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把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西柏坡村发展红色旅游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09:53 河北日报

  “礼让路”、“寄语林”、“插秧田”、“救儿碾盘”……这些颇具寓意的名字来自那座藏在大山深处却名满天下的小村庄———西柏坡。

  初春时节,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刘力伟带着记者一路走一路介绍,言谈中透出自豪:“当年村里家家都住过中央机关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至今许多老百姓还保存着党中央当时留下的历史文物。党中央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旅游的推进,正在让这些精神
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熙来攘往的客流让困境中的西柏坡人看到了希望,发展旅游服务业成为他们迈向富裕的第一步

  西柏坡村有着光荣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写下过浓墨重彩的篇章。但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单凭这些并不能挖去西柏坡的“穷根”,改革开放以后,西柏坡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度落后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训在这里行不通。西柏坡靠山,可山上一无矿产、二少良田,人均2分耕地让勤劳、朴实的村民难展拳脚;西柏坡靠水,可1998年岗南水库被定为省会的饮用水源地后,曾经红火的网箱养鱼业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西柏坡的发展靠什么?”这成为摆在每个西柏坡人面前的一道严肃课题。

  近年来终日熙来攘往、川流不息的游客,让西柏坡人终于看到了希望:西柏坡纪念馆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来的不只是客流,还有大量的资金和财富,这就是西柏坡村最大的资源。村班子经过科学论证,最终果断地提出了“立足西柏坡优势,打好西柏坡品牌,借助纪念馆拉动,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思路。

  西柏坡人立即行动起来了,家家办起了家庭旅馆和饭店,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安排食宿;村边路口、纪念馆旁摆起了摊位,出售旅游纪念品和自家产的花椒、瓜子;还有的村民经营游船,载着游客湖上泛舟……目前,全村60户有400多个客房床位,170口人八成从事的是与旅游相关的产业。

  70岁的韩花珍大妈人称“阿庆嫂”,是村里最早的“生意人”。从十几年前摆小摊卖茶水、冰糕、茶叶蛋,到今天投资50多万元盖起全村最气派的家庭旅馆,她见证了西柏坡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她告诉记者,全家8口人除了开家庭旅馆外,还在纪念馆内承包摊位从事纪念品经营,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副产品是带动了种植结构调整。针对村里及纪念馆周边饭店多、蔬菜需求量大的特点,2002年西柏坡村建成了占地18亩的大棚菜生产基地。从此,无论春夏秋冬,游客都可以吃上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农民也因此获得颇丰的收入。

  西柏坡人不满足于提供配套服务,他们要开辟自己的旅游景点,把游客既引进来又留得住

  2002年12月6日,这是在西柏坡人心目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冒雪来到西柏坡村,走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普通农民,鼓励西柏坡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首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中一段轶事至今让西柏坡人津津乐道:在韩花珍家,当总书记得知建家庭旅馆的借款还需七八年才能还清时,关切地问:能不能提前还清?韩花珍回答:现在来村的客人还不太多。总书记认真地对随行同志说:下次来,我们就住家庭旅馆。

  胡锦涛总书记的话不仅带给西柏坡人巨大鼓舞,而且激励着他们拓宽经营思路,广辟增收渠道。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推进,西柏坡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为游客提供食宿、购物服务,西柏坡当年家家都是房东,如今户户都可以作为课堂,每一位老党员、老干部都可以讲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西柏坡村委会名誉主任李德启对记者说,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开辟自己的旅游景点,把游客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玩得好。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去年8月,石家庄市西柏坡爱国主义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他们发掘了村里第一位妇救会主任、现年83岁的焦春雪,董必武夫妇救活的幼儿、现年60岁的老党员闫青海等一批典型人物和事迹;整理恢复了毛主席给村民让路的礼让路、教村民插稻秧的插秧田、中央机关劳动的中央菜园、周总理题写的西柏坡纪念碑等10处新景观。

  现在,到西柏坡村参观的游客会发现,这里几乎一步一景,人人是义务讲解员。游客在这里可以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可以推起独轮车、挑起扁担、抬起担架,重温老区人民支前的历史场景,可以爬柏坡岭、乘船游柏坡湖,还可以品尝山区乡土特色的农家饭菜……一位河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在这里接受过为期两天的素质培训后,深情留言道: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对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很多益处,也许能够改变我的一生!

  红色旅游不仅带给村民实惠,而且也促进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变了老区人的精神风貌

  红色旅游的发展,让西柏坡人品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0多元,摩托车、彩电、手机这些从前的稀罕物现在已经走进了普通村民家庭,还有不少农户购买了汽车。

  更让西柏坡人感到惊喜的是,红色旅游的发展还促进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变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农家乐旅馆的女主人史素格说得好:过去是捧着金碗要饭吃,看不见奔头儿。如今不同了,大伙腰包鼓起来,心气儿自然高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村容村貌是一个村的脸面,为了把西柏坡的脸面打扮漂亮,去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西柏坡村对各家各户的厕所、厨房和猪圈进行改造,修建了沼气池、安装了太阳能,厕所、厨房还贴上瓷砖;村内街道及通户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并投资20万元修建了环村路;新建了两个污水处理池,所有饭店、旅馆排出的污水都要先经过处理再排放;投资70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广场,并对村里的主街道全部进行了绿化……

  不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西柏坡人茶余饭后还多了些陶冶性情的好去处。农民科技书屋、多功能教室、村史展览、村文艺宣传队,这些文化设施让农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学知识、学科学,利用知识来发家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刘力伟告诉记者:我们村既没有封建迷信和赌博酗酒现象,也没有越级上访告状的,大家都一门心思靠双手勤劳致富。

  又是一年春来早。自国家有关部门将今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后,西柏坡人的心劲儿更足了,走在村里到处可以看到正在大兴土木的家庭旅馆,那一面面红色砖墙与老区人朴实、热诚的笑脸辉映在一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本报记者刘新航李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