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治理小广告:“呼死收死”不如“疏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9:3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克星的“呼死你”,最近在国内一些城市不断遭遇“呼不死”的尴尬。为此,深圳市计划将“呼死你”升级为“收死你”。对发现的非法小广告,升级版的“收死你”系统会按照所留电话号码,跟踪连续发送由对方付高费的短信,直至话费扣完为止。(《新京报》4月19日报道)

  过去的“呼死你”系统,执法成本均由政府埋单。追呼一个号码,需要现场取证、查
勘、制作图表、打电话向广告主核实、以书面方式通知电信部门等,投入成本大,收效却甚微。面对大量小广告商采取的摘机、暂时关机、挂机、恶意呼叫转移等“对策”,“呼死你”往往无可奈何,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而新一代“收死你”系统,将由乱张贴者支付短信费用,不再由政府埋单。但城管部门有没有如此“治人”的权力,电信部门能否随便收取这种昂贵的短信费等问题,却受到了一些法律界人士的质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就认为,城管部门对张贴小广告者罚款是应该的,但这是一个行政行为,通知罚款的通知书制作成本应该由政府来支付,现在由受罚者掏钱缺乏法律依据,是强加给被处罚人的义务。电信部门让接受短信者付费则是霸王合同的表现,虽然电信是在城管部门的授意下收费,但这种行为本身是种强制交易的做法,已经涉嫌商业侵权行为。

  城市牛皮癣令人深恶痛绝,“呼死你”不管用,升级版“收死你”涉嫌违法,难道真没辙了?笔者以为,无论是“呼死你”,还是“收死你”,之所以堵不住、禁不死这些小广告,与执法者的管理思路有关。对大街小巷的小广告,许多执法者的惯用手法就是管、治、堵、罚,却很少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更难以想到如何从源头上加以疏导。

  市场经济条件下,街头小广告作为商业资讯的一种形式,其出现有着某种必然性。尤其是在广告渠道还不畅通、广告价格较为昂贵的现实情况下,对于那些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经营者来说,从趋利避害的“经济人”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承担正规广告渠道的信息发布成本,而选择较为低廉的广告形式。因此,面对小广告发布人的低成本诉求,政府应做的不应是一味压制,而应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基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合理规划,让这股内生于市场供给的冲动,通过正当的、合法的途径,低成本释放。

  堵不如疏,比如笔者就曾采访过这样的例子:在山东某城市,当地工商、城管等部门,专门对街头小广告的发布时间﹑地点﹑方式作出规定,并在那些牛皮癣成灾的区域,专门开辟免费的小广告发布栏。如此,不仅使那些小广告的张贴得到有效抑制,还有利于主管部门对小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监督。当然,在加强疏导,为小广告开辟合法空间的同时,也不能弱化监管。依笔者看,着眼于管理思路的创新,疏管结合,以疏为主,效果应该好于“呼死”与“收死”。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