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10:18 东北新闻网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黄宏有一部电影叫做《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赵光的普通农民,用开养鸡场赚的钱收养了25个孤儿的故事。而在献县一个偏僻的乡村里,却有一位真正的赵光,他叫周玉鹏,收养了11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再加上他夫妇自己的两个儿子,组成了幸福的一家人。

  整洁、温馨的家

  周玉鹏夫妇的家,位于沧州市献县大过西村的东头。我去时,冬天的积雪刚刚融化,土路泥泞不堪。踩着泥水七拐八绕,终于来到了他们家的门前。这是一座村里并不多见的二层小楼,雪白的瓷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院子宽敞而整洁。

  走进屋内,地面光洁如镜,使人几乎不敢下脚。“没事儿,放心踩吧,反正一会儿孩子们回来就脏了。”周玉鹏很热情地招呼着。周玉鹏面庞清瘦,谈吐斯文,善良温和。这位极普通的中年男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却又和他同样善良的妻子刘二敏收养了11个来自周边村庄,甚至泊头、武邑等地的孤儿。

  在周玉鹏家楼下的客厅里,摆有一张环形大桌,这是全家人吃饭和孩子们学习的地方,隔壁是一个卧室,干干净净,孩子们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楼上还有一个房间,则由3个正在读初中的女孩居住。“年龄小的孩子动静大,我怕她们3个学习受影响,所以让她们住楼上了。”

  此时,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家里很安静。我走进这三个女孩的房间,见3张小木床紧挨着,白色的床单一尘不染,一张方桌的小盒子里摆着孩子们的课本、杂志,铅笔、橡皮等零零碎碎的东西。我随手拉开她们的衣柜,见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刘二敏告诉我:“这都是好心人捐的。”墙上挂着3个女孩的照片,个个朝气蓬勃、笑靥如花。我细细端详着,却怎么也无法将这花朵似的女孩同她们的不幸身世联系在一起:苑云玲,父亡母改嫁;刘凤环,父亡母改嫁;常卫新,父母双亡。尤其是常卫新,她的父亲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而掐死了她的母亲,遂后她的父亲则被判处了极刑。周玉鹏告诉我:“常卫新原先住校,每天光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小脸蜡黄,嘴唇没有一点血色。”而此时我看到的照片上的常卫新,面色红润,眼睛里没有一丝过去的阴影,全然是一副阳光女孩的模样。

  苑云玲、刘凤环、常卫新、崔艳艳、孙美娇、罗翠萍、董晴晴、尹玉杰、白雪、孙德标……周玉鹏收养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凄惨的身世。比如白雪,父亡母改嫁,春节前爷爷刚刚去世,奶奶心脏病复发,正瘫在炕上……对于这些,周玉鹏和他的妻子却不愿意过多提起,他说,他不愿意孩子们活在昨天,希望他们今天过得快活,明天的日子更好。

  ( 新浪-燕赵都市报) [编辑: 刘丽莉]1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一星期就蒸100斤面粉的馒头

  此时的地板上,留下了我的无数泥脚印。看见我一脸尴尬,刘二敏拿来拖鞋让我换上。这是一个身材纤弱、面容温婉的女子,是孩子们的妈妈。

  说到收养孩子的缘由,周玉鹏告诉我,他去年春节前参加一次救助贫困儿童的公益活动时,见到了父母双亡的姐弟仨,家里没有粮食,也没有收入,房屋还塌了好几块,窗户上钉着塑料布,窗台上有几个已经发黑的窝头,大概就是他们这天的伙食。同去的司机落了泪,周玉鹏也是一阵心酸,于是决定把其中一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抚养。后来,周玉鹏又陆续接回了一些贫苦无依的孩子。现在他的家里,已经有11名孤儿了。

  当我问起他们如何养活这十几个孩子时,刘二敏笑笑说:“也没什么难的,也就是给孩子们做做饭。”但我马上发现,仅仅十几个人的一日三餐,就是个挺累人的活儿。

  下午5点左右,刘二敏便开始准备起晚饭了。刘二敏告诉我,每天早晨5点钟她就得起来给孩子们做早饭,中午10点半准备午饭,“为了省钱,平时都是自己蒸馒头,每星期蒸一次,每次用两袋面粉,100斤,蒸4笼屉。”

  我心里盘算着这十几个孩子的生活费加上学费、杂费,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据说这个冬天烧暖气,光是煤就买了4吨。我问周玉鹏怎么养活这么多孩子?周玉鹏回答说:“我平时做点儿小生意,在村里算是中上等人家。13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加起来也就2000元左右,其他花销都不大,也就是吃饭穿衣。至于买煤,孩子们不来自家不也得取暖?再说乡下的日子也好对付,有玉米,有白面,另外我父母那儿种的大白菜、萝卜挺多,即使没有钱也能过个十天半个月的。”“一下子添了这么多孩子,是否打乱了你们家的正常生活?”“没有这种感觉,只是觉得很热闹、很温馨。孩子们放学回来就吃饭,然后帮着收拾,一家人似的。”

  我问他有没有长远打算,比如哪一天养不起孩子们了怎么办?周玉鹏反问:“你家有过没钱的日子吗?即便是没了钱,那日子不是还得过吗?”至于孩子们的将来,周玉鹏说:“紧着细着也就过去了,日子虽然苦一点儿,但眼瞅着孩子们就一天天长大了。”也有人担心善门难开也难关,你今天收养孤儿,明天也许就有人把个病孩子、残孩子扔到门外。周玉鹏说:“扔到我家门外总比扔到荒郊野外强,我怎么也得给孩子口饭吃,把孩子养大。”不过他还是有些无奈,担心收养的孩子多了,会多了纪律的约束,少了家庭的温馨。

