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内厕开放彰显城市文明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6:11 东北新闻网

  任何人在一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需要知道厕所在哪里。小小厕所,关乎民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厕所在内的市政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城市建设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程度。近日,沈阳市沿街公共服务单位的内设厕所大规模向市民开放,有利于缓解百姓如厕难这一难点和热点问题。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这是解决公厕数量不够、分布不合理的一个有效措施。

  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为民服务,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一点一滴地落实到人民群众吃喝拉撒睡的每一个细节上头去。就此角度而言,因地制宜,调动社会资源补充公共设施不足,意义深远。

  点击

  沈阳沿街单位对社会开“方便”之门

  正在逛街,突然内急,四处寻觅不见“方便”之地,这样的尴尬事,如今在沈阳市区不太可能发生了。近日,沈阳市沿街一些公共服务单位挂上了“内厕开放”的标志牌,向过往路人大开“方便”之门。

  为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缓解沈阳市公厕不足及市民如厕难问题,今年2月,有关部门参照外市做法,按国家公厕摆设布局标准要求,号召从3月起,沈阳市公共服务单位(包括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娱乐业、修理业和其他服务性场所)的内设厕所对外开放,供市民和外地游人无偿使用;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设厕所也要对外开放,城建部门将为这些单位统一设置标志。开放内厕的沿街单位,必须保证遵守“纪律”:这些内厕,其产权单位或经营者应当做好卫生管理和设施维护工作,不得随意停止使用。内设厕所应自觉保持卫生,爱护设施。进入4月中旬,沈阳市城建局正式为内厕开放的单位挂牌。4月13日,凤凰饭店、铁西新区政府成为第一批挂牌单位。(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1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公厕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公厕仅1036座,根本无法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要。人们希望增加公厕的呼声很高。但是,受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新建公厕选址难。

  为解决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如厕难的问题,沈阳市贯彻“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于2004年城建工作会议上提出开放沿街公共服务单位的内厕,弥补沈阳市公厕布局不合理问题。据介绍,当年有142个沿街单位响应了有关部门的号召,加入了便民行列。

  为了方便市民寻找公厕,有关部门提出开放的内设厕所要统一悬挂由市环卫处统一制作的标志,开放时间同营业时间相一致。目前,挂牌工作正在进行之中。4月14日,记者在和平区一家开放内厕的餐饮单位看到,蓝底白字的标志牌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市民反映,有了这样的便民标志,找厕所比以前方便多了。

  据了解,沈阳市目前开放内厕的沿街公共服务单位已达575个,国庆之前将达到600个。

  反响

  市民交口称赞

  就沿街单位开放厕所一事,市民对此普遍表示赞同,一位摆小摊的老大娘告诉记者,听说有的饭店开放了厕所,她上街前终于敢喝水了。其中一位姓王的女士说法颇有代表性:“以前为上厕所跑到星级饭店里去,感觉怪怪的,我是尽量不去的。现在一些豪华的饭店挂上了‘内厕开放’的牌子,大大方方进去不会感到别扭了。”

  “说实在话,沈阳街头的公厕确实太少,干我们这行的天天在大街上转,一旦内急还真没办法———只好采取一些不文明的方式。”出租车司机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在大街上找公厕难,逼急了,只好就近找个有遮挡的地方,就地解决。如今,这么多沿街单位的内厕向社会开放,大可不必干那些不文明的事了。

  张先生说:“吃喝拉撒睡,这几件和人生活密切关联的事,有两件和上厕所有关系。政府号召沿街单位开放内厕,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解决如厕难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了。”(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2

  沈阳一位中学教师王先生说,沿街单位开放内厕,是一件符合公众利益的好事。他认为,沈阳市公厕数量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百姓如厕难的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在目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单位的私厕公用,为老百姓服务,大有必要。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史先生说,沿街单位内部厕所的对外开放折射出沈阳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构建和谐沈阳的用心。毕竟,“方便”是人一个基本的要求条件,如果一个城市在这方面都满足不了市民的需要,那就不要谈其他的事情了。

