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05:58 光明网

  编者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让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
迫感,本报特邀谢康生等四位省、市党政领导干部撰文,谈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体会。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谢康生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描绘的宏伟蓝图。这六个“更加”的要求构成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在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根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等问题的科学认识,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发展协调推进、目标全面实现的过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增强统筹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从而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指针。

  从我省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要坚持在调控中加快发展步伐,在发展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把资源引导到目前相对薄弱的社会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等方面,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三是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互动的关系。要在促进长沙、株 州 、湘潭和“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其他中心城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加快湘西地区的开放与开发步伐。四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及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决防止出现“一代人求发展,几代人背包袱”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现象。同时还要努力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积极承接国外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利用外部力量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既对政治、社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蕴含了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创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它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注重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发展的和谐与完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它强调社会发展的进步性、合理性和稳定有序性,注重对人的利益充分保护,使人的价值充分体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在和谐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得以实现,发展是和谐的基础,统筹是和谐的要求,兼顾是和谐的保证,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构建“和谐湖南”的实践中,就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大力抓好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努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实际问题。要理顺分配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实现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武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要体现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大能力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等各个方面,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是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我省而言,就是要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发展中提高领导的能力。

  一是要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通过自觉把握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切实加强调查研究,使党的执政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要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形成讲真话、讲实话的民主空气,充分调动广大党员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民主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和民主的办法妥善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使党的执政建立在更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确保广大人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不断地得到满足,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得到激发,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三是要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只有把依法治国的方略真正落实到执政实践中,才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确保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从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扬州市委书记 季建业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一条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扬州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关口,现在扬州正处在这一发展关口上。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怎样更好地推进扬州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更新发展观念,把握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综合标准,本身就包含着速度要素,谋求科学发展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基础,提高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扬州的实际情况来说,目前我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还处在追赶式发展阶段。基于对宏观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所处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我们提出了“再干三五年,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力争“三年迈上一个台阶,五年实现五个倍增”,到2007年人均GDP达3000美元;到2009年,人均GDP达400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000美元、1000美元,在苏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是大力实施沿江、沿河开发战略,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常态,但如果地区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沿江、沿河地区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扬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矛盾。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我们把全市分成沿江、沿河两个板块进行分类指导,明确了开发沿江、突破沿河、南北互动、共同发展的思路。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沿河地区的发展赶上全市发展水平。

  三是加快小康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国民经济的工业倾斜、区位发展的城市倾斜及居民福利的市民倾斜,使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居民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焦点。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地区的小康。近年来,扬州市把建设“全面小康村”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了“全面小康村”建设意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建设“村强民富、村容整洁、村务民主、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是着力建设生态城市,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实践证明,抓生态环境就是抓可持续发展,就是抓投资环境,就是为民办实事。我们既要小康又要健康,既要保护环境又要营造环境,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产业选择上,要注重设置绿色门槛,强调项目引进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符合投资强度、符合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最近三年,扬州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去年又获得了江苏省唯一的“中国人居环境奖”。

  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沟通人心才能和睦相处,沟通人心才能形成力量。党群、干群之间互信、互谅、互补、互助、互爱,是社会关系和谐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政府与群众的新型互信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网上开设“寄语市长”平台,在社区设立“市长信箱”,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建立了党员、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门串户,联系群众”制度,开展了党员“走在群众中、干在群众前、享受在群众后”主题实践活动,号召万人进社区、进村组、到选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帮扶民困、问计民众,在干部群众之间形成了交流、交往、交融的良好氛围。关注民生、纾解民困是促进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这两年,我们筹集1亿多元兴建了11万平方米解困定销房,以低于成本价定向销售给1800多户特困家庭,被老百姓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建设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社区、和谐乡镇、和谐街道、和谐县市活动,努力建设一个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良性互动的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扬州。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中共威海市委书记 崔曰臣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人居城市”为目标,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资源低度消耗的生产体系和效益持续增长的经济运行体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不应成为污染环境的根源,环境也不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二者应是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关系。我们要通过科学的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小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势一旦形成,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最终成为城市的品牌优势。根据威海几年来的发展经验,我们体会到,要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要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在项目审批上,坚持把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严格执行环境一票否决制,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节约型产业结构;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积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就要优化生产要素投向,推动资源的节约型使用和合理开发,通过加强城镇、园区、社区的集中布局和建设,促进集约发展,努力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坚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不动摇。

