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知识产权转化 高校科研的“软肋” 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8:31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4月20日电(记者刘丹、仇逸)在我国,约有80%的专利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作为专利产量主体的高校,其科研成果转化率却不到10%。

  专利研发与市场脱节、专利作用于企业时遭遇“短视”、风险基金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形成了高校科研的“软肋”,严重阻碍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

  为“专利”而“专利”

  “专利本应以市场为导向,现阶段高校的专利往往陷入了‘为专利而专利’的困境。”上海同济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吴广明说。

  在我国,高校科研部门先产出专利,再由专利去“寻找”市场,往往“四处碰壁”,严重影响了知识产权转化。同时部分高校专利申请无视市场导向,重“量”不重“质”,水分颇多。

  而在德国、美国等众多欧美国家,专利的产生过程往往紧贴市场所需:首先,由科技人员构思出好的理念,社会专利服务机构等“媒介”对理念展开市场调研,若证明确有市场前景,服务机构才与高校科研院联手,进入专利研发阶段。

  有关专家介绍,国外这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拥有一批顶尖科研人员,“主意”可否转化为“专利”,先由他们进行分析和市场调研,而后再进入专利研发阶段。

  吴广明说,我国知识产权转化过程中,缺乏像国外诸如专利服务机构这样一种“技术经纪人”去构架专利与市场的“桥梁”,“专利与市场脱节的矛盾一天不理顺,知识产权转化率将很难得以提升”。

  “鼻尖利益”与“战略联盟”

  高校专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实施转让而后服务于经济发展。由于受资金和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从高校科研院引入专利并实施转化,是企业实现产品研发和升级换代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来说,一项知识产权从专利到产品、然后再上生产规模、最后发展为产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况且,从专利技术实施到产生效益,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和开发,以适应工业化大生产。我国企业在引入专利时往往存在“短视”,过于看重“鼻尖利益”,而违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自然规律,这就导致某些原本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专利,由于“孵化时间”不充分过早“夭折”。“企业与专利应该是‘战略联盟’关系。”

  另外,由于有的专利技术确实是企业非常需要的,但是企业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合适的设备,即使专利技术对企业再有用,企业也不会选择购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校纷纷推出“产、学、研”一条龙模式,这有利于高校专利研发者更好地指导企业进行专利转化,但接踵而来的一个问题:高校研发者在指导企业专利转化的漫长过程中,现行的教师考核体制还不能明确判断出,他到底是企业人,还是高校人?

  “专利是否能顺利转化为经济效益,需要企业将眼光放长远的同时,更需要有良好的机制做后盾,为专利转化作智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粟莹说。

  “风险基金”不“风险”

  五六年前,吴广明教授和同济大学的几位教授研发了一种“透明全息防伪材料”,在申请专利后,一直想利用社会风险基金创建公司,投入生产。但风险基金方面给予专利支持的条件却是“一年至少要赢利100万”。

  “投一个中一个,风险基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吴广明说,“在我国,风险基金不承担风险严重制约了知识产权转化。一个完整的知识产权转化的过程应该是:风险基金投入--创建公司--技术产业化--专利转化趋向成熟--产品销售赢利。”

  “没有健全的风险基金操作模式,将切断知识产权转化的‘源头’,完善社会风险基金发展,将为知识产权转化提供肥沃的生长‘土壤’。”(完)(责任编辑:常黎明)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