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学校园手机是否当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3:34 东方早报

  南京34中自律公约取代“手机禁令”昨天,一条有近千名学生签名的横幅出现在南京市第34中学的校区显眼处:“坚决杜绝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场”———从18日起,该校开始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前提是必须遵守刚出台的“中学生文明使用通讯工具公约”,“杜绝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目前不少中小学校规定的“手机禁令”事实上作用不大,但公开允许中学生在校
携带、使用手机,这在南京还是首次。

  “手机禁令”名存实亡

  据该校德育处主任屠小鹰介绍,第34中学在两年前发布了“手机禁令”。

  “但禁止容易,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屠小鹰说,“而且,禁得越紧,学生越有逆反心理,在校园里看到老师就将手机收藏起来,一出校门就拿出来,一幅‘你奈我何’的表情,疏远了师生关系。”

  事实上,“禁带手机”已名存实亡———该校对约1500名非毕业班学生的调查显示,2/3的学生拥有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2/3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利大于弊”,26.7%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另各有3.3%的学生认为“有利无弊”、“有弊无利”;而且,有80%的手机、小灵通是学生父母购买的,2/3的家长支持学生使用通讯工具,只有16.7%反对或“无所谓”。

  引导学生自拟文明守则

  “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有理有据,譬如影响教学秩序、辐射危害健康、不良短信可能让学生误入歧途等,”屠小鹰说,但手机已成为现代人普及的沟通工具,要想完全阻止其对学生生活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既然禁而不止,不如索性不禁,引导学生文明使用。

  4月中旬,在调查统计出来后,学校用1周时间,让学生自己拟出《文明使用通讯工具公约》,每班10条,由校德育处、团委、学生会汇总,最终选出了“杜绝将手机带入考场”、“不浪费家长的钱”等具有代表性的9条。据介绍,公约10条内容中,除最后一条“违反以上公约者,自觉接受学校相关处理”是校方加上去的,其他均是学生自己制定的。

  家长担忧某些条款难执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支持“手机解禁”,而部分家长仍有担心。高二(1)的曹丛烨告诉记者,“完全禁止在学校用手机几乎不可能,我们班有住校生,用手机和家里人联系再正常不过了;至于考试用手机作弊、发不健康短信等行为,大部分同学是反对的。”

  一位家长表示,《使用公约》中的有些约定操作起来也有难度,“‘上课时间关闭通讯工具’、‘通讯工具不进考场’倒可以执行,但像‘不用通讯工具收发各种不良信息和图片’、‘不拿通讯工具作为炫耀资本’、‘不给家人增加经济负担’等软杠杠就很难操作了。”

  “过段时间,我们会再出一份调查报告,看看学生对自己制定的公约执行得如何。”屠小鹰表示。

  宁波龙赛中学严禁带手机上学

  去,以往是奢侈品的手机已经“飞”入了部分中学生的手中。使用手机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学生在上课、上晚自习的时候频频使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于是有学校看不下去了———最近,宁波镇海区龙赛中学出台了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一旦发现就予以收缴。

  为什么要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呢?龙赛中学的胡老师介绍说该校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任课老师发现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一整节课都在发短消息;二是出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担忧,手机进入学校除了会造成学生间的攀比现象,有些学生到网上去下载笑话,甚至是下载一些不良短信相互传播,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胡老师还称,从家长发回来的1200份回执单中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家长对这个禁令提出异议。据悉,宁波大多中学虽没有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的明确规定,但老师要是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肯定会批评教育,有的老师甚至把手机没收几天。《现代金报》供稿与完全禁止不同,北京安苑北里中学出台规定:上课前由老师提醒带手机的同学将手机放在讲台上。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