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作者充满朝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08:33 东方网-劳动报

  从阡陌交通到通衢大道,从破旧棚户到摩天高楼,从寂寞桑田到繁华都市……四月,灿烂的阳光洒满浦江两岸,15年,一个新生的浦东,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不仅是浦东的城区,浦东的工作者同样如此。

  普通话成了第一语言在浦东的高楼大厦下,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一半西装革履,一半风姿婀娜,年轻的面孔是他们共同的特征。穿梭于浦江两岸的地铁二号线也验证了
这一点,调查显示,二号线的乘客偏年轻化,68%为18岁到30多岁的人群。除了年轻,这些工作者还有着另一个特点,在这里,普通话成了第一语言。

  发展到今天的浦东,吸纳了来自全国的150万“新上海人”安家。移民,对上海来说并不陌生,而15年前,对上海的新移民而言,浦东开发更是开启了一扇门。15年后,从陆家嘴到张江,浦东为“新上海人”制造了无数机会。

  同样,浦东的开发开放,丰富了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3万多名外籍人士走进浦东,与在景点穿旅游鞋的外国游客不同,浦东更多的是“老外”员工,他们西装革履,神情严肃,在为工作和生活忙碌。

  海纳百川,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作者相信,浦东是他们的,他们就是浦东的“主人”。

  经济增长转为人的进步

  其实,浦东不仅让工作者成为“主人”,浦东的开发开放历程,也在加速他们的成长。与成千上万的新移民同时来到浦东的,还有蜂拥而至的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汇集、碰撞、融合,无疑也有痛苦。以浦东政府为代表的各方,对此进行了协调和规划。

  以浦东新区总工会为例,国外企业原本对集体合同颇有担心,工会对此予以专门解释和沟通,使这些国外企业认识到集体合同和他们原本想像的不同,追求的是双赢的结果,签订集体合同后,工作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企业发展更快了。

  正是通过这些数不胜数的事例,浦东成功地把经济增长转化为人的进步、生活提升和环境改善,人力、资本和资源在浦东的流动,造就了独特的“流动、开放”气质,一个个符合国际惯例、中西交融的企业机制在浦东形成。而这又促进了浦东工作者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到“海归”如鱼得水,普通维修员成了IT专才……

  记者张弘(来源:劳动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