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辽宁建设一个和谐的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08:18 新华网 | ||||||||
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沈阳举行,这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是第一次。以前,沈阳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烟囱林立,如今,沈阳是中国环保模范城市。天蓝了,路宽了,树多了,街道干净了,晚上的灯亮起来了,沈阳整个变了样,越来越成为一个“东部青山半入城,西部草色照眼明”的浪漫之都,一个人与自然日益和谐相处的城市。
辽宁省副省长许卫国对记者说,辽宁省一方面做发展的文章,同时做以人为本的文章,“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富裕作为第一目标,”这是东北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扶贫超市”暖人心 沈阳市和平区的一家超市里,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生活必需品,从锅碗瓢盆、米面油、棉衣棉被到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但是,这不是一般的超市,而是“扶贫超市”。 50岁的王玉珍是个低保户,她儿子在清华大学念书,家中只有她一人。她告诉记者:“每年我都来这里领取色拉油等生活用品,加上社会保障给我的钱,我的生活根本不用发愁。” 2001年,沈阳市率先在全国创办“扶贫超市”。这里的物品大多来自群众捐助,捐助的“善款”也被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凡是属于城乡低保对象的特困户,只要向所在社区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就可以到所在社区或街道的“扶贫超市”免费领取救助物品了。 在辽宁,这样的“扶贫超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目前,辽宁省共建立了1415个“扶贫超市”,基本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连锁救助网络,去年共接收社会经常性捐助款物8375万元,救助贫困群众126万人次。已有省人大代表提出,“扶贫超市”的做法需延伸到农村。 民工家庭乐开怀 “我叫许泽宇,9岁,在二年级二班。”小男孩腼腆地回答记者的提问。这是一所越来越引起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特殊学校———沈阳市和平区砂山四校,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到这里来就学,成为了辽宁省第一家被政府指定为专门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小学。 许泽宇的妈妈对记者说,她家是1999年从外地来到沈阳的,孩子2002年夏天在另外一所小学上了一个月学后,孩子他爸突然得了脑溢血。为了给他看病,家中的积蓄全花完了,孩子不得不退学。一年后,她看到了这所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告示后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校长马淑惠不仅收下了孩子,而且还让她在学校当保洁员,每月能挣到300元的工资。 马淑惠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有400多个学生,其中300多个是农民工子女。当地政府还出台了相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扶助政策,免收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给他们办理学籍。 “社区总理”黄大妈 “我一共帮助4000多名失业或无业人员找到了工作。”黄大妈在她的社区办公室对记者说。 提起黄大妈,在沈阳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她,黄凤珍,近70岁的老太太以社区为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社区总理”。 黄大妈还颇具经济头脑,以黄大妈为名注册的超市等社区服务网点多达20多家,为全国首创,在那儿工作的许许多多人是在黄大妈帮助下的下岗工人或无业人员。在“黄大妈七件事大卖场”,店主王震告诉记者,是黄大妈帮助他在这里找到了工作。所谓七件事,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黄大妈的事业还真不少,例如创办全国首家社区大学、工厂、家政中心等等,规模虽不大,却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 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社会和谐才有基础。(《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13日 第一版/人民网记者吕鸿廖文根)(责任编辑:姚笛)(来源: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