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6:0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 随着4月22日第36个“世界地球日”的来临,人们又将目光投向地球环境保护——一个人类在不断努力却又面临重重挑战的领域。

  据新华网报道,近年来,全球气候和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并非无动于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积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

  获奖成果:

  马塔伊在“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方面作出了贡献。她于1977年启动了“绿带运动”,在近30年里,动员贫穷的非洲妇女种植了近3000万棵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上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极作出反应,将保护地球环境问题纳入到主流发展日程中来。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首次授予了一位环保人士——带领肯尼亚妇女绿化全国的肯尼亚环境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就是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和平发展关系有了更深层次认识的证明。

  最近几年来已有一系列有关环境的全球公约得以通过并实施。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环境保护问题有关。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也就生物多样性及化学品管理等问题达成了协议。2004年6月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可再生能源会议上,与会各国通过了一项可再生能源国际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还就各自的能源可再生利用目标作出了承诺。全球瞩目的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也于今年2月16日生效。这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有利于推动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并巩固和加强各国在环保目标上的承诺。

  2005年,联合国还将完成有关减少灾害及小岛国发展等方面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条约的10年回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牵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0年教育计划也将在今年启动。另外,国际社会今年还将召开有关湿地、物种迁移以及沙漠化等问题的全球会议。

  在世界各国,保护地球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地球环境保护领域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今年4月1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及其名誉主席周强获得首届“地球卫士奖”。

  保护地球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尽管人类保护地球的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今年3月,联合国发布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这是第一次就全球范围生态系统进行评估。这份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议、由来自95个国家的1360名专家历时4年撰写的报告为地球环境的恶化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最近50年,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退化的后果正在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

  报告认为,如果目前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的话,地球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发生突变,进而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

  近几年人类的健康正在受到新的威胁,非典等一些新的疾病相继出现,而流感、疟疾等旧有疾病则开始以新的变异抗药形式出现,另外结核病等原已得到遏制的疾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扑。最近亚洲国家出现的禽流感以及安哥拉的马尔堡出血热也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恐慌。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这些疾病肆虐的原因之一。尽管环境因素在其中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我们还不甚了解,但正确的环境政策和管理对控制这些新老传染性疾病无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另外,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越来越明显,它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造成海洋环流变化。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虽然已经正式生效,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本国经济发展考虑,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就曾表示,缺乏头号温室气体排放者美国的参与,国际社会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气候变化政策。

  人类保护地球、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将是一场永无止息的战斗,因为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要想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个人、社会团体、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必须全体行动起来,共同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努力。责编:安然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