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把山西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03:16 山西新闻网

  ———访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作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山西省如何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山西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田成平说,山西发展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山西省煤炭的储量、产量、净调出量和出口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电力、钢铁、机械等产业有良好基础,丰富的特色农业、旅游文化等资源具有巨大开发价值。同时,传统产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的初级化、单一化、分散化、低效化问题突出。

  “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加快发展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老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需要坚实有力的能源支撑,也对老工业基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田成平说,五年来,山西举全省之力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为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积累了物质条件、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

  田成平指出,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一定要做到四个“有机统一”:

  一是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既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又结合实际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好政府在制定规划、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预防和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化解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二是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有机统一。以新型化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规模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的延伸与创新,通过优化存量与调整增量的互动,解决传统产业不“新”和新兴产业不“大”的问题,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三是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和发展的系统性,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向着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方向迈进。

  四是坚持发挥山西优势和服务全国建设的有机统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发展,为全国发展提供能源服务,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应有贡献,积极摸索老工业基地发展创新的成功路子,在发展山西中服务全国,在服务全国中振兴山西。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战略重点主要是抓好七个方面的优势产业:一是加快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的发展及其延伸与开发;二是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三是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四是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

化工和医药产业;五是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六是发展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七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田成平指出,山西是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较大,挑战最大也是必须抓好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统一。

  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尤为重要、迫切和艰难的是切实解决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政策、法制、技术等层面的工作力度,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

节约型社会,在确保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的速度。要继续抓好煤焦等行业的清理整顿,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按照“谁开采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烟气脱硫、废水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为重点,加大治理力度,发展环保产业,下功夫搞好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治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发展非煤产业,抓好与煤共生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扶持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建设一批生态矿井、生态园区等,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二是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既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发展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四大优势产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深入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太行吕梁两山杂粮干果经济区、中南部平川无公害果菜经济区建设,使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支持省会太原实现率先发展,培育山西最具实力和带动性的经济增长极;以纵贯全省南北的大运

高速公路为轴线,加大沿线资源整合力度,构建经济活力带;抓好工矿依附型城市的改造和创新,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新华社太原4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 高风(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史婷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