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亲假制度该改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4:38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据新华社成都4月20日电】(记者周俏春丛峰)“五一”将至,成都某事业单位职工于海姣提前打点起行装,她的目的地不是早就计划好的港澳游,而是准备回黑龙江老家探望父母。

  由于上次的探亲假去广东看望公公婆婆,自己的父母已3年不见,不久前生病住院了。于是,于海姣不得不放弃梦想已久的旅行,把时间和路费用于回东北老家。“回一次老家,
两人来回机票就要8000多元,还只能在家呆三四天。”于海姣苦着脸说:“四年一次的探亲假制度太离谱了。对我们这些异地生活的子女和父母来说,除了短暂的温馨外,更多的是难熬的苦盼。”

  于海姣的抱怨代表了当今许多人的心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性增大,越来越多不同地方的青年人在异乡结婚生子,其中很多人还是独生子女。婚后,双方都想回老家,两边孤守空巢的老人都热盼家庭团圆。可是,颁布于1981年的探亲假制度,却规定婚后4年才能休一次探亲假。这对于一南一北、相距遥远的两个家庭来说,等于8年才能见一次。

  面对探亲假的“硬伤”,人们质问:24年不变的老制度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两地奔忙像“打仗”

  在北京工作的王慧瑾提起探亲假制度就耿耿于怀。她是新疆人,丈夫程峰是湖北人。两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并登记结婚。为了在各自的老家举办婚礼,今年他们向单位请了婚后的第一次探亲假。

  两人回家探亲的主要任务是举行婚礼,先回的新疆,路上就需要4天。因为探亲的时间短,婚礼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王慧瑾父母提前做好的。尽管这样,每天过得还像“打仗”一样,和父母也很难好好坐下来吃几顿饭。王慧瑾的母亲说:“这次探亲加上女儿谈恋爱时的见面,对程峰的考察的时间也不过十来天,可就要把辛苦养大的女儿托付出去,心里真没底。”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王慧瑾听得很心酸。

  20天的探亲假,在新疆转瞬就过了一半。剩下的10天,王慧瑾和程峰又急急忙忙赶往婆家湖北。婆婆身体不好,好不容易盼到儿子媳妇回来,精神和胃口比平时好了很多。临走的前一晚,婆婆终于忍不住哭了。她说:“结婚以后4年才让休一次探亲假,那我未来孙子不是要4岁了才见到爷爷奶奶啊,谁知道我身体还撑不撑得到那一天啊!”王慧瑾和程峰尽管安慰着老人,但心里很清楚,虽然平时也可以利用“五一”“十一”回家探亲,但是机关里不是带薪休假,如果不是休探亲假,就享受不了国家规定的探亲待遇,报销不了往返路费。这对于刚成家的小两口来说,无疑是笔巨额的开支。

  成都市民刘元龙和爱人也都是外地人,6年前两人在成都安了家。现在他们的双胞胎宝宝已经3岁了,两边老人都抢着想看孩子。这4年一次的探亲假实在是太漫长了。刘元龙苦笑着说:“在我们身边,像我们两口子这样都是外地人的情况很普遍,婚后探亲的酸甜苦辣,一说起来共同语言特别多。现代社会都提倡以人为本,探亲假能不能也多一点人文关怀呢?”

  “空巢老人”盼团圆

  成都五星电器集团职员杨蕊和爱人都是独生子,结婚后的探亲假特别为难。像年纪比他们稍长的同事,家里一般都有几个兄弟姐妹,在外地成家后,同样是4年一次的探亲假,可以错开着回去。可是,现在像他们这样独苗苗结婚的也越来越多了,两家的父母都需要照顾,但是他们偏偏一块在外地工作。这4年一次的探亲假总共才20天,该先回谁家,时间又怎么分配呢?

  桂林市民周理权就一个独生女儿,女儿在上海读大学,在上海恋爱结婚。因为女婿也是独子,结婚后探亲假只能他们商量着尽量合理安排。但无论怎么安排,见面的时间都太短,分开的时间太长。

  老周说:“我最担心我和老伴将来有一个先走一步,剩下的那个该怎么办。现在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每月的退休金加上女儿女婿给的钱,生活挺宽裕的,最缺的就是团圆了。真希望国家和单位能调整一下探亲假的间隔时间,多让像我们这样的空巢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老制度跟不上新形势

  据成都市人事局工资福利处杜处长介绍,现行的探亲制度,制定依据是国务院于1981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公布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通知》。至今已经24年了,一直未做任何修订。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省外),每年给予探亲假期20天。已婚职工探望省外父母的,每4年给予探亲假20天。

  杜处长说:“20多年来,我国与探亲相关的情况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为此我们也向人事部门反映过多次,但是我们基层人事部门是没有单独制订政策的权力的,能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只能等待国务院和上级人事部门的政策和规定。”

  四川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昌文认为,现行的探亲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很少,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是分配回原籍工作。在家乡成家生子,探亲的天数和间隔频率比较适应当时的情况。但是现在随着社会发展,人才流动速度空前加快,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亲属分离现状,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一起生活的非常少,有的一家几口分散在东西南北若干个城市。

  陈昌文说:“社会变了,制度不变。老制度明显跟不上新形势了,所以我建议探亲假的修改能早日进入立法程序。国家修改政策是非常慎重的事,如果目前探亲制度的修改暂时无法纳入立法框架,那么我建议单位能根据职工的个人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有职工愿意牺牲五一或十一长假加班,将积攒下来的补休时间延入探亲假,单位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探亲补贴。”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建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多的空巢老人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空巢老人将把更多的需求和渴望寄托在独生子女的精神赡养上。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探亲制度时,能充分考虑他们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以及独生子女增多、人才流动加剧的现状。

  作者:记者周俏春丛峰 编辑: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