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自愿无偿却难施救助 乞丐之死引发救助思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8:39 东北新闻网
  最近,一名乞丐因冻饿死于呼和浩特市红旗街一条暖气沟内。有关部门表示,由于不能强制,对不愿接受救助的城市流浪和乞讨人员,无法实施有效救助,乞丐之死难以避免再次出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何在最大的限度内救助弱势群体,是全社会都应思考的问题。

  自愿无偿却难施救助

  1月11日,位于呼和浩特市火车站的红旗街内,有人无意中发现了躺在暖气沟内的一名男性乞丐。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现场,发现乞丐已经死亡,尸体呈高度腐败。据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三科科长赵高峰说,经过法医鉴定,这名乞丐因冻饿致死,排除他杀的可能性,现已将尸体转交民政部门进行火化处理。三科的民警还告诉记者,乞丐们夜间无处取暖,有的就钻进暖气沟内,别人很难注意,死后也轻易发现不了。

  作为政府救助的对象,民政救助部门是否要为乞丐之死负责?对此,呼和浩特市社会救助站站长张新生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以前的强制收容遣送变成了自愿无偿救助,救助站只能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入救助站,而不能强制执行,那些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救助站毫无办法。
自愿无偿却难施救助乞丐之死引发救助思考(组图)
在呼和浩特市的主要街区,不愿进救助站的乞讨人员仍随处可见。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局长李鸣晓说,前些日子,有市民发现鼓楼立交桥底有人露宿,就打电话给救助站。但是工作人员赶到后,怎么劝导,这人也不愿意跟着上车。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能给他放些棉被。

  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然而,赵高峰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对于不愿进救助站的流浪和乞讨人员公安部门也无能为力。呼和浩特市市容局副局长张久居说,城管部门的人员正常执勤到晚上六点左右,对于夜间发生的乞丐伤亡事件,根本发现不了。

  张新生说,入冬以来,先后有六七十人接受救助,主要是来呼打工者或者丢东西的人。救助站每天有两辆车在街上巡游,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可是很少有人进入救助站。反倒是有人钻空子,把救助站当成免费的旅店,在这里混吃混喝。李鸣晓说,有人即使愿意进救助站,救助效果也不明显。按照有关规定,民政部门给这些人员买票,把他们送回原籍。但往往是工作人员前脚把他送上火车,没走几站地,他就下车又返了回来。

  张新生说,目前,令救助站头疼的是,救助回的病人,花了大笔医药费,病好后却一走了之了。

  救助难难在哪儿?

  未完 请看

  ( 新华网 记者 张云龙) [编辑: 孙鹏]1

  进入冬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的民政救助部门纷纷上街劝导流浪和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可是愿意进入救助站的人还是少数。呼和浩特市民政、市容和公安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目前仍没有什么好办法避免再次发生乞丐死亡的事件。

  生活无着的流浪和乞讨人员,为什么宁愿在街头挨饿受冻,却不接受救助站的无偿救助呢?

  根据救助站和城管部门的了解,流浪和乞讨人员不愿意进救助站一般有几个原因:一是担心不自由或者被送回愿籍;二是对救助站还停留在过去收容遣送的认识当中;三是认为救助站只解一时之难,并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早把乞讨和流浪当成自己长期的生活方式,所以不愿改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袁曙宏认为,目前的救助主要是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对于出现的救助难,最首要考虑的是,制度设计的重心要解决对这些流浪人员既有给他救助,给他饭吃,给他地方住,又不要有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这是现在这个救助制度设计的重点,也是国家现在解决矛盾的重点。

  袁曙宏说,西方的收容站有的条件很好、很宽敞,甚至一个人一间,有卫生间能洗澡,但就有人不愿意去,宁愿流浪,甚至被冻死也不愿意去,这里面有个理念和观念的问题,觉得救助不自由。像这样的情况完全没有流浪汉是不可能的,只能讲从制度上尽量减少,使这些人不因为生活无着而流浪,没有帮助而流浪。
自愿无偿却难施救助乞丐之死引发救助思考(组图)
即使如此艰难,乞讨人员也习惯过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未完 请看

  ( 新华网 记者 张云龙) [编辑: 孙鹏]

  2

  赵高峰说,就呼市新城区来说,每年死亡的乞丐就有十六七个。张新生说,过去的收容遣送制度下,也发生过乞丐死亡的事情。这和现行的制度没有什么关系。

  专家认为,解决救助难的根本的方法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的保障制度。但这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营造救助气氛 完善求助制度

  李鸣哓说,单靠民政救助部门的力量,根本无法救助分散的流浪乞讨人员,更多的时候要依靠社会的每一个人。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对于乞丐之死的关注度并不高。

  呼和浩特市迎宾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董红亮说,乞丐死亡说起来不好听,可实际上人们也并不在意。乞丐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人们都在忙自己的,工作压力大,平时谁能注意他们?市民岳贵军则认为,现在人们对乞丐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一些职业乞丐骗钱,借以发家致富。日子久了,人们的同情心就淡化了,见到乞丐都想,说不定你比我还有钱,我为啥要帮助你。一些真正需要救助的流浪和乞讨人员,因此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自愿无偿却难施救助乞丐之死引发救助思考(组图)
随着街头各类乞丐的日渐增多,得到路人的同情似乎也越来越少。

  张新生说,救助是个全国性的难题,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探索。专家提议,在目前的制度下,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继续营造全社会救助的氛围。扩大宣传,让全社会对重新认识救助站;打击职业乞讨人员,保护人们的同情心。这些需要引起多个部门的重视。

  第二、通过救助站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流浪和乞讨人员的根本困难。在流浪和乞讨人员中,除了生活无着和好吃懒做的,还有一部分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比如为了筹集孩子的学费,与家人赌气出走的。对于这些人员,救助站除了买票送回原籍,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协调,帮助解决其困难,减少流浪和乞讨的发生。

  第三、在冬季,社会救助站更应加强工作的主动性,上街发放棉衣被,送饭送药等。李鸣晓说,政府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一些来去自由的避寒站,逐渐引导他们接受救助,避免露宿街头。(新华网记者 张云龙) [编辑: 孙鹏]

  3(来源:东北新闻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