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出租车调价真的是为“的哥”减压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9:51 沈阳今报

  江瑞

  油价上涨,上海“的哥”月收入至少减少200元,出租车运价能否调整?在4月18日召开的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常务理事会上,中国出租汽车协会透露,京沪穗等10个城市的出租车企业正联合酝酿出租车调价公式。(4月19日《东方早报》)

  虽然正如报道指出的那样,今年3月份的一次油价上调,使上海每辆出租车平均每月多花油费300元,尽管沪上各大出租车企业已给驾驶员发放了每人每月100元左右的补贴,但驾驶员的从业积极性还是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导致目前诸多出租车司机压力增大,积极性下降的根本性原因,实际上显然不是油价的上升,而是在于出租车经营权的配置从根本上有失公平合理,在于司机每个月需要上缴的“份钱”实在太多。

  需要看到的是,如今很多城市的出租车管理都在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先由公司取得经营牌照,再租赁给司机。司机和公司签订承包合同,按“大包”或“小包”等不同形式一次性向公司交纳牌照租赁费,取得出租车营运权,司机每天向公司上缴数额不等的“份钱”,一年按360天计算,风雨不误。

  而这种公司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容易使得现今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压力增大。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份钱”,不少出租车司机每天工作必须在10小时以上,月行程1万多公里,没有公休日、节假日;一方面会因为出租车司机劳动强度过大,超长时间疲劳驾驶,极易引发各种交通事故,使行人、乘客、司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得不到保障;而最为直接的,是这种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使得现今很多城市的出租车价格整体上早就居高不下,让普通市民叫苦不迭,难以承受了。

  而且,目前最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凭什么这些出租车管理公司可以如此旱涝保收?既然是公司化经营,那么,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其必然要为市场上包括价格波动在内的各种变动承担责任,为包括石油价格上涨在内的各种因素多支付成本。可是如今,为什么公司自身不选择降低出租车司机的“份钱”,而一定要广大乘客为石油价格的涨价买单呢?现在的出租车公司又是基于什么身份,可以如此动用上调价格的手段呢?难道他们觉得现在城市的出租车价格太低了吗?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出租车管理公司是真的想为出租车司机减轻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那么,目前看来,最为直接、有效和关键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下调出租车司机需要上缴的“份钱”。而我们的政府,不仅不能轻易地满足这种价格上调的要求,而且需要从根本上反思目前这种公司化管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重新寻找一种更适应于城市出租车的发展,能够真正让老百姓、出租车司机等各方面相对都满意的管理模式。

  实际上,由于价格的上调必然会涉及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各种涨价的要求,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倍地警惕,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多方面的利益,而不能被一些既得利益群体所左右,绝对不能允许出现那种什么涨价最终都要普通老百姓买单的局面。实际上,近来,我们无比愤慨和困惑地发现,无论是景区门票涨价,还是所谓的房屋贷款新政,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让普通老百姓在为不断上涨的价格买单了。如此一来,在什么都涨,惟独工资收入不涨的情况下,只怕普通老百姓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