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企领导贪污犯罪突出 涉案金额占总数九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06:46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法院分析了2002年以来审理过的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犯罪案件,发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犯罪现象突出,占被告人总数的76%,涉案金额达678万余元,占涉案总额的91.8%。

  研究人员分析其原因在于,在改革进程中,企业权力越来越集中在以经理阶层为代表的经营管理者手中,形成大权独揽,企业重大事务包括企业财务缺乏监督,形成了长官意志,各单位财务人员的去留全凭领导一句话,导致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贪污犯罪的猖獗和蔓延。在此情况下,财务的监督制约功能不具备,于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单位领导不检点,唆使或迫使财务人员做假账,财务人员无法违背,干脆同流合污,最后都跌进犯罪的泥坑。二是财务人员与领导两相情愿,相互勾结,大肆贪污,最后双双落马。

  研究发现,用直接手段贪污的占案件总数的94.7%。财务人员一般采取收入不记账、虚开发票平账等赤裸裸的方法;领导人员则私自作主,任意截留公款据为己有;其他业务人员或仓库保管员则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公共财物。如,北京市丰台区某中学校长姜某,利用负责该校的全面工作及本学校的装修工程的职务之便,在经手该校校舍装修并负责结算工程款的过程中,采取用假发票平账的手段,将本单位工程款人民币20万元据为己有。姜某还在1999年间,以为本单位支付材料费为名,采用假发票平账的手段,将本单位公款27万余元转出,后几经转款提成现金后,据为己有。这些款项全部由姜某经手并独自结算,连财务人员都无从掌握其收支情况,几乎完全在暗箱中操作,为侵吞公款创造了条件。

  有关研究人员分析涉案人的犯罪原因后发现,单位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缺乏制约是贪污犯罪的重要诱因。在我国,以国家为主体的监督制约如权力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党的监督中,对权力的监督是最难的,也是最薄弱的。在权力与监督的较量中,由于监督者的人财物在各级领导、财务人员及其他被监督者手里,所以往往较量的结果是权力占上风。这就使必要的监督流于形式,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违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作者:杨薇 记者 万兴亚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