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晨报越办越精彩966966新闻直通车昨开进重庆邮电学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04:36 重庆晨报
晨报越办越精彩966966新闻直通车昨开进重庆邮电学院(图)
  小记者与大记者交流采访心得。本报记者何熠摄本报讯(记者谭遥顾晓娟文创)带着红领巾,身穿统一的蓝色小记者工作服,昨天上午,全国小记者少年宫培训站的9名小记者和晨报记者一起,将966966新闻直通车开进了位于南坪黄桷垭的重庆邮电学院。

  这是晨报966966新闻直通车第二次进入大学校园中“摆摊”,给现场读者发送“读者连心卡”,并免费赠送晨报。

  晨报越来越精彩

  上午9时许,大小记者们来到重庆邮电学院。天虽下着大雨,但在门口守侯多时的同学们却热情高涨,向记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对晨报的希望。

  移通学院大二一位姓李的同学讲,重庆晨报作为重庆的一流媒体,一份都市类报纸,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应多刊登大学生关心的内容,以壮大在高校中的读者群。李同学介绍,就阅读兴趣而言,大学生喜爱体育、娱乐类新闻。而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却是教育、求职类的信息。“晨报已让我们爱不释手了,越办越精彩!”

  小记者个个敬业

  在现场,到处可见一个个蓝色的小身影,这些小记者拿着录音笔,带着采访本。

  “你最喜欢看晨报的哪些部分?”“你觉得晨报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记者刚刚把三名小记者领到采访对象身边,小记者们就迫不及待地围着几名大学生做起采访。

  据介绍,小记者们都是市少年宫小记者培训站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都是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

  除了做晨报小小调查员之外,小记者们最关心的还是他们心中向往以久的大学生活。“你们老师会布置作业吗?”“电影周经常都有吗?”在这些年龄十来岁的小记者心目中,美丽的大学校园,丰富的课余生活,都让他们羡慕不已。

  小记者老“出错”

  本次与晨报966966新闻直通车随行的小记者,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正规的采访任务,出错自然在所难免,趣闻更是层出不穷。

  看电脑忘采访

  昨天上午,记者带着3名小记者到重邮勤工助学中心进行采访。进门前,记者特地向小记者交待了采访要点及注意事项。当时,中心的几名学生正在维修电脑,三名小记者一看见拆开的电脑零部件,立即一拥而上,摆弄起零件问东问西,全然忘记了此行的“采访”目的。

  “嗯、嗯”,记者只好假装咳嗽示意,三名小记者这才依依不舍归队采访。

  转身就忘词了

  廖廖是所有9名记者中看上去最小的一个,不过却聪明机灵,反应也快。在采访过程中,廖廖总以层出不穷的稀奇问题令大记者们刮目相看。“采访要做那些准备?”“对方不回答问题怎么办?”记者一一回答小家伙一股脑抛出的大堆问题,但他自己却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记者回答完时,小记者自己却忘了要采访的问题。

  本报记者顾晓娟文创谭遥

  贫困生勤工俭学投递晨报到寝室

  自上月中旬起,重庆邮电学院李俊(化名)三位贫困生开始勤工俭学,穿梭于各个寝室之间,向同学们推荐订阅晨报。半个多月来,有100多个寝室相继订阅了晨报。据了解,贫困生问题得到重视,重邮为了多渠道解决其温饱问题,已为贫困生提供近千个工作岗位。

  半月推销晨报百份

  李俊等三个同学是重邮勤工助学中心的一分子,半个月来,三人每天一有空闲就拿着宣传资料,走进寝室,征集订户,每周至少工作十多个小时,半月推销晨报100多份。

  李说,重邮很多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同学们大多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因此在征订过程中常常碰壁。“对我们来说,多一个订阅户,就多一份成就感。”李说,自己还要继续推销下去,因为自己看重晨报。

  勤工俭学很快乐

  据重邮勤工助学中心负责人刘景刚介绍,学校贫困生率为22%%。为了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学校通过勤工助学的模式为贫困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并给付适当报酬。

  学计算机的大三贫困生吴超(化名)来自黑龙江,大三后,通过面试来到重邮勤工助学中心工作。

  “你是贫困生吗?”记者单刀直入,想看看其反应。没想到,吴超很爽快,一点都不腼腆,“对,我是贫困生。”

  吴超说,并不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就比别人矮一截,“作为弱势群体,不能整天陷在贫困的境地不能自拔,更无需去攀比,否则做什么事都会半途而废。”

  吴超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除了打球、每天三个小时的上班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大学三年来,除了学校组织的外,吴超没看过一场电影,但觉得很充实。吴超的说法是,在心理上,不要以贫困生来给自己定位。

  贫困生当自立自强

  移通学院大三学生王阳(化名)来自山西,自从上了大二,就基本靠自己养活自己。现在他的身份是勤工助学中心科技服务部部长。

  “人穷志不穷,今后自己肯定有出息。”王阳自信地说,“贫困生一点不比其他人差,相反,他比他们早立足、早进入社会,竞争力也比他们强”。

  王阳说,自己拿到了“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也拿过学生奖学金,加起来有一二十张证书。他很满足于目前的状态。

  助学贷款投向贫困生

  重邮宣传部副部长何先刚对学校的贫困生深有感触,他说,贫困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学习的同时、还要背负起经济上的窘迫,很不容易,校方常常是抱着很心痛的态度去看待他们。

  现在大学教育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过度到大众教育,因此,必须对他们的学习和生存状态投以更多的关注。尽量让他们不低人一等,让他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何先刚说,学校采取了多渠道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难题,目前已落实了3000多万国家助学贷款、惠及2000多贫困生。在勤工助学方面,让他们进入办公区、网站、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商品销售店等地方工作,并给予适当报酬。本报记者文创顾晓娟谭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