投入造林专业队资金近800万元,动用劳力3000多人次,造林3000多万株,种草近20平方公里。可以说,没有造林专业队就没有14万亩的绿色世界。本报记者李久标本报通讯员 赵晓平(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史婷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