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青年报:政府机关都应该设立开放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15:42 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天蔚

  昨天是中国外交部三年来的第三个开放日,也是外交部正式确立开放日制度后的第一个开放日。据本报记者报道,在参观过程中,公众最关心的是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及发生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中国人质事件;而通过事先的网上调查,公众最希望在参观中见到的人是李肇星外长。可见公众参观外交部,固然不无好奇、窥视的心理,但更多的还是对外
交、对政治,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国际关系的关心。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外交部应该是诸多政府部门中最神秘也最莫测的部门之一。外交作为一项神秘而复杂的国家事务,普通人不但无缘窥其堂奥,而且连外交人员的身份、行止,也都笼罩在一片蒙眬的纱幕之后。但不知不觉间,李肇星、王毅、孔泉、刘建超等人,却成了知名度甚高的公众人物,人们不但通过电视等媒体领略着他们的个人风采,更是通过他们而关心、了解着中国的外交,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了解国际安全局势,了解中国公民在国外的安全情况……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以独立的身份直接与外界发生联系,外交不再是单纯的国家关系和国家事务,而是与每个公民利益切身相关的公共事务。同时随着现代政治观念的普及,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和诉求也空前高涨。这一转变过程,与按照国际惯例而实行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步演进,使曾经最为神秘的外交部,一变成为最为开放的政府机构。

  而这种由神秘向开放的转变,正是现代政治制度最核心的特征之一。因此不独外交部应该设立开放日,其他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也都应该设立这种制度,以增加公众对决定其命运的公共事务决策过程的了解。而且在开放、参观的基础上,还应该逐步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公众对政府机关的监督、质询。

  应该承认,中国政治正在逐步走向民主、公开、透明的过程之中。每年“两会”期间,围绕各项议题进行的讨论,及媒体围绕这些讨论而进行的报道,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公民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渠道。围绕各种公共事务进行的听证会,则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公民广泛参与决策的条件。但也必须承认,在上述各种渠道和途径中,由于人大代表与其选民之间联系的渠道还不多,各种听证会也存在程序缺陷和行政主导倾向,这些都妨碍了公众对重要事项的参与。

  政治是复杂的,一般公众或许没有足够的能力了解其奥秘。但是,公众又是最聪明和现实的,社会能够给予公众多少参与政治的机会,公众就可能建立几分对政治的信心。反之亦然。因此,各级人大及政府各部门,都应该学习外交部的经验,逐步建立“开放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多的“监督日”、“质询日”,使公众有更多的机会以直接的方式问政、议政,公众才可能树立对中国政治文明的信心。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