  开放内厕单位: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沈河区中山路一家饺子馆的王经理这样理解内厕开放。4月14日,他对记者说,去年有关部门号召开放内厕时,他们就积极响应,而且同意公开向社会宣传。“出门逛街,谁都会遇到内急的尴尬时刻,拒绝路人入内‘方便’,太说不过去了。”

  和平区南湖公园北门一家餐饮公司的销售主管褚玉霞介绍,他们饭店开张时就不拒绝外来人员使用内部厕所,经常入内“方便”的有送报纸者、环卫工人、交警,也有不少路人。她说,厕所本来就是应急之用的,过路者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进来的;政府号召内厕挂牌开放,是方便市民之举,商家应该支持。

  公共建筑、场所的厕所对外开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共享公共场所内设厕所,这是政府解决如厕难的办法之一。沈阳市一家四星级酒店的李经理认为,国外许多城市并不是到处设公厕,但在这些城市,五星级宾馆、酒楼的厕所都对外开放。她说,商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然有义务为老百姓提供方便。

  记者了解到,一些沿街单位对开放内厕有些顾虑,如认为会增加成本等。李经理认为,投入一定的物力、甚至人力,为市民提供一个免费使用的卫生间,让他们在方便之余,商家也一定有意外收获。她说,在肯德基、麦当劳等美式快餐店的营业点,面积都不是很大。然而,就在这不很大的营业面积里,却必定设有一个面积不算很小,且设施完善、卫生状况良好的洗手间,而且绝对不拒绝使用者。而国内一些店堂豪华的经营场所往往却做不到这一点。她分析,肯德基、麦当劳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为顾客提供一个免费使用的洗手间,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举措也显示着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洋快餐的洗手间投资就是获得丰厚回报是不争的事实,国内的商家难道不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同意开放内厕的商家普遍认为,生活在同一城市的人对城市设施都负有一定维护责任。沿街酒店餐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提供“方便”之处,其实也是酒店餐馆为社会在尽一份应尽的义务。如果因缺少公厕而导致随处大小便现象增多,城市整体环境变差,酒店餐馆等也会蒙受损失,可能因为极小的付出成本,导致大的受损。(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3

  呼吁

  “方便”时请考虑别人

  解决如厕难的问题是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沿街单位挂牌开放厕所,充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沈阳市人大代表、沈河区公厕保洁员教玉章提醒广大市民,在进入公共服务单位内厕“方便”的同时,要注重文明细节,留下文明。

  在内厕开放之前,沈河区公厕管理所曾对区内主要街路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对沈河区中山路沿街单位进行地毯式走访。调查发现,对于内厕免费开放问题,相关场所态度有四种:表示理解和支持,允许行人使用,可以登报宣传;表示理解,允许路人使用,但不愿登报宣传;原则上不允许使用,但有应急可以使用;不允许使用。被调查单位的负责人均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即忧虑如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势必会给单位的经营与管理带来不便。

  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一位同志说,公共服务场所对外开放内厕,这就需要得到“方便”的广大市民在如厕时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注意节水用电,带走轻松,告别不文明行为。

  “内厕开放需要制定细则。”教玉章表示,内厕开放要顺利展开,最重要的是让市民和公共服务单位转变观念。市民要尊重内厕开放单位的用心,在细节上提高文明程度,减少开放单位的顾虑。

  相关人士指出,沿街公共服务单位内厕开放之后,能否继续为公众提供好这项服务,能否应对开放之后有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实质上也成为衡量有关职能部门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尺。有关部门表示,相关的管理规定正在修改和完善之中。

  背景

  顺应民意

  谈起沈阳内厕开放、解决百姓如厕难的问题,多数关心此事的人会想起那位因如厕而尴尬不已的马大娘。关于“马大娘之难”一事,当时的媒体是这样报道的:2004年11月2日,在沈阳街头,56岁的马大娘度过了不堪回首的一天。当时身患糖尿病的她在沈阳市大南街四处寻找厕所,遭到沿街单位的拒绝,以致当街小便失禁。

