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杭行医的美国医生马克说 抑郁症的人碰到最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5:21 都市快报

  马克,这个名字安静地出现在浙医一院心理卫生科的专家名单上。大部分挂号的患者并不知道,他们即将见到的是一位高大的美国医生,还有一位中国医生全程翻译。

  马克(MattMarko),中文名“马俊杰”,在美国获得了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三个学位。2005年4月7日起,在浙医一院心理卫生科开始了他在中国的行医生涯。他是省内惟一持有行医执照的外籍心理医生。他喜欢中国同事和病人叫他“DoctorMa”(马克医
生)。

  马克说:病人与我没有距离

  马克医生的专家门诊安排在每周四上午。4月7日首次门诊的第一位病人是来自台州的高一女生,因为迷恋周杰伦经常做噩梦。马克医生说自己也听过周杰伦的歌,而且觉得不错,两人很快拉近了距离。女孩最后被诊断为“焦虑”。这天有5个病人,马克医生从上午8点半一直忙到中午12点。

  4月14日第二次出诊,挂了9个号,其中有两位患者是听说浙医一院有外籍心理医生而特地赶来的。患者中有思想前卫的年轻人,也有五六十岁睡不好的大伯大妈。

  尽管马克医生只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大部分对话要靠翻译,但浙江病人的态度让他松了一口气:“他们并不把语言沟通当问题,很多人似乎更愿意和一个外国人交流,一些人觉得我会为他们保守秘密,还有人觉得我更有经验,因为我是在外国获得学位的。”

  翻译郭文滔也是一位心理医生。他说:“我感觉不到浙江病人见到外国医生时有什么异样,坐下来就噼里啪啦说病情,很自然。”

  翻译有时无法传递情绪,但马克医生说他会察言观色,根据对方的表情、语调、说话声音的大小来琢磨,可以克服文化差异。

  马克说:杭州病情跟美国一样

  马克医生在杭州碰到最多的是抑郁症患者,跟美国一样。

  浙江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重型抑郁症(没有自控能力,有自杀倾向)的发生率已超过4%,轻型抑郁症(心境障碍)的发生率接近4%,两者相加接近8%。如果再算上双向情感性精神病人(时而抑郁,时而躁狂),发病人数接近浙江人口的9%。这个发病率跟美国近似。不同的是,中国人比美国人多,所以患抑郁症的绝对人数要比美国多得多。

  马克医生说:“中国的飞速发展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问题、适应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节,他们就会变得情绪低落。此时,他们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想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

  马克说:筛查病人中美明显不同

  马克医生三年前来过中国旅游,现在选择正式来工作,是看中了中国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他喜欢杭州这样不大不小而又风景秀丽的城市,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给他的印象是“很有远见”,这是他拒绝北京、上海等医院的邀请、最终选择杭州的理由。

  马克医生主张尽可能近距离地和病人接触、沟通,而不是单纯使用药物。他说,心理咨询并不只是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好像在跟朋友聊天,而是要发现咨询者是怎么思考的,这是发现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问题的线索。他说,美国的心理医生更注重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如果只是用药,那就更像一个内科医生,失去了心理学医生的本义。

  马克医生在美国的心理学经历大部分是在大学里当教授,并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不过在杭州工作了两个星期,他还是感受到了中美两国在精神疾病治疗的具体操作上的不同。美国综合性的大医院里都有专门的心理医疗科室,更多的则是小型的私人心理专科诊所,还有专人对病人进行筛查,决定到底该交给哪一级、何种特长的心理医生处理。但在中国,医生对病人严重度的评估可能更侧重于需不需要住院。

  马克说:中国心理医生不够用

  据统计,30%的美国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人不定期去心理诊所。与国内很多专家不断呼吁注重心理保健不同,美国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马克医生说,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在美国进出心理诊所和进出牙医诊所一样平常。

  有分析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文化背景。美国人重视自己的生活状态,务求身心快乐健康。去看心理医生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带上宠物狗,和家人一起到野外轻松快乐地游玩,也是他们放松的一种选择。

  第二是美国人心理普遍“脆弱”。美国人从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不断被老师鼓励:“做得棒极了,加油!”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而且,美国学校如果没有学生本人同意,就不会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与中国差别很大。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只要有问题就很容易想到心理医生,而他们所谓的问题可能很多中国人不当一回事。难怪有旅美华人总结:中国人神经比美国人坚强,美国人心理比中国人健康。“中国只有15000位心理医生,这恐怕不够用。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善。”马克医生说。

  马克医生的三个优势

  A.给杭州人换个思维

  在一些中国病人看来,马克医生的美国背景是一个光环,但他本人看得更客观。他认为不管是哪种文化、哪种治疗体系,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帮助病人走出心理困境。“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和病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去理解他们。这意味着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病人,诊断病情,直到最后给出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结论。”马克医生说,“不过我也会把这种文化差异作为自己的治疗特色。人有时候换个思维方式,就会豁然开朗,不会钻死胡同了。”

  B.调停国际婚姻

  作为一座国际旅游城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杭州旅游、工作甚至定居。换了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社交圈相对缩小的环境,他们也会产生很多精神问题,比如孤独、压抑等等。在杭州的外国人也需要与他们有着同样思维模式的心理医生来听他们讲心事。

  马克医生还举例说,比如一个美国人在杭州结婚,妻子是中国人,夫妻双方花更多的工夫相互适应,要理解对方的文化、接受对方的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夫妻可能会碰上麻烦。“这时我就是调停大使”,马克医生说,“要让他们明白彼此的想法。我懂西方人的思考方式,知道他们会从什么角度看问题,我会把这些告诉他的中国妻子。”

  C.实现杂交优势

  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许毅说,聘请马克是希望他可以为杭州带来一些新的理念,获取国外心理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和一些实战策略,实现杂交优势。有时候外国医生的一点提示,再加上中国医生的本土化加工,就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

  我是洋导医

  除了做心理医生,马克医生在浙医一院的另一大任务是在国际保健中心给外籍病人做导医。他曾经在美国医院急诊室做过全科医生,现在又对中国医院的流程有了了解,对不熟悉中国看病流程的外国人,应该是一个好帮手。到现在,他已经为胸骨骨折、胆囊炎、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莫名感染的一些外国病人找了合适的专家。有需要的外国朋友可以通过电话0571-87236166找到他。

  马克医生说他很喜欢杭州,可能会在这里呆很多年。将来也许会和中国医生合作开一家私人诊所,也许会找一个杭州女孩做老婆。“我总是有很多想法,未来……什么都有可能。”马克医生说到这里,非常美国式地耸了耸肩。

  (记者傅苓 都市快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