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国政府需要有适合阻独促统的大目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0:0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22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今日在香港《文汇报》上撰文指出,对于美日两国近期拋出新版《日美安保宣言》如此公开地、明确地纳入台湾问题和中国军力发展,中国政府应需要坚持不懈地加速自身的力量建设,立足点仍要放在中国自身的军事力量、政治和外交影响的基点,并相应做出战略性应对规划。而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更需要有适合“阻独”促统的大目标,辅之以针对岛内基本政治演化的创新纲领、创新政策和创新策略。
时殷弘在文中指出,如果失去长远的战略性思考框架和战略规划,在处理“遏独”这类当前具体问题时,就可能会表现出不应有的犹豫和波动,这是中国政府需要避免的。 有舆论认为,美日两国政府可能还将在一两年内发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修改版,其中可能明确加载在军事上应对台湾问题的条文。新版《日美安保宣言》并非因应眼前一时之需,连同预料出笼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修改版,宣言当是美国东亚太平洋战略和日本防卫纲要基本调整过程中的重大界标之一。 文章分析指出,美日如此公开地、明确地纳入台湾问题和中国军力发展,背后有以下原因在起作用。 一、台当局施软招,减缓美国对“台独”的担心 去年以来,台湾当局推动的“法理台独”处于空前严重状态,中国大陆对台军事威慑和武力“阻独”的意志也发展到空前强烈的地步。在美国和日本看来,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一目了然,两国在必要时进行军事干涉的可能性在加大,为此需要预先进行详细的战略规划。美日也因此对“台独”冒进势力加以战略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遏制。 但是,在去年底的台湾“立委”选举后,民进党遭受挫折,不得已地暂时放缓了谋求“法理台独”的步伐,大量释出“和平”言论,争取岛内民心,并着手修补美台关系。这样的战略和策略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美国对“台独”的担心,促使它转而较多地对中国大陆展示劝诱、“威慑”和压力。 二、中美结构性矛盾不改美日联手打出台湾牌遏制中国 中美关系近景良好,特别是中美两国都反对台湾“法理独立”,都高度重视中美经济互相依赖的重要性,也都就某些重大国际安全问题进行合作。但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有如遥远的地平线上集聚的乌云和潜在的风暴,甚至正随着中国的发展变得更为强烈,中美两国出现了结构性的碰撞。 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在东亚乃至世界其它一些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影响迅速扩展和增强,中国持续和加速地进行军事现代化;与此同时,由于伊拉克战争、伊斯兰世界民众广泛反美、美国全球性道义威望跌落、美国国内对外政策舆论严重分裂、跨大西洋关系严重病变、中国奔向强势崛起等原因,美国的世界优势显著地局部衰减。 与冷战结束后的任何时期相比,美国在近年来会更加意识到,必须在中长期意义上对华构筑和强化战略性、军事性防范。而身处亚洲的日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美国的“战略资产”,也势必是美国将持久倚靠的力量。在华盛顿看来,必须防止北京用武力解决大陆和台湾间的统一问题,以避免美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全局战略受到影响、避免美国的力量可信度受到影响,这也是美国对华构筑战略、军事防范的一个关键内容。 时殷弘指出,如此反转来看,在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中,为了有效应对美国和日本构筑的防范和阻滞,就需要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统筹和平衡对日关系,包括防止日本公众最终形成经久的“敌对的中国”意象。 而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中国政府需要坚持不懈地加速自身的力量建设,立足点仍要放在中国自身的军事力量、政治和外交影响的基点,并相应做出战略性应对规划。及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更需要有适合“阻独”促统的大目标,辅之以针对岛内基本政治演化的创新纲领、创新政策和创新策略。如果失去长远的战略性思考框架和战略规划,在处理“遏独”这类当前具体问题时,就可能会表现出不应有的犹豫和波动,这是中国政府需要避免的。 相关专题: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 ||||||||