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低效率:我国经济的顽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8:43 南方日报

  节约新说

  黄铁苗 刘成伟

  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惟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这一认识,深刻揭示了经济学的真谛,经济
学就是研究效率问题的,其实质就是研究如何克服浪费。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实际就是浪费严重,这是我国经济的顽症。大量资料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状况不比许多国家落后,我们与人家的差距关键在效率低。我国经济中的低效率,可以从生产过程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从活劳动生产率来看,我国劳动者活劳动的低效率令人瞠目结舌。例如,2001年世界银行资料显示,中美两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差4.5倍,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差8.6倍,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差达23.8倍;2003年,我国全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1%,意大利的12.3%,韩国的23%。

  从劳动资料的利用来看,劳动资料的闲置率高是我国经济生产中另一个突出特点。劳动资料主要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和土地等,我国劳动资料的利用率不高。举例来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铜加工材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7%,铝加工材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2%;机械行业多数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50%~70%;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仅有25%;虽然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省级以下开发区征地后的土地闲置率却高达40%以上。另外,我国各地的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一旦产能过剩,又是劳动资料的闲置浪费。

  从劳动对象的使用来看,劳动对象使用的低效率使得我国自然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对象包括自然资源、原材料和能源等,我国资源短缺现象将日益严重。比如,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的4%,但为此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等的消费量分别占了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40%。统计显示,中国每创造1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

  生产过程的低效率,意味着人、财、物的浪费,意味着经济缺乏效益,意味着企业缺乏竞争能力。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效率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最后胜利和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因为一种新制度要最终战胜旧制度,关键在于它对比旧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强大,关键在于效率不比别的民族低。效率低意味着投入多、产出少;效率低就好比田径跑道上的慢者每跑一步跨度小、耗时多一样,这每一步的差距会导致慢者与快者的距离越拉越远,最终被淘汰。在制度或民族的竞争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对效率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

  我国经济中的低效率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科技不够发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等。其中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经济增长方式上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产出的增长,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走到了尽头。首先,自然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少地方因水、电的限制已不得不停工停产。其次,长期以来的劳动力优势也正在失去。例如,我国制造业最大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力价格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仅为美国的1/32。然而,去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了民工短缺或称民工荒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终将逐渐消失。

  因此,为了解决我国经济中的低效率问题,提高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长期存在的低效率问题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最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经济形式。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价值形式实现物质利益,对利益的追求具有无限性;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在竞争中进行,使生产者具有很大的外在压力。这种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的作用,迫使生产者特别注意效率。

  二是要屏弃传统发展观,推行绿色GDP。要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要克服对GDP的盲目追求,把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核算依据。

  三是要加强国民教育,推进科技进步。人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

  四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强化企业管理。各地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要使企业建立起真正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科学管理运营;同时要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