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观察:该怎样对待名人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16:21 金羊网-羊城晚报

  小乔

  天河区今年内要实现无坟化,而在广州市进行的文物普查中,这里偏偏又有不少的名人古墓,它们将何去何从?媒体表现出了他们的些许担忧。

  (见4月14日《羊城晚报》A8版报道)。

  说来这也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要常常面临这样的两难。近日泉州当地媒体报道称,紧邻泉州市区的清源山,自隋唐以来,一直是“公墓地”,历代累计至今,这里已经有1.4万座坟墓,其中有不少名人墓和名人祖先的墓。据说近期要将其全部迁出。语出惊人,立即引起海内外关注,一时议论纷纷。

  面对一座座静默无言的坟墓,今天的城市发展决策人不再是肆意地对待,而是真正把它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来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一种令人欣慰之举。更何况,还有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法:一是如确有材料证明是名人古墓的,可以缓迁;二是集中迁葬,建立一个天河区名人古墓陵园。

  两条处理办法似乎都是切实可操作的,但或许会有一些难度,或许还有些令人困惑。比如,要做到缓迁,就必须要有墓主的后人或有热心人士去找到过硬的证明材料,而且,还要文物部门打破正常流程,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科学的鉴定,否则,待迁走了又被确定为文物,那一切都晚了。而如果将古墓集中迁葬,它的文物价值又会否受到损害?失去了原生环境的所谓古墓还有多大意义?是不是只成了一个十足的赝品?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才算是名人,也要有个可以衡量和界定的标准。标准不细化,就有可能造成名人泛滥的倾向,徒添操作上的烦恼。综而言之,大体是四条:一是大文化范围内的知名人士;二是在其专业领域内受到多数人认可和推崇的;三是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做出过积极贡献的;四是已故的、诞辰过了百年以上的。

  所以要实行城市无坟化,据说一是因为大量坟墓散落在市区,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土地、争环境;二是有碍观瞻。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看到,很多的城市很好地保存了墓地等古迹。青岛的万国公墓已成为旅游的名胜,西湖周边有着大大小小的古墓无数。巴黎的墓地也被列为名胜之一,用以招徕游客,而且据说每一坟头都种植奇葩数种,满眼云蒸霞蔚,简直是座花园。阴惨的死亡、凄凉的坟墓,在这里却偏偏被收拾得如此风光旖旎,淑气融和。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譬如收取一定的绿化美化管理费,对坟墓进行“包装”,让它不会有碍观瞻,影响风景。

  全世界凡是有文明历史的城市,比如莫斯科、圣彼得堡、巴黎、伦敦等城市无不突出文化名人墓地。名人墓总是能吸引大批的群众去纪念和凭吊他们,老托尔斯泰的墓每年有六百万人去参观。将这些文化名人墓专门突出出来,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崇敬———他们的墓地应该是让我们朝拜的地方。

  (晓航/编制)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