  马大娘的尴尬被媒体披露后,一时议论纷纷,“整个沈阳应该为那个时刻感到羞耻”。一些人士呼吁,沈阳的公共厕所不够用,这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沿街公共服务单位能否向社会免费开放内厕,为市民开“方便”之门。(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4

  马大娘的尴尬其实早就是政府部门的心头之痛。在此之前,沈阳市环卫部门曾积极支持和鼓励临街单位开放内厕,但响应者不多。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呼吁,公共服务单位开放内厕,解决市民的燃眉之急。

  马大娘事件发生后,市精神文明办向沿街单位发出了一份公开信,号召全市沿街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免费开放自己单位的厕所,并悬挂相应的提示标志,作为公共厕所的一个补充,方便市民如厕。

  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内厕开放这一体现人文关怀,反映城市文明,提升沈城形象的好事进一步深入。2005年2月初,沈阳市首次以政府通告的形式要求,从3月1日起,公共服务单位内设厕所向社会和游人免费开放。2005年4月中旬,由城建部门统一设计和制作的内厕开放标志正式在沿街公共服务单位亮相。

  理念

  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临街的商场、酒店、餐馆等单位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对城市管理而言,在不增加公厕建设投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资源,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城市公共厕所的不足。沈阳市环卫部门一位同志告诉记者,免费开放沿街酒店餐馆等商业单位厕所,至少有几大好处:一是节约巨大的社会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二是解决路人之苦,有强大的社会效益;三是从长远来看,更利于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与规划。

  沈河区公厕管理部门的一位女士认为,沿街酒店宾馆等商业设施本身属公共场所,应该面向公众开放的。而且,开放洗手间,不仅可以赢得潜在顾客,还对自身形象和声誉有益。

  沈阳市人大代表张曼秋说,沿街单位对社会作出一定公益行动,也是其义务所在。倡导公共服务单位对外开放所属厕所,比如餐馆、影院、商场等场所,请他们自愿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之中。这本身是一个企业参与社会服务的问题,一方面方便了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也为自身做了宣传,树立了良好形象。

  有关人士指出,物尽其用,资源共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开放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条件的单位,都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服务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这种服务,不仅体现在宏观管理,也应体现在细微的服务中。把内外有别之“别”分得如此泾渭分明,有违公共服务机构的本意,除非这些单位有保密等特殊要求。(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5

  政府机关开放内厕的现实意义

  在沈阳市政府部门中,铁西新区政府是第一个挂牌开放内厕的单位。有关人士认为,政府机关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场所,而服务除指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包括在可能的情形下,为公众提供各种生活便利。政府机关要想树立亲民形象,就应具有亲民意识,就应将自己放在与民平等的地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一位老师认为,倡导经营、服务场所的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让“不同所有制的厕所”都发挥作用,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有所作为。政府的每笔开支都来自纳税人,政府机关的厕所都属于公共资源,理应为公众服务。如果把机关事业单位的厕所当成“府衙”的一部分,对老百姓出示“禁入”黄牌,这是不太合适的。

  铁西新区的一位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厕开放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折射的是政府如何为百姓着想的大事,拉近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但政府机关内厕开放,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自身的管理。

  观察

  如厕之难

  按照国家建设部标准,公厕建设应按城镇道路人口流量确定和设置间距,即在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公厕间距为300至500米,一般街道间距不大于800米;按地区面积计算,旧城区成片改造地段和新建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按人口计算,一般常住2500至3000人设置1座公厕。沈阳市公厕现状如何?据了解,目前,沈阳市环卫专业队伍管理的厕所只有1000余座,缺口达600座。公厕布局不合理、数量少使市民如厕成为难点问题。