  二、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才创造了城市,失去生态和谐的城市将无生活质量可言。为此,“适宜人居”应是所有城市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上,要坚持世界精品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城市品牌。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正确处理好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提升规划的龙头地位,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有机融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覆盖全市范围的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中心市区与所辖市区间的对接,建设组团式的城市群;围绕打造世界精品城市目标,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努力推动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空间结构融为一体、基础设施配套共享、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环境面貌各具特色、城乡人口素质优化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根据发展的需要,积极稳妥地进行区划调整,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转移,努力把乡村建设成城市的生态圈;为避免要素分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要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不断优化整合工业园区。

  三、生态改善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得以扬名、聚集人气、创造商机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既要靠现有的环境资源在利用中不受破坏,同时又要不断改善和培育,使二者相得益彰。我们要牢牢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将改善生态与保护环境摆上同等地位,同步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重点做到“三个提升”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绿化、美化、精品工程”,搞好城市绿化立体化、园林化、森林化和城郊一体化,从在城市里建花园转变为在花园中建城市,从而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二是坚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精挑细选,努力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有文化,从而提升城市的精美程度。三是围绕建设现代人居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生态优势。

  四、政府推动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公益性、社会性非常强,必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同时还要看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要最大限度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倡导生态道德,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忧患意识。为此,要建立“五个机制”一为政策协调机制。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建立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为领导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考核体系,与经济建设成效同等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三为多元化投入机制。在保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上。四为教育宣传机制。生态教育进学校,让孩子从小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五为社会化参与机制。可建立环保问题市民听证会、城市容貌义务清洁日、生态绿化包山头等制度,设立多渠道的监督网络,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

  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中共信阳市委书记 刘怀廉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来看,我国农民工由于数量众多、作用独特、贡献巨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社会群体结构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相当多的农民工从传统农业中脱离出来,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就是这种变化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主体,而且是城市第三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发展趋势来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这就意味着今后每年要有1300万农民进入城镇,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当中,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重要。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我国工业化资本的原始积累源于农民,而农业劳动力转移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目前我国的现实选择,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农民工,农民工的规模流动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有效地控制了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从而增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据专家分析,在我国20世纪最后20年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中,劳动力流动的贡献占到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民工对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由于长期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过份悬殊。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两者比例为3.2∶1。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大于4∶1。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来看,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加快农村发展,不仅需要城市经济的直接辐射和带动,也需要在这种辐射和带动中,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力量,为农村发展积累资金、技术和人才。农民工恰恰具备这种传递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外出打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二是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经过发达地区现代化的熏陶,农民工能够开阔视野,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财富观、人才观和竞争观,提高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四是农民工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成功人士,他们的返乡创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发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制约,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另外,农村城镇的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也大多是农民工。总之,通过农民外出打工,输出去的是打工仔,走回来的是创业者;走出去的是劳动力,引回来的是生产力,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找到了更为现实的新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当前,我国农民工在数量上已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大于传统产业工人的第二大群体,但同时农民工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主要表现为没有工人和市民的身份;农民工与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能同时,同工不能同权,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权现象屡禁不止;缺乏社会保障和各种福利待遇等。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2月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把农民工纳入工人阶级范畴,这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打下了理论和认识基础。解决农民工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制度性制约因素,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当务之急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二是改革就业制度,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三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农村迁入城镇的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范畴,当前尤其要抓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的推行。四是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使用和转让制度。五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六是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流入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办中小学的潜力,使公办学校成为进城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同时重视社会力量办学,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七是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党组织和工会要加大在用人单位,特别是在私营、“三资”企业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将农民工吸纳为组织成员。(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