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11:21 新华网

  陈晓星

  现代社会里人的要求越来越多了,除了衣食住行外,新闻也成了生活中的必须。因此新闻记者便要不舍昼夜地守望社会的各个角落,将最近发生的、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事讲给自己的读者、听者、观众。没想到说着说着,自己也会变成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4月10日台湾主管大陆事务的机构“陆委会”以发布新闻稿的方式,“暂缓”大陆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
赴台驻点采访,将报道新闻事件的记者推到了新闻事件主角的位置。

  据评估,记者是平均寿命较短的职业,其职业危险性与消防员不相上下。好在即便在战场上,记者也等同于红十字会的救援人员,应受到交火双方的保护,这是文明人都遵守的共识。哪怕他来自敌对的一方,哪怕他的报道不利于你,只要他在履行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他就该得到你的尊重和保护。可惜,这只是理想。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有媒体人的流血牺牲,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包括台湾的“二·二八”起义,媒体人坐牢、伤残、流亡、甚至像老报人邵飘萍那样直接死在权利的枪口之下。这是媒体人的伤痛,也是媒体人的骄傲。

  毕竟社会是进步了,死人的事情少了。顶多是将门摔在记者的脸上,拒绝你入内。“陆委会”在11日又发出新闻稿称“多年来持续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彼此信息的流通”,话是好话,可惜让前一天的举措破了局。的确,两岸在敌对封闭了半个世纪后,能够有今天这样一个常来常往的互惠局面,“彼此信息的流通”至关重要,两岸的新闻记者功劳不小。早在台湾尚未结束戒严之前,便有台湾《自立晚报》的两位记者登陆采访,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穿戴打扮都成为当时大陆民众观察的焦点,因为那些都传递着台湾的信息;同样,当大陆正式开放台湾媒体到大陆驻点采访4年后,台湾宣布开放4家大陆媒体到台湾驻点采访,大陆记者得以踏入宝岛,本身也传递着令人欣喜的信息,他们的文字更成为大陆读者了解台湾社会方方面面的一条重要渠道。就拿人民日报记者在台湾发回的报道来说,《台北垃圾归何处》介绍台北市垃圾管理的经验;《坚守荒野》介绍台湾环保社团的发展;《参观花莲石雕季》介绍花莲的石头产业;《感受台湾人民的热情》称赞台湾社会谦和有礼的一面;今年1月14日,人民日报记者深夜参加“陆委会”记者会,把“‘陆委会’官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双向、对飞、多点、不中停已经达成协议”的春节包机好消息连夜传回大陆……

  难道这些都是“陆委会”新闻稿中指责大陆媒体的“刻意扭曲事实”?是“偏颇的报导手法”?事实依据是新闻的生命,我们也不讳言媒体有各自的政治立场,记者也有观察事物、选取事实的不同角度,两岸对新闻管理也有不同的方法,正因为不同,才需要交流,而交流需要宽容和理性。如逆我意者便是丧失“专业立场”,逆我耳言便是“失真”,还何谈交流?

  我的新闻史老师方汉奇先生说过一句话:“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老师大概是借此言告诫学生下笔要慎之又慎。手上两寸笔,腰间三尺剑,笔能入史,斩笔的剑也会留下永久的伤痕。当沉重的大门在记者的脸前砰然关上,我还要对着大门喊上一句:有势者强,有道者昌。我们有信心守候在这扇门前,因为我们对“道”有信心。(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