  “世上最幸福的家长”

  5点半,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放学回来了。他们蹦蹦跳跳跑进屋子,依次地喊着:妈!爸!三姨(刘二敏的妹妹刘三敏)!家里立马就充满了欢声笑语。大的去厨房帮忙做饭,小的坐在桌前写作业。我说怎么多了个男孩,孙美娇说:“是我三姨的孩子。”见我不解,刘三敏在一旁笑了,说是自己的儿子。刘凤环问三姨:“盆里的剩菜放哪儿?”刘三敏说:“问你妈。”刘凤环便向厨房外喊着:“妈———”

  ( 新浪-燕赵都市报) [编辑: 刘丽莉]

  2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贫寒夫妇和11个孤儿(组图)
  周玉鹏夫妇记不起来从哪一天起孩子们开始对他们改称“爸爸”“妈妈”的,但刘凤环的日记中记得清清楚楚:

  12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回到家中,给姐妹们开了一个秘密大会,我对姐妹们说:“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姐妹们异口同声地说:“你说吧,我们同意。”我对他们说:“我们叫阿姨不顺口,叫‘妈妈’吧。”姐妹们听后都同意了。而阿姨却说:“你们叫也可以,但不要引起你们家人的误会。”我们都说:“没事。”于是我们开始称阿姨为“妈妈”。我简直太高兴了,简直要欣喜若狂!

  叫刘二敏“妈妈”,周玉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爸爸”。

  刘二敏说当听到孩子叫她“妈妈”,她觉得自己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是个称职的妈妈了。

  刘凤环在日记中还有给刘二敏过生日的描述:“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妈妈的生日。我们想为妈妈买个生日蛋糕,或者买束花,以表示我们对她的感激和爱。但是我们没有钱,于是我们吃完晚饭后,都跑到妈妈的卧室里去,这一个搂着妈妈的胳膊,那一个抱着妈妈的腰,还有的去亲妈妈的脸,我们9个姐妹送给妈妈一首歌,名字叫《只要妈妈露笑脸》:历尽苦难的好妈妈,我们的好妈妈,只要您呀笑一笑,全家喜洋洋。满天乌云都消散,都呀都消散,满山遍野百花香……”刘二敏说,那天她哭了,孩子们也都哭了……

  孩子们之间也称呼大姐、二姐、三姐……,周玉鹏夫妇自己的大儿子周冲成了三弟,小儿子周凌霄成了十三弟,孩子们亲如手足,倒是小儿子凌霄调皮捣蛋,常常挨说。有一次家里给孩子们买了苹果,凌霄冲上去抢了一个就跑。刘二敏同朋友谈起这件事,说孩子们个个都好,就自己的儿子难缠,“他仗着这是自己的家,在家里最小。”朋友听到这里,忍不住提醒:这本来就是他的家啊。刘二敏也恍然大悟,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吃,一起住,连她自己也常常忘了哪个是自己生的,哪个不是了。

  晚饭后,是孩子们写作业的时间,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周玉鹏给孩子们安排了一项额外的作业,就是诵读四书五经。每天读一二百字,读100遍,这天读的是《论语》公冶长第五,孩子们说读到50遍时就背过了。周玉鹏坚信,这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用不尽。

  年龄最大的苑云玲今年15岁,正在读初三,成绩不是很理想,如果考不上高中,周玉鹏帮她安排了三条路:一是去北京打工,那里有同村的朋友,可以照应;二是去周玉鹏一位朋友的公司工作,管吃管住,还会有一份不薄的工资;三是留在家里,帮着父母照顾其他孩子。云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三条路,她说,“我想替爸爸妈妈分担点儿劳苦。”

  周玉鹏很少接受社会的捐赠。在他看来,自家的孩子自家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接受了捐赠,就是把这个责任推向了社会。但是他的善举还是感动了许多人,经常有或近或远的热心人来家里看望孩子们,带来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中有一对来自泊头的夫妇让他感到格外温暖,他们总是叮咛他:“好歹把咱孩子养大,……有什么事儿就说话,咱一块想办法。”一个“咱”字让他觉得不再孤单,因为不管多大的困难都有人愿意同他一起担当。

  与周玉鹏告别时,我问他,抚养十几个孩子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没有觉得有些苦?

  周玉鹏回答说:“没有觉得有多苦,感觉到这就是平常过日子。看到才来了几个月,孩子们都长胖了、长高了,小脸都红扑扑的,真的很高兴。尤其是每天傍晚孩子们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坐在桌前写作业,我和妻子都觉得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长。”

  我祝愿孩子们中多出人才,周玉鹏的回答朴实、平淡,让人感慨不已:

  “我倒没有这个奢望。我的初衷只是提供给这些孩子跟其他正常孩子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让他们在温暖的家庭里度过他们的少儿时代,身心健康地走入社会。仅此而已。”

  这里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世上还有更多的孤苦无依的苦孩子,周玉鹏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想,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处处都是孤儿们的天堂。(新浪-燕赵都市报)[编辑: 刘丽莉]

  3(来源:东北新闻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