  繁华闹市、主要街道公厕少之又少。记者在青年大街两侧观察,发现现存公厕仅有一座,位于展览馆附近。而离五爱市场最近的一座公厕在客来多超市对面的胡同里,距五爱市场不止300米。在和平区的体育休闲广场,记者了解到,修建广场时原有的一座公厕被拆,虽然几年来各界人士一致呼吁新建一座公厕,但至今没有结果。同样,在市政府广场、惠工广场等处,也难觅公厕的踪影。

  有关人士反映,近年来,城市新建道路越来越多、城市空间越变越大,可公厕总量并未增加,公厕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离不了公厕,可环卫部门在选址建设时,其“左邻右舍”却惟恐避之不及,以至于这些年拆得多,建得少。在沈阳人口最集中的沈河、和平两区,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新建的公厕虽然多为环保型公厕,但数量加起来不过10座。(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6

  公厕布局不合理,小马路、城市边缘地区公厕利用率不高,也是沈城公厕的一个问题。以沈河区为例,从市政府广场往北直到沈阳北站地区,只有团结路板行一座公厕孤悬。而大南街、东滨河路沿线,万柳塘公园内、科学家花园对面、万柳塘公园西门,相距不远却有三座公厕。

  新建住宅小区少了最不能遗忘的基础设施———公共厕所。记者在沈阳市一些住宅小区发现,拥有单独公厕的住宅区几乎没有,只有个别高档住宅小区在会所里设置了公厕。在随机走访了10个售楼部后发现,正在建设中的楼盘也没有一个规划单独公厕。据了解,我国的《居住区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超过7000人居住规模的居住区必须设置公共厕所。但令人失望的是,记者采访中并没有发现住宅小区内的独立公厕。

  公厕少,建厕难。记者了解到,2003年后,沈阳市就没有再增建公厕,因为除了选址难,建设和维护费用高,也是制约公厕增建的另一个难题。业内人士表示,选个地址还要大半年,建厕难,土地、设计、规划、周围的居民都是公厕建设的一个个坎儿。

  探讨

  厕所革命向何处去?

  人有三急,如厕第一。公厕表面看是小事,但事关所有人,这就成了大事。“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成为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厕所峰会的主题。专家认为,小小的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会给当地市民和游客带来方便;同时,作为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其数量、质量和管理水平,实质上是一个城市素质的缩影。小厕所,大问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和谐度与大局观。有关人士呼吁,政府应加大力度,把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已经从事公厕保洁工作十年的沈阳市人大代表教玉章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厕所的外观、称谓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卫生间”、“洗手间”、“盥洗室”、“男士间”、“女士间”……这些变化标志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变革和进步。厕所,尤其是公共厕所,不再是完成生理代谢的简陋之地,而是兼有生理代谢、卫生整理、休息乃至于审美、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场所,折射出人文关怀。在教玉章管理的公厕,记者看到很多便民服务的项目:便于下蹲的方便扶手架、交通导游图、电话簿、物品存放筐、玩具、打气筒、雨伞、雨衣、针线包、纽扣、创可贴、毛巾、肥皂……为了解决广大市民找公厕难的突出问题,教玉章率先提出绘制全市公厕地图的建议,并得到有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沈阳市第一张公厕地图于2004年5月中旬印刷完毕,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过去公厕附近没有停车标志,出租车司机由于怕违章,不敢贸然停车上厕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玉章多次走访出租车司机协会,积极与市交警支队和市环卫处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从此沈阳许多公厕附近多了一处泊车位。他认为,厕所革命需要多方支持,营造厕所文化。(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7

  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冯有为建议,市政府应将公厕纳入财政基金。必须把厕所建设列入区域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最大限度地便利市民和游人;要推动研究和制定厕所建设和管理的统一标准。

  有些人士还呼吁,早日免费开放公共厕所。他们认为,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公厕免费开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体现,正在成为国内先进城市的建设方向,目前已有北京、杭州、桂林、威海、郑州等城市公厕全部免费开放。沈阳目前收费的307座公厕应早日免费供公众使用。(辽宁日报侯永锋) [编辑: 钱文胜]

  8(来源:东北新闻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