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话语权之争与污染伎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07: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国家环保总局与水利部淮委会(以下简称“淮委”)近段时间点燃的“口水战”,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综合4月13日《中国青年报》《竞报》报道,12日,环保总局官员向记者表示,淮委应首先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建议,经环保和水利部协商后,再统一公布,而非由淮委自行发布。

  淮委5日公开发布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限制总量指标;环保总局官员10日予以质疑,指
出淮委的信息公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淮委应依法向环保部门提出限污建议,而非发布;两天后,水利部回应称,《水法》的条文中未有任何禁止水利部门向社会发布信息的规定。

  其实,搅动公众视线的并非两个部之间如何为信息发布而有的争论,而是淮河治污与生息于江淮大地上的上亿公民的饮水问题休戚相关,而是如何遏制住污染黑手伸向清波荡漾之河的难题。

  我们注意到,此次淮委发布的淮河治污指标与目前的污染物实际排放情况差距太大,即与现实中的排污状况形成了反差。毋庸讳言,水利部这记“重炮”客观上给负责治理污染的各级政府环保部门造成了压力。淮河治污严重,沿岸的百姓“守着淮河买水吃”就是明证,无奈,清水一年年变黑,谁敢提着木桶下河担水呢?

  这让我想起被称为“淮河卫士”的霍岱珊,他常年用镜头捕捉排污黑手,第一个向公众揭示了淮河10年治污不成的真相。他总结出排污者的“污淮伎俩”让人触目惊心。

  之前有媒体报道,1994年6月,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召开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治淮10年,193亿元的巨额治理费就像“打了个水漂”。为何近二百亿巨款砸进淮河“洗不清”黑水呢?这从霍岱珊总结的“污淮伎俩”便可窥一斑。

  显然,作为淮河两岸“上下游”的各级有关部门愧对于淮河清水“守夜人”的称号。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一级级的治污达标欺骗,一次次的检查过关,就是胆小如鼠的排污户,也会在检查团眼皮下实施他们的排污“三十六计”的。因为他们心知肚明,中央级机关鞭长莫及。惟一能揪住他们排污黑手的只有当地的执法部门,这些部门官员却在“经济要发展,步子要加快”的基调指引下,往往是“吼得重、打得轻”的。

  基于此,笔者对近日两部委的“口水战”增添了一份担心,甚至让人看见固有的机关陋习。谁发布江河污染现状其实早已不再重要,为话语权之争更是白耗时间和精力,因江河被黑之痛早已痛在明处。群众希望看到的是治理淮河污染的大刀阔斧的影子,想听到的不是争论声而是清水流动的汩汩声响。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