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侨乡晋江兴起民间慈善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10:56 新华网

  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人文汇萃,被称为“海滨邹鲁”。晋江人素有济贫帮困、扶弱助残的传统,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晋江人大兴慈善之风,民间慈善活动影响不断增加。2002年,晋江成立了中国首家县级慈善总会,开展“解困、助行、助学、复明、社会福利”等五大工程及“慈善安居工程”,到今年3月底,先后为晋江2208名特困病灾群众解决治病、生活难问题;为171名特困残疾人购置轮椅或装配假肢;为1070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为254名特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兴建、购买了一批福利设施,共累计支出善款2650多万
元。

  新华网福州4月17日电(记者李凯周正平杜斌)在福建省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失明老人黄免近日常常要求家人扶着她到不远处新建楼房的工地上,“听”房子建造的进度。她说:“多亏了慈善总会资助3万元,我这70多岁的瞎老太太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新房了”。黄免是当地的特困户,一家5口人中有两人持有残疾证,长期借住在一所危房内,生活困难。今年春节刚过,喜讯传来,晋江市慈善总会在全市开展“慈善安居工程”,黄免和其他50户残疾、无房的特困户被列为首批资助对象。黄免兴奋地告诉记者,新建的房子还有一层店面,将来的生活也有着落了。

  黄免是近年来晋江接受慈善捐助的数以千计的特困人士之一。近年来,晋江兴起的民间慈善捐助热为众多社会弱势人群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晋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人文汇萃,被称为“海滨邹鲁”。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凭借海外资源的优势和晋江人特有的“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迅速发展成为福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中国经济最强的县市之一。在狭小的6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星罗密布了数以万家制鞋、服装、食品等民营企业,拥有中国名牌、驰名商标20个。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了438亿元人民币,90%以上来自民营经济。

  晋江人素有济贫帮困、扶弱助残的传统,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晋江人大兴慈善之风,民间慈善活动影响不断增加。2002年,晋江成立了中国首家县级慈善总会,并在短期内迅速募集到逾1亿元的资金,募集资金之巨,在全国县级慈善机构中首屈一指。此外,近两年来,海外华人华侨捐款晋江公益事业的资金每年也在1亿元以上。晋江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开展了“解困、助行、助学、复明、社会福利”等五大工程及“慈善安居工程”,到今年3月底,先后为晋江2208名特困病灾群众解决治病、生活难问题;为171名特困残疾人购置轮椅或装配假肢;为1070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为254名特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兴建、购买了一批福利设施,共累计支出善款2650多万元。

  晋江慈善活动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慈善总会也定位于民间机构。在全部36名正副会长中,只有一名是政府官员,其余绝大部分为当地民营企业家。总会吸收国外善款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实行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财产收支定期接受审计,定期向社会公布。

  晋江慈善总会会长,中国著名企业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说,晋江人尤其是晋江的企业家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的同时,社会责任及回馈社会意识不断加强。多年来,晋江的企业家和各界人士,不断以个人行为资助社会困难群体度过难关。如今,在政府的推动下,他们把富有博爱、人道、公正的慈善活动由个人自愿行为转化为群体的自觉行为,成立了慈善总会,更加有利于推广慈善行为,提高公民慈善行为的自觉性,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慈善总会的活动不断展开,晋江民间正形成浓厚的慈善意识,“以人为本,爱在晋江”观念在社会大众中迅速传播。2003年,晋江市将每年12月18日定为“晋江慈善日”,大大推动了晋江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义诊、义演、辩论赛、“一元捐”等活动层出不穷,“慈善日”的踩街募捐活动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晋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慈善总会唯一来自官方的副会长龚子猛说,慈善事业是文明程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民营经济的壮大也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晋江的发展不仅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富有经济活力的“品牌之都”,更要打造一个富有文化活力的“海滨邹鲁”、文明城市。(完)(责任编辑:康宁)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